由于對通脹在整個經濟中擴大的擔憂日益加深,北京時間7日凌晨美聯儲公布3月政策會議紀要,暗示未來一次或多次50個基點(BP)加息。同時,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就縮減資產負債表進行討論,共識上限為950億美元。
美國向左,中國向右。6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部署適時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鑒于國內疫情反復,近期降息、降準的呼聲和預期高漲。但在中美利差不斷收窄的背景下,中國寬松的空間能有多少?中美背道而馳的經濟、貨幣周期將對匯率、債市、股市有何影響?
美國50BP加息、快速縮表在即
在供應鏈瓶頸等因素推動下,美國正面臨近40年最高的物價壓力,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7.9%,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4%。在烏克蘭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近期能源、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正在給物價帶來持續壓力。
與此同時,就業市場的持續回暖給了美聯儲政策轉向的信心。美國3月新增43.1萬個非農工作崗位,失業率從2月的3.8%降至3.6%。這標志著就業人數連續第11個月超過40萬,為1939年以來最長紀錄。失業率正在迅速接近疫情前創下的50年最低水平。
越來越多的美聯儲官員呼吁加息50BP并盡快縮表以抑制通脹。美聯儲理事、候任美聯儲副主席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本周二表示,為了降低通脹,美聯儲將進行一系列加息,并在5月會議上盡快開始快速縮表。“考慮到經濟復蘇比前一個周期更強勁、更快,預計資產負債表的收縮速度將比前一個周期快得多,與2017~2019年相比,每月縮表上限將大得多,進入最高上限的時間也將短得多。”她說。作為美聯儲鴿派成員之一,她的鷹派語氣值得注意。
此次會議紀要顯示,許多美聯儲官員認為,進行一次或更多次加息50BP可能是合適的,尤其是在通脹壓力繼續升高或加劇的情況下。巴克萊銀行中國宏觀策略師張蒙對第一財經表示,巴克萊美國經濟團隊預計,5、6月將分別加息50BP,年內還有4次各25BP的加息,2023年將會出現1~2次加息。
FOMC在縮表問題上達成了重要共識,具體計劃有望在5月公布。普遍觀點是,可能要在3個月或者更久一點的時間內,分階段實現每月6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350億美元機構M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縮表上限。對照2017年上輪縮表周期,當時美聯儲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從每月100億美元(60億美元國債/40億美元MBS)開始,每季度增加100億美元,直到2018年秋季達到500億美元上限。
外界正在評估美聯儲政策收緊對經濟的影響。如果通脹無法如預期那樣改善,潛在的激進政策路徑可能帶來衰退風險,這也反映在了近一周來多條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的現象上。丹麥丹斯克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米爾霍伊(Mikael Olai Milhoj)告訴記者,美聯儲必須小心動作過快,因為通脹上升大多與全球供應鏈持續中斷有關,提高利率并不能直接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寬松預期升溫但幅度受限
不同于美國,鑒于中國經濟仍待復蘇、疫情反復,3月以來外界對于進一步貨幣寬松的預期就居高不下。
早在3月14日第一財經就報道,國際投資者又開始買入中國利率債,可能是博弈3月15日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的預期,當天有1000億元MLF到期,剛好在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前夕。然而預期并未實現。
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部署適時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近期降息降準的呼聲和預期重燃。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記者表示,根據相關表態,預計央行將加大信貸支持,年內MLF降息10BP,1年期和5年期LPR(貸款報價利率)、7天回購利率同步下調,但總體降息的空間有限。此外,預計央行還可能在未來幾周降準50BP。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也稱,從近期國常會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一季度例會精神可以看出,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還將加強,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我們仍預計年中前央行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BP,并下調MLF操作利率10BP,為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引導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和為政府債券發行創造良好環境。”
不過,今年以來中美利差持續收窄,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4月7日報在2.8%附近,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已達2.599%,息差從2020年8月時的2.6個百分點一路收窄至目前的0.2個百分點。機構預計,中美利差未來或出現倒掛,可能導致部分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盡管中美利差的實際意義仍待考量,但對市場心理層面構成的影響往往更大,機構認為這或束縛中國進一步貨幣寬松的手腳。
“由于疫情反復,以及房地產行業仍然面臨壓力,即將出臺的貨幣寬松政策影響可能相當有限。我們預計央行將通過多層次融資、再貸款和再貼現渠道,加大對中小企業、農業部門、綠色投資、科技和養老服務的直接信貸支持。”陸挺稱。
此次國常會也在提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同時,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費和有效投資的舉措,并新設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專項再貸款工具。
國際資金流入步伐或將放緩
在美國貨幣緊縮背景下,作為新興市場的一部分,中國市場的國際資金流入在2022年將難以避免地有所放緩。
債市資金的變化從2月數據中就可見一斑。中國利率債向來被國際投資者青睞,但今年2月被外資賣出逾800億元,創出新高。張蒙對記者表示,盡管3月數據尚未公布,但可能仍會呈現凈流出的態勢。不過,今年中國債市受到富時羅素WGBI指數納入而吸引的被動資金加持,國際資金以每個季度100億美元的速度流入,只是全年流入量或小于過去兩年的體量。
流入中國股市的北向資金也大概率低于去年。根據通聯數據Datayes,去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超4000億元,創歷史新高,而外資集中持有的股票多數集中在滬深300成份股,因而外界認為該指數今年將承受比中證500更大的壓力。
在這一背景下,機構對人民幣匯率的判斷是前強后弱。張蒙表示,未來經常賬戶、資本賬戶變化是判斷匯率的關鍵。2021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約為3200億美元,占GDP的1.8%,其中貨物貿易順差達5600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僅1000億美元,遠小于2014年到2019年的均值2500億美元;就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入來看,外資買入中國債券總額約為1100億美元,北向資金凈流入近660億美元,這使得中國境內美元存款余額達1.05萬億美元,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攀升超10%,CFETS一籃子貨幣指數更一度創下歷史新高,其間漲幅近14%。
隨著資本項下資金流入或放緩,巴克萊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常健對記者稱:“我們預計,今年經常賬戶順差將縮窄至不到2000億美元,外需對國內GDP的貢獻也將從去年的1.7個百分點降到0.4個百分點,名義出口增速同比將從去年的30%放緩到今年的8%。同時,亞洲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逐步恢復生產,接受出口訂單,去年中國出口受益的替代效應也可能減弱。”
“由于年初至今出口仍有一定韌性,我們預計美元/人民幣在一二季度仍有望維持在6.3附近,尤其是企業可能會利用人民幣貶值的契機結匯,從而推動人民幣繼續走強。但隨著美聯儲將更為激進地加息,人民幣可能出現貶值壓力,企業或更傾向于持有美元。”她稱。
而在張蒙看來,人民幣大概率仍將保持穩健。3月初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價差一度走闊至250~300個點,說明離岸的確有空頭頭寸建立,但近半個月來,價差收窄至40個點左右,匯率也已經穩定下來。
責任編輯:郭建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