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銀行超市化(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9:06 《私人理財》雜志
像進超市一樣去銀行 “銀行超市化”還與這輪牛市關系密切。股市催生財富效應,去銀行買基金,去銀行買打新股的理財產品,去銀行買FOF……去銀行理財動則10%的投資收益,讓追逐財富的人們不約而同地選擇去銀行理財。 又或者說,股市的財富效應,讓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銀行的資源、地位不斷擴大。畢竟,銀行產品之多,之全面,其他金融機構是望塵莫及的。正因為如此,不得不承認,站在理財者的角度,去銀行理財理所當然地成為首選。 “銀行超市化”現象的直接根源是人們理財需求的增強。目前,中國富裕階層正在逐漸形成。據統計,國內目前20%的人掌握著80%的金融資產,而在全部儲蓄中,10%的人占有了66%的比重,國內超過100萬元資產的家庭已經超過1000萬戶,資產在30萬元以上的家庭更是不計其數。個人資產的過度集中決定了理財已經成為一種現實需要。 今天,我們去銀行理財,主要是享受銀行提供的理財業務,即銀行將客戶關系管理、資金管理和投資組合管理等業務融合在一起,向公司、個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制定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與傳統的中間業務相比,銀行的理財業務涉及信托、基金、證券、保險等領域,需要運用境內外資金市場工具,是一項技術含量高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當然,銀行里優雅的環境,資深的理財師,客觀而中立的投資建議是吸引你去銀行理財的主要因素。 銀行的理財業務可分為公司理財業務和個人理財業務。 個人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不同,個人理財業務可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 理財顧問服務是比較基礎的一項服務,是指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財務分析與規劃、投資建議、個人投資產品推介等專業化服務。 綜合理財服務是指商業銀行在向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托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可分為私人銀行業務和理財規劃兩類。 私人銀行是個人理財的最高端形式。而理財規劃是指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理財規劃的產品組合中,可以包括儲蓄存款產品和結構性存款產品,即所謂的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在提供個人理財服務時,往往需要廣泛利用各種金融產品和投資工具,綜合分析和權衡各種產品和工具的風險、收益和流動性,以達到為客戶保存財富、創造財富的目標。具體來說,個人理財工具包括銀行產品、證券產品、證券投資基金、金融衍生產品、保險產品、信托產品和其他產品。銀行的理財師會根據客戶的經濟狀況、風險偏好、消費計劃及其他生命周期特點,為客戶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和投資工具。 相信不久的未來,隨著理財意識的愈漸強烈和理財需求的增加,銀行這個大超市的產品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與去銀行購買金融產品將成為人們的兩大日常需求。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