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銀行系QDII大戰:全球配置的全成本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12:09 理財觀察

  撰文=江小山 圖片=本刊資料

  發端于2006年年中的新業務QDII,成為花旗、匯豐等外資大鱷和工行、交行等本土精英角力的羅馬競技場。

  風起,刀舞。發端于2006年年中的新業務QDII,成為花旗、匯豐等外資大鱷和工行、交行等本土精英角力的羅馬競技場。

  不僅如此,延展QDII的食物鏈,除了短兵相接的商業銀行之外,背后影影綽綽的國際投行、第三方評級機構、意外的攪局者,甚至還有灰色的額度炒賣人,陰謀陽謀,若隱若現,打響了一場QDII暗戰。

  勝負尚難意料。

  究竟是誰,握有那把倚天劍?

  戰QDII

  QDII試水的第一年,波瀾不驚。

  本刊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共有15家商業銀行獲得代客境外理財投資的資格(即QDII資格),并申請購匯額度共計134億美元,其中中資銀行10家,獲得投資購匯額度113億美元,占84.3%,外資銀行5家,獲得投資購匯額度21億美元,占15.7%。

  但是,第一代QDII產品實際發售并不多。

  根據本刊的數據,截至2006年底,已有9家商業銀行(包括6家中資銀行和3家外資銀行)面向境內居民個人和機構完成了首批QDII產品的發售,首資募集金額合計僅為4.5億美元。2007以來,競爭升級。

  翻過農歷年之后,又有兩家外資銀行,香港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和南洋商業銀行先后于3月和4月獲得資格,加入QDII之爭。

  從機構數量上,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平分秋色。但是從QDII額度上,中資則占據整個QDII額度的大半壁江山。

  策略上,中資和外資各有千秋。

  根據財匯信息的不完全統計,2007年以來,各家銀行至少發行了30支QDII產品,是2006年發行產品數量的3倍多。其中,發行QDII產品數量前三甲分別是東亞銀行、渣打銀行和交通銀行,分別為6只、5只和5只。

  從單家發行產品的數量看,外資比中資銀行更為積極。尤其是渣打和東亞兩家中型的外資銀行。

  熟悉QDII人士介紹,外資積極拓展QDII業務,一般有三個目的:賺錢,政策上迎合監管部門,以及積累高端客戶。因為銀行QDII產品一般都有較高的門檻,例如交行的“澳視群雄”,起點金額為30萬。顯然,這樣的入門費只有高端客戶才能企及。

  對此,東亞銀行個人財務與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龔耀明稱:“(東亞銀行)兼而有三。”

  從產品構成看,“保本浮動收益”型成為銀行QDII產品的絕對主力。浦發銀行個人銀行總部產品經理邵肅認為,相對于其他的金融機構,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比較強。于是,設計產品時候,銀行普遍持有謹慎的態度,多數采取保本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保本策略中,又可以分為人民幣本金保本和外幣本金保本,后者需要投資者承擔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風險,如果人民幣相對于外幣升值,那么投資者就需要承擔匯率損失。因此,區分何種幣種保本,是投資者選擇QDII產品時重要的訣竅之一。

  盡管保本是主流,但是不保本的產品也開始試探市場。

  熟悉QDII產品的人士稱,不保本產品可能獲得的收益率更高。

  從產品的持續時間上,2年以上的產品占據QDII產品的大半壁江山。外資銀行,包括花旗、東亞銀行和渣打銀行等,推出的QDII產品期限多是兩年以上,表現出更為靈活的市場策略(見表2)。

  一家中資銀行的產品經理認為,長期產品可能提高銀行的收益率。例如,壽險行業就有此鏡鑒。一般而言,長期壽險產品的內涵價值遠高于短期產品。

  “形熱實冷”

  表面的喧囂,隱藏不住內在的彷徨。

  一種市場觀點認為目前的QDII,至多只能稱為“形熱實冷”。特別是“港股直通車”試點后,QDII何去何從更顯落寞。

  數據也暗示這一點。

  根據銀監會7月的數據,就在證監會新批4家基金公司的QDII資格之前,共有1家基金(華安基金)和19家銀行取得了QDII業務資格。其中,19家銀行(香港中信嘉華銀行已經獲得資格,但是暫時未獲得額度)從外管局共獲得148億美元購匯額度,推出30余只QDII產品。

  但實際的外幣認購額僅3.36億美元,人民幣認購額105億元,合計認購額不到20億美元,尚不足148億美元購匯額度的20%。

  這樣的運行結果出人意料。

  這也使得管理層希望通過QDII制度,部分舒緩國內過剩的流動性,以及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的設想成為空中樓閣。

  商業銀行的人士認為,QDII產品的困境在于時機不對,市場不認可。由于國內股票和基金市場持續火爆,巨大的財富效應使得沒有市場比A股更能賺錢,投資者當然不愿意把錢投向海外,同時,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投資海外還可能遭受匯兌損失。

  此外,基金公司的人士認為,市場不認可還和銀行的產品設計有關。

  比如,目前銀行的QDII都不能直接投資海外市場,而是購買外資投行設計的結構性產品。不僅如此,多數產品還提供保本設計。但是,如果有保本設計,通常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因此,現行QDII產品的潛在收益率大打折扣。

  特別是第一代QDII產品,由于設計比較保守,幾乎遭遇滑鐵盧。典型的如中國銀行的第一代QDII,甚至被迫提前終止。2007年2月9日,中國銀行在其網站上貼出公告,稱其首款QDII產品中銀美元增強型現金管理(R),“自2007年1月12日起,產品份額數已連續二十個工作日低于2億,達到了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產品終止條件,管理人宣布終止產品”。

  根據中國銀行方面公布的凈值,截至2月9日,該產品的單位累計凈值為1.0050。即在2006年9月18日至今年2月9日的140多天時間里,該產品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僅0.5%,年化收益率不到1.3%,甚至還低于市場上的貨幣市場基金2%左右的收益率。如果扣除相關的費用,中行第一款QDII產品的收益可能更不樂觀。

  此外,多位銀行的人士認為,QDII被冷落還有內因。

  “部分銀行擔心存款減少,所以也不是十分積極主動地推動QDII。”一位股份制銀行的產品經理稱,“和人民幣或者外幣理財不同,這些產品的錢多數是留在銀行內部,而不需要換匯流到海外,因此不會減少銀行的存款數量。加之,由于股市分流,今年以來存款持續下降,引起部分以存款立行的銀行的警覺,所以銀行對QDII的熱情有限。”

  不過,亦有銀行暗渡陳倉,悄然加碼。例如,交通銀行提出要求“增加對于QDII產品的支持”。8月中,其QDII發行一周年的紀念版產品“新澳視群雄”粉墨登場,該款產品不但延續了交行選擇強勢貨幣的獨特思路,而且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收益率預期。

  6月反彈

  6月成為銀行QDII的一個拐點。

  5月11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調整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境外投資范圍的通知》,將“不得直接投資于股票及其結構性產品、商品類衍生產品,以及BBB級以下證券。”的規定調整為“不得投資于商品類衍生產品、對沖基金以及國際公認評級機構評級BBB級以下的證券。”

  繼基金及其衍生品之后,股票及其結構性產品首度進入QDII的投資籃子。

  5月份新規之后,多家商業銀行推出了預期收益率更高(最高達48%)的新版QDII產品,同時也將QDII的競爭推向一個小高潮。

  5月份之后,銀行發行QDII產品的節奏顯著加快。根據財匯信息的不完全統計,6月份和7月份,銀行發行的QDII產品,多達18支。

  根據本刊整理的數據,包括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東亞銀行、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等先后集中于6月份推出了自己的QDII產品,其中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均為新版QDII。

  6月1日,工商銀行率先推出掛鉤股票的QDII產品“東方之珠”,“東方之珠”投資于美元保本票據和貨幣市場,其中美元票據投資于香港市場的股票、債券組合。

  5天后,交行推出第二款連結一籃子股票的產品。熟悉QDII產品的人士稱,為爭取第一個新版QDII產品,工行和交行暗中較勁,產品出臺前各有鋪墊,例如交行5月初即開始醞釀產品結構。

  新版QDII都提高收益的預期,例如交行預計總收益為13%至30%;而工行則對潛在收益描述為“上不封頂”。

  而最終的結果是,工行拔得概念的頭籌,而交行則在產品設計上超出了一個身位,交行率先引入強勢貨幣的機制,利用強勢貨幣自帶的功能,低成本地規避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

  這場暗戰的前兩名均獲得了市場的獎勵。

  根據本刊掌握的資料,工商銀行“東方之珠”QDII產品募得44.5億元人民幣,成為止國內募集規模最大的一只QDII。而交行已有近20億元進帳。

  不過,工商銀行的44.5億元中,有相當部分來自公司客戶,而交行都是高端私人客戶。

  熟悉QDII產品的人士認為,除了先發優勢之外,這兩家銀行的發行時機也是非常不錯,因為A股剛剛經歷5·30大跌,國內股票市場正在調整之中。

  定價權之困

  商業銀行只是QDII價值鏈上的一環。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品經理稱,其實可以按照零售業的行業邏輯來梳理QDII價值鏈條。如果按照這一邏輯,QDII的架構將更為奇妙。

  例如,商業銀行就變身為零售商,或者可以稱為渠道商,提供銷售的渠道;另外一方面,商業銀行還是采購商,向國際投行采購核心部件,然后“貼牌”組裝成為產品。

  這是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

  交行的人士介紹,目前該行已經不直接購買現成的產品,而是要求參與產品的設計。

  但是,和制造業或者零售業不一樣的是,目前多數商業銀行仍然不掌握這些產品的定價密碼,產品的成本究竟幾何,商業銀行其實是不知道。因此,談判的主導權并不像零售行業那樣完全掌握在渠道手中,實現“渠道為王”。

  而掌握這些金融核心的基本都是國際大投行,或者為之服務的數據公司。對于中資商業銀行而言,體驗著艱難的跛行。

  那么,這些國際投行是否可以通過掌握定價權而賺錢暴利呢?一種流傳甚廣的市場觀點認為,對于QDII產品,其實是國內銀行賺小頭,國際投行賺大頭。

  果如其然?

  前述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品經理認為,不能否認國際投行是賺了錢。不過,盡管國內商業銀行不完全掌握定價的密碼,但是通過多家詢價,利用投行間的競爭,就大致知道各家的成本底線。

  “只要制度設計合理,杜絕關聯交易,吃信息不對稱的虧還是可以避免的。”他認為。

  額度黃牛

  除了登臺的主角外,還有一種灰色的角色隱于幕后。

  熟悉QDII的人士稱,由于市場不火爆,中資銀行手中有大量的閑置額度,已經有一些掮客(黃牛)盯上了這部分的生意。

  前述熟悉QDII的人士介紹,其操作方法和炒QFII額度的類似,不過方向相反。

  對于國內客戶而言,例如私募基金,其實需要一個低成本,并安全的渠道到海外投資,閑置的QDII額度自然是其在資本沒有開放情況下的選擇。

  通常,這些黃牛會要求除了收點管理費,銀行不得干涉這部分額度的運作,前述熟悉QDII的人士稱。

  于是,這部分掮客就成為QDII價值鏈上最為神秘的一環。不過,在個人直投政策出臺之后,這些額度黃牛可能就會自然消亡。

 [1] [2] [3] [4] [5] [下一頁]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營銷百家談>>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管理利器 ·新浪郵箱暢通無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