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隨著年內首只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完畢,個人投資者也有機會參與投資。
5月20日,多家銀行開始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30年期特別國債。
“這只特別國債僅限于5月20日當天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但我們很快就售罄了。”一位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銀行之所以能快速售罄,一個關鍵因素是銀行此次向個人投資者僅提供5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認購額度。
記者多方了解到,盡管參與年內首只30年期特別國債承銷的金融機構達到56家,包括國有大型銀行與眾多股份制銀行等,但僅有招商銀行、浙商銀行等少數銀行開放了個人投資者認購渠道,且這些銀行提供的認購額度普遍不高。
究其原因,一是相比儲蓄型國債,特別國債需承擔二級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與投資損益,多數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個人投資者對此投資興趣不高;二是此次30年期特別國債中標收益率為2.57%,略高于不少銀行3年期存款產品利率(2.5%),也影響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意愿。
一家股份制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相比個人投資者謹慎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各類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意愿似乎更強。這背后,一是在多家銀行調降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后,近期不少存款資金重返理財市場,令機構投資者配置債券的需求加大;二是這些機構投資者具備一定的債券投資能力與風險管控策略,能在特別國債二級市場價格波動過程博取額外的交易性超額回報。
記者了解到,也有少數個人投資者愿意向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擲千金”。
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人士告訴記者,5月20日下午,有人打算斥資百萬購買30年期特別國債,原因是他打算先觀察房地產市場走勢再決定買房,在這個過程他想先購買特別國債,既能博取利息收入,又能在需要買房時迅速在二級市場拋售特別國債套現資金,滿足自己的現金管理與收益需求。
誰在買?
5月20日,部分股份制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放開超長期特別國債購買渠道。
“上周末,我們也向一些經常購買柜臺式儲蓄型國債的個人做了宣傳,比如這款30年期特別國債只能在5月20日購買,銀行能給出的認購額度不高,需欲購從速。”上述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負責人告訴記者。但是,多數個人投資者對此的購買興趣不高。
“盡管我們將這款30年期特別國債的風險等級設定為較低水準的R2,但不少個人投資者仍然對此興趣不大。”這位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負責人直言。
上述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人士向記者透露,通過分析個人投資者認購狀況,他們發現目前愿意購買這款30年期特別國債的個人投資者,主要具備三個特點,一是以往通過銀行渠道認購股票型基金的高凈值投資者,他們通過認購特別國債,主要想分散個人投資組合風險與降低個人投資組合的市場風險等級;二是看好未來債牛行情延續的個人投資者,他們相信未來央行將實施新的貨幣寬松政策令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繼續合理寬裕,帶動特別國債在二級市場價格趨漲;三是將特別國債作為階段性現金管理調節工具的個人投資者。
他告訴記者,那位愿斥資百萬投資30年期特別國債的個人投資者,就是想在買房前實現現金資產高流動性與保值增值的雙重目標——既能獲取每半年支付的利息收入,又能在買房時及時拋售國債套現資金。
“但是,由于我們在5月20日上午已售罄特別國債額度,所以他當天下午咨詢購買時已無認購額度,我們轉而建議他考慮購買短期存款產品或保本型理財產品,但他覺得這類產品的實際收益率未必高于特別國債。”這位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人士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相比儲蓄型國債,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對超長期特別國債感到“陌生”,這或許是他們對這類債券產品謹慎投資的一大根本原因。
多重因素影響銀行擴大個人銷售額度
未來銀行是否擴大面向個人投資者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認購額度,也成為金融市場頗為關注的話題。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通知,今年擬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分別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發行期數分別為7期、12期、3期,總共22期,付息方式均為按半年付息。其中,年內首只20年期特別國債將在5月24日發行。
這意味著個人投資者仍有不少機會認購超長期特別國債。
前述股份制銀行上海地區支行負責人認為,銀行給出更多超長期特別國債認購額度供個人投資者購買,還得看個人投資者購買意愿與這類國債中標收益率。
“若特別國債中標收益率顯著高于民眾普遍青睞的3年期存款產品或其他保本型理財產品,令民眾認購意愿有所增加,不排除銀行會增加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特別國債銷售額度。”他指出。
記者獲悉,機構投資者對特別國債的購買意愿,無形間也會影響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銷售額度。
一位國有大型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他們之所以沒有向個人投資者開放30年期特別國債銷售額度,一個重要原因是機構購買熱情較高,導致他們除了自主配置需要,手里的銷售額度所剩無幾。具體而言,除了部分保險機構對超長期國債有著較高配置需求,近期其他投資機構也紛紛通過拉長久期策略博取債券投資較高回報率,對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的配置需求同樣旺盛。
“未來,若機構投資者對超長期特別國債配置需求依然較高,不排除我們繼續不對個人投資者開放銷售渠道。畢竟,機構投資者對這類國債的二級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具備更強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交易能力。”他直言。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認為,當前中國超長期國債占國債余額的比重相對較低,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不僅有助于豐富債券市場投資品種,還能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對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需求,推動國內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多位銀行人士指出,即便未來銀行考慮擴大面向個人投資者的超長期特別國債銷售額度,但為了避免業務風險,他們很可能采取更嚴格的個人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措施,包括適度調高特別國債的風險等級,在個人投資者購買前充分提醒特別國債的二級市場價格波動與投資損益風險,讓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且具有一定債券投資能力的個人投資者認購這類債券產品。
責任編輯:劉天行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