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可轉債的發行,可以追溯到2003年民生銀行的“民生轉債”。受證監會收緊定增的影響,2018年之后銀行可轉債加速起量,尤其是中小上市銀行積極發行,短短5年間就發行了近20只銀行可轉債。
根據記者梳理,自2018年上市至今,已陸續有5只銀行可轉債完成強贖退市,規模自30億元至300億元不等,包括江蘇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以及常熟銀行發行的可轉債。2019年,就有“常熟轉債”“寧行轉債”“平銀轉債”等3只銀行可轉債集體摘牌。其中,平安銀行發行的“平銀轉債”轉股期僅不到2個月就完成了99.99%的轉股,“常熟轉債”“寧行轉債”轉股期也只有一年左右就實現了絕大多數轉股。
究其原因,因為2019年A股行情轉暖,在權益市場高景氣的背景下,銀行板塊二級市場走勢頗為理想,銀行正股股價走勢也就容易觸發可轉債的贖回條款。
與過往不同,近兩年銀行板塊二級市場的表現較為低迷,銀行股陸續跌破了市凈率,轉股價難以下修,可轉債的持有人更不可能溢價轉股。當前,銀行可轉債面臨的普遍問題是,轉債臨近期滿但轉股比例又極低。
統計數據顯示,于2024年到期的銀行可轉債目前有4只,均為蘇南4家上市農商行發行,即江陰銀行、無錫銀行、蘇農銀行、張家港行發行的“江銀轉債”“無錫轉債”“蘇農轉債”和“張行轉債”。當前,除了“蘇農轉債”有近50%的轉股率,其余均較低,其中“張行轉債”轉股率還不足1%。
此外,未來4年間,還有13家銀行發行的可轉債陸續臨近期滿,規模從幾十億元到幾百億元不等。其中,2025年就有浦發銀行發行的500億元“浦發轉債”、中信銀行發行的400億元“中信轉債”期滿,但有99%以上可轉債未轉股。
由于股市走勢已低迷許久,對比此前多數銀行可轉債均為99%以上的轉股率,后續的銀行可轉債是否還能達成高比例轉股?對于中小銀行而言,要扭轉當前局面需另辟蹊徑。發動機構股東或引入新的機構股東購入可轉債轉股以增持股票,成為當前可行的方案,但上述銀行是否都能找來“白衣騎士”,仍是待解的話題。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