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從別人口袋拿錢,而催收干的就是讓別人拿錢還債。”
2023年5月,國內最大的催收機構永雄集團宣布停業,讓整個行業岌岌可危。一方面,催收機構幫助放貸機構收回資金,維持社會秩序;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機構存在辱罵、威脅、恐嚇等軟暴力催收方式,整個行業目前還飽受社會爭議。不少機構“不敢做大,也不愿做大”。
(知乎上“如何看待上萬人的催收巨頭永雄集團停業”問題下,有566個回答)
消金界了解到,個貸不良資產處置領域,四大“國家隊”AMC正在加快入場。
“好事情。”多位催收從業者對此表示,他們對行業的發展也看到了一絲曙光。
此前民間借貸和非持牌金融機構的催收業務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甚至被認為“鼓勵了違約”,如今四大AMC下場,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有助于推動不良資產處置規范化發展。
實際上,消金界了解到,在此之前,不少催收機構就在試圖接觸地方AMC,重點發力聯營機制,尋求業務變現。從業者甚至認為,只有將不良資產行業歸為國有化,在強有力的公信力背書下,催收公司才有“活路”,這個行業才能得以“正名”。
不過,“國家隊”AMC是否能成為行業的救命稻草,目前來看還有待時間檢驗。
“國家隊”AMC入場
自2021年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點以來,試點機構不斷擴容。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下稱“銀登中心”)最新披露的機構名單顯示,開戶機構大幅擴容超過750家(含出讓方、受讓方)。
以持牌消金為例,2023年1月,捷信消金正式開戶,成為行業中首個參與試點的消金機構。截至6月16日,銀登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16家消費金融公司開戶,其中,中郵、中銀消金均已掛牌個貸不良資產包。
如今,受讓方市場格局也發生重要變化,包括中國華融、長城資產,都在加快推進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
6月19日,中國華融官網發布消息稱,聚焦個貸不良收購成為浙江分公司的重要業務方向之一。
消金界發現,自2022年以來,中國華融正在加快在個貸不良市場中的產業布局。以浙江分公司為例,今年以來共參與浙江省內銀行不良資產包競價12個,實現中標9個,收購債權規模共計57.18億元,市場占有率暫居省內同業首位。
更早一些,6月9日,同為全國性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長城資產,攜手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地方AMC”)海徳資管(000567.SZ)、催收公司CBC集團等一起布局個貸不良批量轉讓市場。
海德股份發布的公告
此前興業銀行聯合多家機構推出的《個貸不良批量轉讓專題研究報告》顯示,試點以來,約95%的個貸不良批量轉讓業務由地方AMC收購。如今“國家隊”AMC的入場,有望攪動現有的市場格局。
催收業務尋求“變現”
實際上,此前雖然全國性AMC一直布局相關業務,但是由于個人群體分散、金額小,相較于現有主業來錢慢;更重要的,涉及到較為敏感的個人債務催收。因此相比地方AMC來說,明顯受讓動力不足。
而這些,讓催收公司看到了新的機會。
比如,在上述長城資產和地方AMC聯合成立的有限合伙企業中,維思德投資作為劣后有限合伙人,其背景引人關注。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催收行業巨頭CBC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業務是為國內各類大型金融機構提供信用風險管理及貸后逾期處置服務。
此前的4月6日,有消息稱,CBC集團旗下的催收公司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相關員工被警方帶走,涉及到微眾銀行的微粒貸業務。該事件隨后被微眾銀行否認,但看得出來,貸后行業已成為重點敏感地帶。
而就在不久之前,國內最大的催收公司湖南永雄在公眾號發布《告全體員工書》稱,集團決定從5月25日起停業。并稱,自今年4月以來,集團先后有179名員工被安徽警方跨省抓捕,其中3人因尋釁滋事罪被批捕。
永雄的停業,一度被催收從業者認為是整個行業敗北。最新消息顯示,6月11日,永雄公司員工表示收到復工返崗通知,但薪資標準卻大打折扣。
作為與湖南永雄齊名的催收行業頭部玩家,當下CBC集團的這一舉措,被認為是主動擁抱“國家隊”AMC,也被一些從業者看作“未來催收行業正規化”的一條重要出路。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將催收業務變現的問題。”催收管理人員小陸認為,或許只有將不良資產業務歸為國有化,催收公司才有“活路”。
小陸所在的公司目前也是這樣做的。該公司目前在洽談一家AMC,商議以AMC的名義在當地開設分公司。小陸表示,當下他們所做的,就是“低調做人,埋頭做事”,努力維護好公司的品牌口碑,實現平穩過渡,一旦找到合適的時機,就會并購入國有資產AMC公司進行變現。
處置難度不小
在此之前,消金界了解到,不少催收機構曾致力于與地方法院、仲裁委、司法局等機構合作成立“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在催收方式上,調解中心積極探索“訴前調解+司法確認”不良貸款催收模式。
此前的催收效果有起色,通過調解的案件,回款率通常是傳統催收的1.5至2.5倍。如果能聯合當地法院,打通訴訟閉環,催回率可高達20%。
雖然這已成為不少催收公司轉型的標志,但前景仍然不甚樂觀。僅僅一年多時間,隨著輿論和司法目光的聚焦,以及反催收的野蠻生長,金融糾紛調解中心的境遇也不同于此前,甚至面臨著客戶投訴、線路關停等一系列問題。有從業者向消金界表示,目前回款率“只有百分之幾的提升”。
如今,市場化資金進場參與個貸不良資產處置業務,為行業的壯大釋放了積極信號。
然而消金界了解到,背后的難度也不小。
具體來說,個貸群體分散且管理繁瑣,綜合管理成本較高,尤其是疊加疫情等影響,新時期不良資產涉及主體多、覆蓋范圍廣、處置難度大、不良資產供給增加。而對于地方AMC來說,收到這些債權后,無論是自己處置還是進行外包,都需要建立在一整套完善監管制度的基礎上。
“問題如果不根本解決,任何改革都是避重就輕,而投資者也不會大舉進入這個行業。”一些從業者對此心存憂慮。
盡管如此,更多催收從業者仍然有信心從中“分得一杯羹”。
總結來看,四大AMC生來就帶有光環,資金較為充裕且牌照健全,業務板塊也日趨豐富,憑借豐富的不良資產處置經驗和不斷增長的資產規模,或許不良資產的處置“藍海”,這才剛剛開始。
(消金界)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