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2021,中國金融業新十年大幕開啟。新浪財經推出《金融大時代》年度專題,專題包含“100人100瞬間”“時代有溫度”“行業有情懷”三大篇章,回望歷史鏡鑒,記錄金融人物,展望星辰征途。
近年來,我國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舉措穩步推進,外資銀行在國內穩步開展業務布局。聚焦客群、創新產品、綠色發展、責任經營……伴隨經濟蓬勃發展,外資銀行的差異化經營成效顯現?!?00人100瞬間”之《外資銀行巡禮》由新浪財經聯合《銀行家》雜志社共同推出?;仡櫚l展,展望前路,發出屬于外資銀行的新時代發展之聲。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
去年9月,在《巴黎氣候協定》簽署五周年之際,中國向世界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宣言不僅是中國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的體現,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樣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來說,金融機構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其應該發揮的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不言而喻。
現階段,中國的綠色金融、ESG發展正呈現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態勢。我國已經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可持續發展及綠色行業發展的政策??梢钥吹?,ESG(環境、社會、治理)概念也隨之在金融和資本市場日益火熱。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這也意味著,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還需要有更多的人、機構和要素參與進來。
近年來,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整個金融系統已經做出諸多有效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持續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自1933年成立起,恒生銀行就將香港和內地業務作為主營業務,堪稱最懂內地的外資銀行之一。隨著金融開放闊步推進,對于恒生來說,觸摸中國時代脈搏的方式,也逐漸有了更加細膩和精準的表達——點“綠”成金,推進ESG的本土化實踐。
ESG綠色發展,是恒生從成立以來一以貫之的初心和使命。在香港,恒生銀行下屬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的“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HSSUSB)”和“恒生國指ESG指數(HSCEIESG)”也在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責任投資實踐做側面助力。
今年年初,恒生中國宣布,在前期一系列綠色發展措施的基礎上,將持續踐行ESG理念,并承諾于2030年實現碳中和,力爭成為廣受認可的外資銀行ESG踐行者。其中,對于環境、社會、治理三個方向,我們分別設立了具體的目標和重點,同時也于董事會正式通過了ESG發展戰略。
具體來看,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方向上,恒生中國的ESG發展既各有側重,也相互滲透。
其中,環境方面體現在通過推進全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綠色金融,加強對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管理能力,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力求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
人才強,則國強。社會方面,恒生中國致力于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培養其可持續的未來發展技能;此外,還通過扶持欠發達地區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助其提高內生發展動力,助力鄉村振興。
治理方面,我行不斷提升品牌建設,遵循監管在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管理及ESG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并完善相關信息披露工作,力求在包括日常運營、業務發展和公益事業在內的各個層面,將這一雄心戰略細化為無數個具體而微的場景。與此同時,也記錄下了全行上下齊心聚力,在探索綠色發展的進程中,一抹又一抹奮進的身影。
1.見微知著,落到實處
恒生中國深知,若要起到引領作用,就必須由內而外,以身作則。因此,員工層面一定會最先感知一系列變化。此外,內部架構和基礎設置等方面的更新與調整也必須同步進行。
今年年初起,作為恒生中國ESG項目的組成部分,數字化業務服務部開始收集辦公空間環境指標數據,并對辦公場所環境績效的表現進行評估。相關員工也領到了搜集全國辦公場所設施設備的耗能數據的任務,記錄并分析空調耗能、茶水間用水量、辦公場所用電量等數據。
在6月份,我行成立了ESG相關項目小組,開展辦公空間環境目標設定項目,力求在不斷發展的國內及全球ESG框架中優先布局。
這樣的布局不僅始于今年。2020年,在啟用恒生銀行大廈10周年之際,恒生中國對位于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的總部大廈進行了一次基礎設置“大換新”。
其中,辦公區域采用LED節能光源、室內照明采用感應燈控模式,有效降低了無人區域的電能耗;茶水區和衛生間采用節水潔具和設備,降低了水資源消耗;此外,還確保項目建設所有建筑材料也為環保、健康的低揮發物材料……
在綠色空間和健康方面做出的改變,也讓我們受到了國際層面的認可和鼓勵。目前,恒生中國總部新空間項目已取得美國綠色建筑協會的頒發的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認證體系(LEED)金級證書以及全世界首個關注室內人員健康和福祉的建筑評估標準WELL金級證書。
事實上,綠色發展及綠色金融不能簡單地被視為在政策層面提出的轉型。為了實現相關目標,未來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涉及到人員結構、產業結構、投資結構、金融結構等諸多方面,甚至還包括我們每個人日常的生活習慣,都在需要改變的范圍之內。
作為外資銀行,恒生很早就意識到,綠色低碳發展是未來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也于數年前便開始推行低碳辦公,并通過建立、完善數據信息庫進行持續的跟蹤。
我行無紙化辦公模式的推行始于2018年。到2020年,全行打印量已較2018年降低69%。2021年初,恒生中國企業服務部開始著手記錄全國范圍內所有網點日常運營的碳排放數據,并完善了全國基礎能源數據信息庫模型。
相關數據庫主要用于分析恒生中國總部和所有分支行網點的環境指標信息,并記錄包括日常運營電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放、耗水、廢棄物處置及紙張消耗在內的數據。
在總部新空間全面啟用并采用“靈動辦公”后,2021年上半年恒生中國的電力消耗也較2019年同期有了超過25%的下降。同時,我們還嘗試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的廢棄物分類和計量政策,鼓勵員工多做資源化回收,提高廢棄物循環的比例。
根據我們建立的基礎能源數據信息庫以及同業已披露的數據,就環境追蹤數據覆蓋范圍及可披露的指標方面而言,恒生中國目前已位于業內領先地位,人均能源消耗、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人均耗水量都優于國內同業已披露的環境績效。
2021年8月開始,恒生中國也進一步細化并實施了各項節能管理措施,下一步將繼續探討和設定辦公空間環境運營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從而更好地對環境目標和節能減排策略進行持續追蹤。
金融業作為資金的載體,在市場上、在全社會一定要起到帶頭模范的作用,這樣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客戶和相關投資標的,帶動他們不斷進行綠色轉型。
未來,我們還將持續關注并跟進國內環境政策指引要求,對重點行所的表現實施智能化跟蹤,繼續舉辦各種形式的員工活動,提高員工意識,并在國內探索實現碳中和交易的形式和方法。
2.堅守初心,愈走愈寬
如今,國內各大機構都在積極推進綠色金融,似有噴薄之勢。對于恒生中國來說,綠色金融這條路,已然出發許久。
初心照亮前行的道路,恒生中國也希望,綠色金融之路,可以越走越寬。若要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還需將ESG與具體業務進行有效的“聯結”。
一直以來,恒生中國都將“綠色信貸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全行對公貸款余額增速”設為發展戰略目標之一。
早在10年前,不少銀行還沒有大規模進入這一領域之時,恒生中國就已經開始為環保低碳企業提供信貸。當時,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垃圾焚燒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項目需要貸款,但由于當時這一概念并不普及、且正處信貸調控期,貸款很成困難。
在進行了審慎調研之后,恒生中國南京分行仍投放了合計約人民幣4億元的貸款。環保類項目貸款的資金需求量通常金額較大,而且回報周期較長,對于授信人員經辦人員來說,盡管長期限大金額的授信風險相對較高,但正是綠色環保的理念增加了他們的勇氣和信心,同時也帶來了理想的回報。
目前,我行綠色貸款不良率為零。截至2020年底,綠色信貸余額為人民幣17.43億元,較前一年同時期增長5.4億元,增速45%,高于同期全行公司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綠色貸款余額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為2.71%,同比增加0.81%。
在今年3月宣布ESG發展戰略之后,恒生中國綠色金融相關業務的開展也更加如火如荼,幾乎每個月都有相關交易落地。
主要包括在4月完成了首筆包含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條款的人民幣利率衍生品交易,成為首家完成此類交易的銀行;5月首推“綠色賬戶”企業金融服務,綠色產業客戶以及參與綠色產業相關項目的企業客戶均可享指定服務費用豁免。
試點的綠色重點領域企業包括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集團、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蔚來汽車、零碳技術伙伴遠景科技、智能環衛裝備的龍頭企業盈峰環境等。
6月,恒生中國作為首批發起單位中唯一的外資金融機構,加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共同體;同時,與位于長三角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部分綠色住宅項目達成協議,成為首家提供綠色按揭服務的外資銀行。
7月,通過攜手中企云鏈成功落地首單 “云信” 業務,我行成為了首批提供線上綠色供應鏈融資服務的外資銀行。
與多數人印象中的外資銀行“不接地氣”甚至“有點端著”不同,近年來“三農”發展也是恒生中國積極關注的領域,力求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多方面支持,并進一步探索綠色金融方面的創新路徑。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第一家與中和農信合作的外資商行,恒生可以說較早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2021年6月至9月間,我行為中和農信提供的兩筆總計人民幣2.3億元的貸款順利投放,其中1.25億人民幣是用于由IFC牽頭的7500萬美元“抗疫流動性貸款”支持計劃,通過為中和農信提供流動性資金支持,幫助中國農戶及鄉村地區家庭應對因新冠疫情引起的流動性資金緊缺。
該計劃將主要通過中和農信的小額貸款項目,為中國中西部偏遠地區農戶提供維持或擴大生產或經營所需的融資支持,并優先考慮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農戶及家庭,用以購買種子、化肥、飼料、農藥、獸藥、農機具或農產品經營所需成本。
“金融減貧”首先對銀行展業的理念提出了要求,即在金融展業的同時,始終保持關注社會和綠色發展的初心,看到鄉村和農戶的需求。同時要對合作伙伴有長期、深入的溝通和了解。
實際上,從商業銀行特別是外資銀行的運作模式來看,對助農貸款、社會性業務是比較陌生的,而基于對中和農信在相關領域經驗的信任和對其業績、風控能力的肯定,恒生中國有效保證了該項業務的安全性。
作為一家專門服務農村的綜合助農機構,中和農信深耕中國農村金融25載,并從非營利的小額信貸機構成長為市場化、能夠自負盈虧的小額信貸公司。
也正是基于對中國各個鄉村人文經驗和經濟生活習慣的深入了解和考量,中和農信積累了一套獨有的風險評估方法。
通過這項創新合作,恒生也愈發堅信,在中國農村人口收入結構不斷優化的情況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很大,金融機構應該走到廣袤的田地間去。
3 播撒希望,久久為功
即便只是一顆種子,對人類的價值也不可估量。
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確定了2020年后生物多樣性框架并制定了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同時對205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愿景進行了展望,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直以來,云南在中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維護西南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昆明宣言》強調,生物多樣性及其提供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為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提供支持,鞏固人類和地球的健康與福祉、促進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今年,恒生中國在公益上的投入也進一步向ESG傾斜,正式推出了恒生中國2021“未來”系列可持續發展項目——“種·未來”、“啟·未來”及“興·未來”。
其中,“種·未來”項目通過種子溯源,找尋導致高山傳統紫米可持續發展的受限原因,制定了癸能高山紫米培育技術規程,并首次在癸能村進行了大田試驗示范,把科學的培育方法和保護技術手把手傳授給當地合作社帶頭人,從而解決了產量方面的問題。
在相關項目結束后,恒生中國也希望,這樣有來有往、長期經營的“互動”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今年10月底,來自云南省普洱市墨江豪尼傳統紫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元美(“紫米姐姐”)親臨上??傂?,與恒生中國的員工一起,進行了關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科普交流。
“中國紫米之鄉”云南墨江的紫米,具有珍貴的醫用和營養價值。墨江紫米不僅是李元美個人的美好回憶,也是歷代癸能村人的驕傲。培育于癸能高山哈尼族梯田中的傳統紫米資源,已有360多年的歷史。
而今年,通過專家的指導,并將科學的培育方法和保護技術手把手傳授給鄉親們,當地實現了不錯的紫米收成。
這既是傳統農耕文化智慧的體現,也是一項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融合。
“中國2021年的‘一號文件’首次將發展種業列為優先事項,說‘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一字不差地背出中央文件,并指出這一戰略和發展本土芯片產業的思路類似,它設想中國糧食都能使用中國種子。
“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嚴重不足,導致假冒種子非常普遍,這傷害了整個行業的科研投資和創新?!蓖醯ふf,中國下一步的農業生產力突破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其中種子技術是關鍵。
“專家聽我們講什么是傳統種植,也教會我們怎么樣科學種植,什么是病害,什么是蟲害,還提供了粘蟲黃板和生物管理,教我們怎么去對接市場。相比去年顆粒無收,今年的收成還不錯,都是因為有了技術培訓?!?nbsp;一位當地鄉親向我們傳遞了這樣的反饋。
對于我行志愿者來說,也是第一次走進云南大山里,有幸一起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出一份力,把希望的種子播撒在田間。
分享和參與時代發展的方式有很多,對于恒生中國來說,綠色可持續發展這條路必將越走越堅定、越走越見成效。
這不僅是呼應國家改革和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機構自身業務轉型的必然要求。將自身放諸上海這一國際金融中心、力爭成為銀行業綠色發展的先行者,是恒生中國必須把握的“時”與“勢”。
我們堅定相信,加強ESG發展,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未來,我行也將不斷學習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探尋綠色金融的商機,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4 以人為本,未來可期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所有良好的開端,一定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準則。愛與善行的接力,會產生最動人的蝴蝶效應,這也是公益力量之所在。
恒生中國雄心很大,希望照亮“不被看見的人”,做一個有責任的金融機構,托舉“未來力量”。
依然記得庚子年的春節,因為一場罕見的疫情而變得格外沉重。但與此同時,目之所及,亦可見無數個逆行的身影構成了最強的防線。
在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刻,恒生中國攜手員工于2020年1月31日共同捐助人民幣200萬元用于抗擊疫情,是第一家捐款的外資銀行。
隨后,在積極響應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過程中,恒生中國用一系列實際行動努力打造“疫”后重建“樣板間”。
彼時,穩崗就業無疑是支持疫后經濟復蘇的重中之重,需要第一時間提供相關幫助。去年7月,我行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展了“恒愛守望者——青年就業幫扶抗疫專項行動”。在這個專項行動中,為精準幫扶貧困地區因疫情就業受阻的青年群體,恒生中國投入了100萬元資金開展青年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并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人才興則國興,人才強則國強。鄉村振興,需要有長久穩定的人才支撐。通過提升鄉村基層村干部的基層治理能力,可以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對于恒生來說,深入基層也會是我們長期堅持走下去的路。
在今年,我行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對四川和山西兩省欠發達地區低收入鄉村青年的就業創業進行了精準幫扶。未來,還將繼續為山西運城試點區縣篩選的鄉村基層村干部提供鄉村振興培訓課程和線上線下培訓等幫扶,助力地方政府建設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此外,繼續擴大對四川及周邊地區鄉村人才的幫扶和培訓。
此外,我們也希望可以改變人們對于金融的“刻板印象”——金融不是只有冷冰冰的數字,也絕非傳統意義上的只有高學歷人才才能參與。金融素養既包含思辨能力也包括創新意識。財商教育,更需要從小做起。
在此基礎上,恒生中國關注到,金融素養對于包括青少年學生、學校教師等群體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凸顯。而金融素養培養作為一個各方努力去打破壁壘、加強交流的過程,也更加需要相關方在其中起到橋梁作用。
“啟·未來——恒生中國2021職業院校金融素養提升計劃”于今年5月如期啟動。該項計劃旨提高職校學生的金融素養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人生技能。這也是我行連續六年開展這項覆蓋全國7個城市、近30所學校的超過5000名青少年學生及教師的計劃。
不同的是,在2021年,我們將重心從過去聚光燈下的高中學生轉移到了相對沉默的職校學生,先后在上海、廣州等地的職業高中開展金融素養創新實踐課程,組織青少年金融素養思辨大賽,舉辦金融素養教育研討沙龍。
恒生中國希望,相關計劃可以為職業教育賦能,讓資源流向更有需要的人群。
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生和大學生,職業院校的青少年學生壓力更大,往往需要更早面對經濟社會帶來的挑戰。因此,協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財富觀、甄別社會信息并提升金融風險防范能力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還要繼續幫助相關群體通過財務管理規劃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技能。
未來,我行將繼續攜手金融、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公益教育機構,不斷探索出系統化、多元化、可持續的青少年金融素養教育示范模式,進一步推動國民金融素養的提升。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