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冰
又到一年中秋時。每逢佳節來臨,銀行往往會推出節假日特供理財產品,借著節日的喜慶氣氛進行宣傳,吸引廣大客戶購買,同時推出的還有各種專項優惠。但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相比以往,今年很少有銀行對中秋節專屬理財產品進行推介,甚至大多銀行并未推出“中秋檔”產品。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節日理財產品的淡化,主要和資管新規后的理財產品市場變化相關,同時在金融營銷宣傳以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業務正逐步趨向規范。
大型銀行中秋理財“氣氛淡了”
以往,節日期間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普遍高于日常同類產品,因此節日理財產品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
但今年有所不同,某銀行理財經理張華(化名)告訴記者,目前還未聽說該行在中秋理財有活動。她坦言,節日理財只是噱頭,實際上理財產品與平常推出的差別不太大。
此外,記者以“中秋”為關鍵詞在中國理財網進行搜索,也并沒有發現中秋相關理財產品。隨后,記者又以“中秋”為關鍵詞搜索多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僅看到農銀理財在2020年曾推出過國慶中秋理財;招銀理財在2020年推出過中秋精選產品,但上述銀行今年中秋節則均未推出任何“節日理財”產品。
事實上,今年銀行推出的中秋相關活動,大多與理財無關。例如建設銀行推出南北月餅薈萃,美心、稻香村等月餅,用龍支付最高減少99元;招銀理財推出中秋娃娃機活動,發超5000份中秋現金紅包等。此外,大多數銀行甚至忽略了中秋節概念。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前,節假日理財產品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閑置資金在假日也能獲得收益的需求,產品以短期為主。但在資管新規出臺后,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短期產品逐步退出。而所謂的一些節假日產品,期限都比較長,從產品看和普通凈值型產品也沒什么差別。
中小銀行略顯積極
相較于大型銀行的普遍“冷淡”,記者查詢注意到,仍有5家中小銀行推出了中秋專屬理財。
據了解,這些中小型銀行推出的“中秋特供”銀行理財,部分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5%之間,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可達5.5%,但大多數產品周期較長。
在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看來,中小銀行攬儲的壓力相對國有大行更大,客戶資源相對較少,銀行比較愿意通過發行高收益率理財產品吸引客戶。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