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費金融行業利率下調成大勢所趨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機構了解到,近期多地金融監管部門對屬地內消費金融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將個人貸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內,并設置了過渡期進行調整。此次窗口指導要求的利率口徑為IRR(內部收益率),而并非通常所說的APR(年化收益率)。
盡管消費金融公司此前對于利率調整已采取了一定準備,但業內人士表示,其仍將面臨利潤下滑、成本控制等多重壓力。而在減費讓利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貸款利率下行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對此,專家建議消費金融公司應告別傳統的“高收益覆蓋高風險”的粗放經營模式,同時提升自身在獲客、風控等方面的自營能力,從而增加收益。
監管窗口指導利率“紅線”下調
記者就“24%利率紅線窗口指導”詢問了業內十家頭部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其中七家表示確實接到監管窗口指導,但也有西南地區消費金融公司表示,并未接到相關通知。據悉,此次窗口指導要求的利率口徑為IRR(內部收益率),而并非通常所說的APR(年化收益率)。
不過,接受采訪的公司普遍表示對這一政策已有預期,受市場流動性、資金成本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在去年就已著手調整業務,將個人貸款年化利率保持在24%以下。通過APP查詢各公司消費貸產品公示利率時也可以看出,多數產品的年化利率均控制在24%以內。
事實上,金融監管部門此前已對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利率情況做過摸底,且監管持續趨嚴。今年3月31日,央行要求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在內的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需向借款人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并說明貸款利率計算方式。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將原有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為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進一步規制和約束了過高的民間借貸利率。不過4倍LPR紅線僅針對民間借貸利率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不適用于該條例。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指出,過高的借貸利率與當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大方向相悖,也不利于實體經濟發展。同時現階段政策層面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持續增強,且對消費金融利率更為關注,因此在強監管的政策導向下,消費金融利率易下難上。
一頭部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此次窗口指導或是監管部門意在促使金融機構體現社會責任感,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長期來看利于行業和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盡管消費金融公司對于利率調整的窗口指導早有預期,但也仍將面臨利潤下滑、成本控制等多重壓力。
任濤表示,消費金融公司的綜合收益由資金成本、導流成本、運營成本和風控成本四個部分構成,即消費金融公司本身從事的是多方共同分配利潤的業務模式。其中運營成本和風控成本相對固定、變化空間不大,資金成本和導流成本根據消費金融公司背景以及合作平臺實力而有所不同,行業平均水平約在6%至7%和4%至5%左右,如果綜合收益由36%降至24%,在資金成本和導流成本沒有更多優化的情況下,消費金融公司的利差空間有所收縮則是必然的。
“不過對于大多數的消金公司而言,貸款利率放到24%是有利潤空間的。”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表示,每家消金公司的融資結構不同,資金成本也就會存在一定差異。
可以預期的是,在減費讓利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貸款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利差收窄將是消費金融公司長期將面臨的挑戰。業內人士表示,中長期來看,在資本回報率趨勢降低的背景下,市場利率下行趨勢是比較明確的,低利率環境仍是大方向,并將帶來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融資成本下行。
對于整個消費金融行業而言也可能再度迎來新一輪“洗牌”。任濤認為,具有互聯網平臺和銀行等股東背景的消費金融公司在資金成本和導流成本方面有更多壓縮空間和優勢,即具備資金和場景優勢的消費金融公司適應能力會更強。但同時,也對消費金融公司在獲客、風控等方面的自營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消費金融行業將逐步從單純助貸模式向自營模式轉變。任濤預計,和過去客群質量不斷下遷相比,未來消費金融行業對客戶群體的質量要求會進一步提升,以期在風控方面釋放更多的息差空間。
前述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相對于銀行,消費金融公司貸款的綜合資金成本更高,雖然從法律上來說,消費金融公司依然可以執行24%至36%的貸款年利率,但當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普遍會嚴格按照此次監管指導執行,各家公司利潤會受到一定影響,未來行業或迎來洗牌。
應提升獲客、風控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當前低貸款利率環境,消費金融公司應提升自身在獲客、風控等方面的自營能力增加收益,此外還應避免客群的過度下沉,降低“多頭借貸”風險發生概率。
黃大智建議,消費金融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會員制、積分制等做好存量用戶運營,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增強風控能力,從而提升其面對不同用戶進行定價的能力。
任濤指出,低利率環境下,消費金融公司需要告別傳統的“高收益覆蓋高風險”的粗放經營模式,轉而更強調提升自身在獲客、風控等方面的自營能力,加快核心數據及客戶資源積累,通過降低管理成本、獲客成本和風險成本來最大限度地適應政策形勢變化。此外,考慮到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仍較為受限,為更持續支撐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拓展,建議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最新的政策傾斜,通過發行金融債、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資金和資本,有效盤活存量信貸資產,形成穩定的資金來源。
在客群選擇方面,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消費金融客群下沉應適可而止。從客戶信貸償還意愿與能力看,越下沉的客群償還貸款的能力和意愿越薄弱。消費金融的服務在適度合理范圍內尤為必要,可有效防范過度下沉、過度授信帶來的“不該貸”和“過度貸”等問題,進一步降低“多頭借貸”風險發生概率。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