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6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于10月27-30日在北京舉行,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出席并發言。其指出,雖然大家一直在詬病中國在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但美國也是如此,全球都連在一起,大家都差不多。
徐高談到,從2014年開始,美國的總體信貸都走得比較強,其中走得最強的尤其是第一年是房地產貸款,而工商企業貸款勢頭都開始走弱了。“所以美國經濟這一輪復蘇仍然是靠房地產帶動的,靠房價的上升帶動了房地產行業的蓬勃,包括帶動消費的蓬勃。”
以下為發言實錄:
徐高: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過來,在峰會上跟大家做一個觀點的分享。我講的內容叫做儲蓄狂潮下的全球新常態,這是我演講的關鍵詞也是全球經濟以及全球資本市場運行的任務,過去幾年包括到未來幾年的主要的邏輯。
現在是新常態,大家都很熟了,新常態這個詞不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新常態這個詞英文叫new normal這是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幾年前創造的一個詞,他用這個詞來形容全球經濟在次貸危機后進入了并會長期呆在一個低增長、低回報的狀態。大家知道我們投資的目的是要掙錢和獲得回報,資產給我們創造的回報來自于哪里一定要搞清楚。長遠來看資產給我們創造的回報來自于實體經濟資本創造的回報,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其他的回報就是泡沫,像去年的股災前看到了大泡沫,大家相互在那炒作好像掙了很多錢,可是泡沫破滅了以后發現絕大多數人是虧本的。資本的回報率是資產運行的最重要的指標。恰恰是次貸危機之后,各種指標都明顯地偏低,這就是新常態。
為什么這樣?原因很簡單,資本是什么?其實來自于儲蓄,我的收入當期的消費準備把它放到未來去,這就變成了儲蓄,而儲蓄就會配置到資產之上,所以資產的回報是資產的價格,像所有的商品價格一樣,決定了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平衡,如果儲蓄比較多,資產的需求比較大,自然儲蓄大量的存在就會壓低資產的回報,推高資產的價格。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了全球的低回報應該就想到了,全球是不是儲蓄資本的供給太多了,你看數據確實是如此。理論上來講,經濟越好、增速越高、資本的回報率越高,大家應該越儲蓄,如果銀行給我的利息很高我愿意存錢。理論上來講,過去的經驗也顯示了,經濟增速越高儲蓄率也越高。可是次貸危機后經濟增速在明顯地下滑,可是全球儲蓄GDP的比重處在30多年來的最高點,儲蓄并沒有因為經濟增長的減速,因為資本回報率的下降而下降。大量的儲蓄把全球資產回報率都降下來了。
龐大的儲蓄主要是來自于哪里?主要是來自于中國,中國2009年到現在后危機時代的儲蓄率與中國過去30年的經驗相比明顯偏高。中國為什么儲蓄率這么高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我認為是收入分配的制度,儲蓄是總產出減去總消費,消費是消費者,而中國經濟的收入分配應該說對消費者不是很友好。有大量的收入流向了非消費者,比如說國有企業的客戶,國有土地的收入都不是流向消費者的,這種收入分配使中國的儲蓄過剩消費不足是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而當中國的經濟體量在世界經濟的體量中越來越大的時候,中國的GDP比重大概占世界的15%,可是中國儲蓄占世界儲蓄的比重接近30%,所以中國的體量足夠大,使得中國開始影響全世界了,所以中國的儲蓄過程就是全世界的儲蓄過程,所以全世界要解決高儲蓄率的壓制,必須要進行經濟的調整,核心是中國的消費轉型,把中國的儲蓄轉化成中國的消費。基本結論是可預見的未來都很難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所以高儲蓄會長期存在。
高儲蓄壓制資本回報率,自然壓制了利率,因為利率反映了資本回報率。世界總儲蓄占世界GDP的比重過去30多年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美國的國債收益率減美國的收益率很明顯是下去的,如果仔細看還是有負相關的,高儲蓄率對全球利率水平有壓制作用,利率低了,反過來資產價格就高。這是基本的全球儲蓄狂潮。全球儲蓄狂潮對全球經濟及資本回報率的影響。
現在講一些更直接的,儲蓄這個東西怎么和我們日常打交道的金融資產相融合?里面很關鍵的環節是貨幣傳導機制,我們買任何的東西包括買資產一定是用錢的,我們現在不是原始社會了,錢是哪里來的?很簡單在現在的紙幣體系下錢是由中央銀行、人民銀行創造的。但中央銀行創造的貨幣并不是直接投放到實體經濟相信在座的各位沒有多少人直接從人民銀行拿錢的,所以是兩個環節的貨幣傳導機制。第一是從中央銀行到銀行體系,這一步是基礎貨幣的投放,是央行向金融機構主要是向商業銀行投放基礎貨幣,商業銀行拿到了基礎貨幣之后再向實體經濟做貨幣的投放,主要通過信貸的方式來派生。你可以把央行理解成大水龍頭,在金融體系的池子里再滲透到實體經濟這樣一個更大的池子里,這就是貨幣的傳導機制。
這個理念跟儲蓄有什么關系?高儲蓄對核心的影響是阻塞了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貨幣政策和實體經濟是直接相關的。這樣的情況下貨幣就是一個符號,以及大寫的M就出去可是現實中貨幣的投放量從銀行體系到實體經濟,是通過一個的貸款的實際業務來實現的。如果經濟里面儲蓄過剩了,大家都不愿意花錢,都愿意把錢存到銀行里,銀行的資金是不是很多?儲蓄過剩壓低了投資回報率,于是實體經濟投資業者看到投資回報率這么低不愿意到銀行借錢投資,銀行是不是有大量的貨幣也投放不出去,是不是現在看到的資產方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反過來沒有儲蓄過剩的問題很簡單,如果銀行有大量的資金投放出去了,馬上尸體經濟的老百姓拿著錢就花掉了,在銀行取出來就旅游了、吃掉了、花掉了,就沒有資本化了。
所以貨幣政策在銀行體系和實體經濟傳導的環節,當面臨實體經濟面臨高儲蓄率的時候就會被阻塞,流動性傳導不過去。央行的水龍頭放水,放到了金融體系的池子里,發現水流不到實體經濟更大的池子里,于是會怎么樣?于是金融體系這個詞的水位會越漲越高,實體經濟的水位會越來越低。
過去大家很熟的詞是實體經濟融資難?銀行間市場的拆解交易量可以理解為銀行體系、金融體系流動性的表征的指標,在過去兩年,因為銀行發現向實體經濟投放貸款越來越難,所以銀行有大量的資金沒有機會往外放,所以14年開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急劇泛濫,過去我們兩年看到了金融的流動性泛濫和實體經濟融資難同時并存的現象。我們可以構造一個金融與實體的流動性落差的指數,就是右邊這個圖里面的。右邊的圖淺色的是上證綜指,很明顯當你發現金融相對實體越來越有錢的時候,金融才漲得非常好。在中國經濟面臨硬著陸的邊緣的時候,我們看到了A股走出了大牛市,歸根到底是貨幣的傳播機制出現了問題。
這個情況不僅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美國、歐洲。我們來看看美國信貸投放的結構,一個是房地產貸款,一個是工商業貸款,從2014年開始美國的總體信貸都走得比較強,但走得最強的尤其是第一年是房地產貸款。再看看工商企業貸款勢頭都開始走弱了,我們一直在詬病中國在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美國也是如此,全球都連在一起,大家都差不多。所以美國經濟這一輪復蘇仍然是靠房地產帶動的,靠房價的上升帶動了房地產行業的蓬勃,包括帶動消費者的蓬勃。
但是,這撥美國經濟房地產復蘇最嚴重的推動力和8年前不一樣,08年美國的泡沫是那個時期的大泡沫,現在不是的,現在是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在那強有力地推動美國所有的資產降低,這種情況下,美國如果要加息,那這種資產價格上升的勢頭恐怕就很難維持了。這種情況下美國資金脫虛入實的勢頭都是要存疑的,所以我并不認為美國今年12月加息經濟就可以一馬平川了。去年年初我就寫了文章說,道理是很簡單的,我們最開始講的,全球的高儲蓄壓低了全球高投資回報率之后,所有資產的回報和利率水平都要處在較低的環境中。
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國債收益率會發現,其實近期美國的國債的期限很長,比如說10年前的收益率減1年前的收益率資產明顯縮水,1年前收益率今年年初以來還是有所上升,如果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話,其實一年期有所上升,10年前的時候下降得很明顯。收益率的曲線狀況下,市場并不認為美國經濟的脫虛入實是可持續的,長期的經濟好不了,長期利率還是受壓制的,市場反映的狀況、反映的判斷應該是正確的。但是不管怎么樣,加息狂潮來了,我們再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前景做一個展望。
基本的結論是新常態長期性,經濟結構在調整,儲蓄向消費的轉化尚未成功恐怕也很難成功,在可預見的未來。高儲蓄對投資回報率的壓制是長期存在的,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傳導路徑是很難打通,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流動的翹翹板會相應地持續存在。美聯儲加息的路徑還會遇到很強的阻力,如果這個時候12月份美元的股價必然會對市場帶來問題,很明顯的是現在從市場的價格來看,并沒有充分反映美聯儲加息的一種預期,所以如果加了市場的資產價就需要調整了,金融資產價該跌還要跌,但加息會有很長的阻力,所以這種12月加息引發的金融資產價格的調整只是短期的,如果加息研發金融資產的價格調整就是買點。我們不能完全展開分析,可是我認為大家只要抓住最核心的邏輯,從邏輯推演出去,各類資產的運行應該都是有跡可循的。
最后祝大家在明年的全球資本市場投資中取得好成績。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謝長杉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