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6年10月24日11:38 英大金融

  史蒂文·科恩:當故事成了事故

  “看一下史蒂文·科恩(的投資行動),你就會明白,他對市場走向有一種真正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經驗和天分的結合體,不是學習就能得到的。”

  文 | 本刊記者 彭慧文

  今年年初,美劇《億萬(Billions)》熱播,劇中,對沖基金經理、億萬富翁鮑比·阿克塞爾羅德血液中充滿了對財富的渴望,甚至不惜利用內幕消息獲利,從而卷入了一場與紐約南區檢察官查克·羅茲之間“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這是一場始于金錢而遠不止金錢的較量,政治與金融、欲望與權力、野心與道德,種種吸睛元素讓該劇大受追捧,第一集便創下了首播網站表演時間(ShowTime)的最高收視記錄。

  故事足夠精彩,不過故事關鍵人物阿克塞爾羅德的現實原型——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史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以及他所創辦的對沖基金公司SAC資本咨詢(S.A.C. Capital Advisors),卻沒有故事中那么“堅挺”,在與美國政府進行了多年的調查拉鋸戰之后,最終還是以謝幕收場。

  總有砸錢解決不了的事

  現實版的故事,得從2008年說起。

  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政府加強了對金融市場上非法行為的調查。隨著2009年第一位SAC資本前員工因內幕交易被定罪,這家基金管理公司就被拖下了水,多年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司法部、美國聯邦調查局對其進行了輪番“轟炸”,突查辦公場所、要求提供交易記錄,種種手段層出不窮。而SAC資本一直保持淡定,“無條件地配合政府的調查活動”。

  由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多年來一直堅定地懷疑SAC資本與非法交易行為有關,因此調查活動似乎沒有在扳倒科恩之前收手的意思。然而,查了兩年多,抓了一波人,科恩始終置身事外。直到2012年11月,SAC資本另一位前基金經理馬托瑪因內幕交易被查,美國政府終于找到了突破口。

  馬托瑪的案子發生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當年早些時候,在馬托瑪舉薦下,SAC資本斥資7億美元買進了制藥商Elan公司和輝瑞子公司惠氏的股票。當時,兩家公司正在聯合進行一種老年癡呆癥藥物的研發,馬托瑪通過自己的人脈網絡結識了該藥物臨床實驗的安全監控委員會主席吉爾曼。當年7月份,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新藥物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吉爾曼在實驗結果公布之前將其泄漏給了馬托瑪,SAC資本遂得以先行一步,拋售了這兩家公司的全部股票,并建立了看跌頭寸。結果,負面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Elan公司股價暴跌42%,惠氏股價下跌12%,馬托瑪通過提前交易幫助SAC資本避免了1.94億美元的損失,并通過做空獲利8300萬美元。美國檢方稱,這是同類內幕交易案中“獲利最豐厚的”一樁。馬托瑪本人,當年則從SAC資本獲得了930萬美元的獎金。

  在這起內幕交易案中,更讓美國檢方“興奮”的是,案件直指科恩個人。有媒體透露,馬托瑪在進行交易的頭一天,曾經與SAC資本的“某基金經理”通過20分鐘電話,而這位“某基金經理”就是科恩。

  從此,科恩和SAC資本被拉到了聚光燈之下。2012年11月,在投資者會議上,SAC資本披露其已經接到了“韋爾斯通知”(Wells Notice),這表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打算對其發起民事訴訟。壓力隨之而來,2013年第一季度,外部投資者因為擔心內幕交易調查可能帶來損失,從SAC資本撤回了17億美元資金。科恩并不想冒與證券交易委員會陷入長期訴訟斗爭的風險,從而開始妥協,當年3月份,他同意支付6.16億美元罰款,以期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解”。這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有史以來針對證券交易違法案件開出的最大罰單,然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及美國司法部并沒有因為這筆創紀錄和解金,而終止對科恩個人從事違規交易的調查。“達成的這個協議不排除未來對任何個人的起訴,其中包括科恩在內,雖然他目前不是任何起訴的被告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門主管卡內洛斯發布聲明說。

  到2013年5月份時,SAC資本已經有9名在任或前任雇員牽涉到內幕交易案中,事件持續發酵。科恩打算繼續妥協,據知情人士透露,他當時試圖與美國政府達成新的協議,SAC資本將承認過錯,讓對沖基金對外部投資者關閉,但除非再次犯法,檢方不再對其提起訴訟。最終,新協議并未達成,7月份,美國司法部在曼哈頓法院對SAC資本發起刑事訴訟,美國聯邦檢察官指控其鼓勵員工進行“大量的、無處不在的”內幕交易。

  據科恩的一位朋友后來回憶稱,當時“在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主場舉行全明星賽時見到過科恩,他看起來很慘,和一個月之前碰面的時候相比,幾乎胖了15磅”。這位朋友透露說,科恩當時基本認定SAC資本完蛋了,他的頭號目標是確保不要碰上個人起訴。

  科恩的悲觀并非空穴來風,刑事訴訟是美國司法部針對企業最有力的武器,根據聯邦法律,如果對某家公司提出刑事指控,這意味著該公司內部的犯罪活動已經普遍存在,而不只是一兩個“流氓交易員”的孤立行為。在歷史上,曾經被美國司法部刑事起訴的金融機構,還沒有一個能闖過這道鬼門關,要么關門大吉,要么被兼并收購。

  科恩表現得很“乖巧”,2013年11月,SAC資本對美國檢方的控告供認不諱,為了了結案件,它同意再次支付12億美元罰款,并退還外部投資者的資金。次年3月份,SAC資本在致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稱,公司將更名為72點資產管理(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并轉型為家族理財室,只用科恩本人以及少量來自員工的資金進行投資。

  直到2016年1月,來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紙禁令才最終了結了美國政府與科恩之間的多年拉鋸戰:科恩被禁止接受外部投資,直到2018年1月1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科恩最終獲得了“勝利”,砸下的18億美元起了作用,因為美國政府終究沒有把他本人送進監獄。不過,曾經叱咤對沖基金界20多年的SAC資本,已經不復存在。

  基因深處有病根兒

  SAC資本咨詢公司,本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西南部城市斯坦福德的對沖基金公司。1992年,科恩以自己的全部身家2500萬美元作為初始資金,創辦了它。

  在此之前,科恩已經在華爾街待了14年。1978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后,他進入了華爾街一家證券公司擔任初級交易員。據稱,在進入公司的第一天,他便成功引起了外界注意,這一天,他賺取了8000美元利潤,打破當時的華爾街新人記錄。從1984年開始,他在該證券公司內部獨立帶領團隊運作自己的投資組合。

  成立SAC資本之后,科恩的投資策略與之前保持一致:短線股票交易,或者更直白地說,他一直在投機。科恩相信自己對于投機具有天賦:“我從各個方面搜集大量信息,并感覺市場如何波動,然后對市場做出賭注。”《股市奇才》一書作者杰克·施瓦格曾這樣評價道:“看一下史蒂文·科恩(的投資行動),你就會明白,他對市場走向有一種真正的感覺,他像別人一樣觀察到相同信息,但隨后便能夠清楚地看出市場走向。這種感覺,是經驗和天分的結合體,不是學習就能得到的。”

  憑借著出色的操盤能力,SAC資本成立第二年便錄得51%的高收益率,這進一步增強了科恩的信心,也由此設定了SAC資本的投資基因——判斷型短線股票投資。據彭博社報道,公司的投資組合常常有99%與股票有關,其中包括做多或者做空合約。唯一一次偏離既定航道是在2005年,科恩把投資范圍從股票擴大到債券、貨幣和私募股權,但在之后的2008年,SAC資本經歷了公司生涯中的第一次低潮,虧損19%。從那時起,科恩意識到他需要回到老本行,專注于股票市場。“你一定要知道你是誰,不要想辦法成為一個你不可能變成的人。如果你是一個短線投資者,就做短線交易;如果你是一個長線投資者者,那么就做長線交易,這就像一個戲劇演員在臺上只能唱戲而不能唱歌一樣。”科恩曾經說道。

  因為一直奉行判斷型投資,這種勞動密集型選股方式需要消耗大量時間與精力,隨著基金規模增大,單單靠科恩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因此,他在SAC資本內部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管理架構:科恩自己操盤的資金占比越來越小,到2013年公司卷入內部交易案時,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10%以下;同時,公司內部成立了許多投資團隊,這些團隊由1~15人不等的基金經理和分析師構成,每個團隊獨立運作數百萬美元至數億美元不等的資金,到2013年,這樣的團隊數量已經達到了140個以上;正常運作情況下,科恩是這些團隊唯一的結合點,每個團隊都需要向科恩分享他們自己最好的投資心得與經驗,“這家公司是扁平化的,而我是那個掌控全局的人”。

  科恩給了每個投資團隊極大的自由:“我不想告訴我的交易員們去做什么,我沒有權力來決定什么是正確的。我想做的是確認他們面臨的與我所面臨的是相同的事實,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他們仍然想做這個交易,他們可以做。我鼓勵我的員工放手去干。”同時,科恩為這些團隊提供了豐厚的待遇。SAC資本向外部投資者收取3%的管理費以及高達50%的績效提成,其中的60%會成為投資團隊的業績提成,科恩獲得剩下的40%。因此,在SAC資本,出色的基金經理獲得的報酬往往比其他基金公司創始人還要高,例如,其曾經的傳奇華人交易員江平在2009年就拿到了高達1億美元的獎金。

  作為交換條件,每個投資團隊必須拿業績說話,團隊獎金基于這個團隊的投資表現發放,而非SAC資本的整體業績。在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下,如果投資團隊業績不夠理想,還會面臨被炒魷魚的風險。科恩也會依據每個團隊的表現上浮或下浮他們手中資金額度,回報可觀的團隊會管理更多資金,效益不佳的團隊則要面對資金被削減的下場。

  在胡蘿卜加大棒的雙重壓力下,每一個投資團隊、每一個基金經理、每一個分析師都有足夠的動力去挖掘交易空間。所以,在華爾街,SAC資本的基金經理們都以窮追不舍地套問上市公司信息而出名。

  這的確為SAC資本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從1992年成立到2014年更名的20多年時間里,年均收益率在30%左右。更加被華爾街津津樂道的是,在1999年,其借著美國科技股泡沫之風大賺了68%,而在第二年科技股泡沫破滅時,又因為提前做空獲得了73.4%的收益率。

  但這種管理模式的副作用也顯而易見,沒有了公司內部的統一審核機制,也便無法規避投資團隊跨越道德或法律界限的風險。其實,不管科恩是否有意縱容內幕交易行為,SAC資本的公司架構與管理文化,都在無形中“鼓勵”旗下的基金經理們去冒險尋求高回報。憑借巨大的交易量(據彭博社2010年報道,SAC資本交易量達到美股交易量的1%),SAC資本要求各家投資銀行向其提供最新、最好的信息,如果說這種被華爾街稱作“第一呼叫”的行為更多地是招他人嫉妒,那么,在另外一些時候,SAC資本獲悉信息的能力就讓不少人懷疑了, “他們永遠都是第一個搶到消息,而且常常能夠在無明確信息來源時也有非凡表現,這會讓外界質疑其投資過程的合法性”。實際上,美國政府之所以持續多年與SAC資本死磕,也是基于同樣的原因。

  哪能過把癮就死

  “如果說索羅斯是老虎,他就是對沖基金行業的大白鯊。” 曾經的一位SAC資本投資者這樣評價科恩。科恩自己對這個評價似乎也很滿意,還不惜血本地花了超過1500萬美元購買了一條鯊魚標本,作為其價值超10億美元的藝術藏品之一。

  然而,隨著這家以科恩名字的首字母縮寫命名的基金管理公司退出歷史舞臺,這條敏銳和兇狠的大白鯊不得不暫時與他的投資者們說再見了。不同于那些自己沒事兒找事兒瞎琢磨,把自己搞成“中年危機”的人,這個體型微胖、腦瓜微禿的美國男子實實在在地過了一把中年危機的癮。

  幸運的是,科恩家底足夠厚。2014年退還外部投資者資金時,在SAC資本的投資組合中,有大約90億美元是科恩自己的錢。關閉海外辦公室、壓縮基金規模、裁掉150人,這都不是不可承受之重,畢竟,主心骨科恩還在。很快,根據公司門牌號命名的72點資產管理公司以100億美元的資金規模重新起航了。

  業績依舊可圈可點,成立的第一年,72點公司在8個月時間內賺取了25億~30億美元。2015年,在對沖基金行業平均虧損3.64%的環境中,它取得了15.5%的收益率。

  新公司成立一年多后,員工規模已經恢復到更名前的1000人,而科恩的個人財富增長得也更快了,在2016年的福布斯富豪榜當中,他的身家增加至127億美元,來到了全球第72位。

  科恩還打算給新公司帶來一些新氣象,2015年年初,72點公司公布了其校園招聘計劃,打算“著手招聘具有天賦的新成員,以便對其進行內部塑造”。這在SAC資本歷史上是不曾有過的事,公司發言人馬克赫爾說:“7年前,我們公司80%的資產管理員都是從別的公司挖來的。而現在,72點公司四分之三的新晉資產管理員是公司內部培養的。”外界尚不清楚,科恩在培訓他的內部員工時,是否會在合規交易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事情明朗的那一天應該不用等太久。差不多在招聘新員工的同時,2015年3月份,科恩創立了一家名為斯坦福德港資本(Stamford Harbor Capital)的對沖基金公司。目前,該公司與72點公司共享同一支管理團隊,而科恩正在一家第三方籌款公司幫助下,悄悄地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資金配置的假定條款。或許,等到2018年1月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禁令一到期,大白鯊將重返海洋。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除了干貨,就是走私貨!——掃描二維碼關注新浪雜志官方微信,專注深度報道。

雜志精選

相關閱讀

債務違約下的萬億投資機會

隨著債轉股和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貸款資產的深入推進,以及A股市場上越來越多的ST公司破產重組,嗅覺靈敏的投資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資產投資市常未來我們也許可以看到,這個市場上會出現更加豐富的投資產品,以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

普通投資者無需大規模購進美元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大規模賣出人民幣、購進美元的投資行為已不可取,人民幣雙向寬幅波動將成為一種常態,投資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資產,而不是簡單地進行對賭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的換匯操作。

萬達攜巨資入侵好萊塢?

萬達攜巨資而來,甚至與青島政府在東方影都出臺補貼40%制作費的強力優惠政策。好萊塢可以獲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術人員也可以擴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隨著中國競爭力的提升,美國享受產業落差紅利的機會還有多少?

標普敲響中國信貸惡化警鐘

首先,中國企業信貸惡化狀況及銀行不良信貸資產是否得到真實反映?是繼續放任各種不良貸款虛報還是將不良貸款的真實蓋子揭開?不良貸款數據直接關系到中央政府宏觀調控決策是否準確,更關系到化解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