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營銷工具時代:1990-1999(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15:35 《新營銷》
“暫時忘掉定價策略,快去了解消費者要滿足其需要與欲求所須付出的成本(Cost)。” “忘掉通路策略,應當思考如何給消費者方便(Convenience)以購得商品。” “最后,請忘掉促銷。在90年代,正確的詞匯是溝通(Communication)。 ” 雖然4P理論橫掃了營銷界近半個世紀,但到了90年代,隨著消費者個性化日益突出,加之媒體分化,信息過載,傳統的4P聲音漸漸被4C所壓倒。與產品導向的4P理論相比,4C理論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 它重視顧客導向,以追求顧客滿意為目標,這實際上是當今消費者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越來越居主動地位的市場對企業的必然要求。但從企業的實際應用和市場發展趨勢看,4C理論依然存在不足。首先,4C理論以消費者為導向,著重尋找消費者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市場經濟同時存在競爭導向,企業不僅要看到消費者需求,而且還需要更多地注意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并采取相應的策略,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次,在4C理論的引導下,企業往往失之于被動地適應顧客的需求,失去了自己的方向,為被動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如何將消費者需求與企業長期獲得利潤結合起來是4C理論有待解決的問題。 其實早在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遜就強調了關系營銷(Relation Marketing)的重要性,關系營銷在90年代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在企業中被應用,進而對其意義進行延伸。西方的關系營銷是指建立、維系和發展顧客關系的營銷過程,目標是致力于建立顧客忠誠度。它有別于傳統的交易營銷,強調的是營銷活動中人的關系,即營銷的人文性,因而接近于中國文化,因為中國文化很早就重視從各種“關系”中去把握世界。 數據庫營銷可以看作“營銷關系”的典型代表。90年代,在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企業更加花費力氣對每個顧客進行研究,力求進行“一對一的溝通”,數據庫營銷得以始發展。企業創立先進的顧客數據庫,以便更好地了解顧客,為顧客提供其所需要的產品設計和服務;加強同顧客的忠誠關系;把顧客當作一項資產來管理和開發,創新地開展以軟件作為支持的全面顧客關系管理(CRM)。這一點,更可能成為企業進行產品開發調研、溝通、交易和售后服務的主要工具,開發與管理數據庫的能力成為企業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 90年代末,整合營銷傳播(IMC)理論在中國盛行,這是在新的競爭形勢下指導企業營銷傳播的一種新策略。 1998年3月,簡體中文版《整合營銷傳播》進入中國。這本未經授權的書在中國市場上炙手可熱,翻云覆雨。著名策劃人葉茂中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實例,編寫了有關整合營銷傳播的書籍。圍繞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國內營銷界人士撰寫了大量文章。 《整合營銷傳播》的作者唐·E·舒爾茲認為,整合營銷傳播是將所有與產品或服務有關的信息來源加以管理的過程,使顧客以及潛在消費者接觸整合的資訊,并且產生購買行為,以維持消費忠誠度。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