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4 潘剛
職位: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影響關鍵詞: 危機管理 社會責任
經驗與策略:
1、快速反應的危機管理能力:2004年底,伊利鄭俊懷被拘的高管危機爆發后,潘剛臨危受命,不采用“封鎖消息”的錯誤建議,成功化解危機。
潘剛消除恐慌的獨到經驗
利益相關者策略
內部1、連續召開員工大會、黨員干部大會、各事業部員工大會,有效溝通2、明確的“爭創開門紅”的季度工作目標 3、各事業部員工必須提出合理化建議
媒體敞開大門讓記者采訪,高管層集體會見記者
投資者危機爆發僅6天,邀請全國基金經理及大股東到內蒙召開投資者見面會
渠道召開伊利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1000人經銷商大會,高層集體亮相
銀行證明現金流不減反增,邀請現場參觀
政府請呼市領導出面撐腰
2、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導向:認為社會責任不僅是捐贈,而是幫助奶農們改變了以往單靠種植農作物為生的生存方式,走上了‘種草—養牛—賣奶’、‘養牛—牛糞還原土地—種草’的良性循環之路 ,保護生態。
標桿效應:
伊利危機處理模式,被其它快速消費品企業廣泛研究總結借鑒。
局限與挑戰:
蒙牛借超女營銷聲勢力壓伊利的奧運營銷,在奧運營銷大戰中,潘剛需要出新出特出奇方能打敗善于造勢的牛根生。正如倪潤峰一樣,西部地區的國企體制,在給潘剛帶來資源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限制。
NO5 周偉焜
職位: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職業聲望: 中國IT業教父
影響關鍵詞: 人才本土化 外企CEO長青樹 創新型文化
經驗與策略:
1、外企CEO長青樹的秘訣:短命是外企中國區CEO的頑疾,周偉焜卻當了12年。周偉焜力主大中華區總經理和中國區總經理合而為一,主張管理大中華區的人一定要在北京,真正融入中國市場,大中華區總經理不僅會代表公司做銷售,也要代表公司與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能理解公司總部及中國區的多樣性,這就是周偉焜能成為長壽CEO的秘訣。
2、師徒制培養本土人才: 最初跟隨周偉焜到中國的經理只有10個左右,9年后,周偉焜通過師徒制在本土培養起來的經理500多位。周偉焜戰略性培養中華區的本土接班人,備選名單有3~4個人,并根據它們的弱項在全球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
3、柔性管理大師:IBM改變了制造型公司的監工式管理方式,在IBM已轉變為以知識型業務為主情況下,公司管理采用柔性管理,如彈性工作制等。
4、在大象公司建立創新文化:即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業務流程創新、業務模式創新、管理和文化創新、政策與社會創新。
標桿效應:
不少外企學習周偉焜的策略,撤銷中國總裁,只保留大中華區總裁。而人才本土化培養方法,柔性管理等,不少中外企業均群起模仿。
局限與挑戰:
“老頑童”周偉焜如果千挑萬選,挑出的接班人短命或不能推動IBM中國區持續領先,或許是周偉焜輝煌職業生涯最大的陰影。
NO6 胡祖六
職位:高盛有限公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影響關鍵詞:資本改變中國 金融改革
經驗與策略:
1、中外金融界溝通的橋梁:他一方面擔任高盛有限公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同時兼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與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利用多種身份構建起的“中西橋梁”。胡祖六在國外投資者面前,更多講中國的前景,而在國內,更多講問題,講差距。
2、助力大型國企海外上市:胡祖六執掌的高盛亞洲幫助中國特大國企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等等海外上市,在給外國投資者謀取了利益的同時,也幫助國企轉變觀念和文化,帶來了國企最想要的資本、技術和管理的模式。
3、利用輿論影響影響金融政策:胡祖六力挺人民幣匯率合理浮動,主動出擊開放金融業,符合中國長遠利益,引發爭論;力挺國有商業銀行引進國際投資者的好處,受到“銀行賤賣論者”的質疑。
4、下一步目標:將來卸任高盛后,胡祖六打算去教書,教育影響下一代。
標桿效應:
作為中外利益溝通與妥協的橋梁,胡祖六是一個成功的標桿,至今仍保持中國護照的他,總能利用研究、媒體和上層關系,游刃有余地影響中國金融政策,幫助外資銀行在中國做生意。
局限與挑戰:
做為職業經理人,他理應為本企業爭取最大利益,而作為沒拿外國綠卡的中國人,又被賦予很多愛國的因素,胡祖六的痛苦在于,必須在外國資本與祖國利益之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