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影響中國管理的10大職業經理人”
NO1 王石
職位:萬科集團董事長
影響關鍵詞:戰略規劃 職業經理制 CEO明星化
Ø經驗與策略:
1984年創立萬科的王石,最大的成功在于良好的戰略創新能力。22年間,王石在3件事上成為了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楷模:
1、不斷變革的戰略創新能力:每一次市場環境變化,王石都能帶領企業敏銳地進行戰略轉型,從倒賣電子器材起家,到1988年股份制改造,突入房地產。從多元化到1993年起的專業化,全國戰略收縮,專注于在一級大城市的城鄉結合部開發針對白領群體的住宅,zai再到近幾年的3+x全國戰略擴張。王石的“為了企業發展可以出讓企業控股權”的思想,使華潤集團成為萬科大股東,打造了強大的融資優勢。2006年以來,地產行業宏觀調控,中小地產商資金鏈條吃緊,萬科憑借其早已構建的融資通道并購整合,進入“資本+管理+品牌”為王的時代,成為中國地產的標桿。
2、國內首倡職業經理制度:王石除了推動萬科在中國率先確立了規范公司治理結構,使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職責和權利界定得比較清楚外,他首倡打造職業經理制度,強調“弱化個人作用,強調制度作用”的理念;強調管理隊伍整體建設,定期業績評價,鼓勵稱職的職業經理為公司長期服務,淘汰不合格的經理。
3、獨特的作秀方式和生活方式:王石可謂CEO明星化的最早典范之一,傳統媒體做秀,擔任摩托羅拉和中國移動廣告代言人,博客做秀,甚至在會見國家領導人時,說話做事切中要害而又投領導所好,都是王石的強項。而攀登珠峰成功,則成為王石獨特生活方式和管理公司方式的頂峰之秀。
標桿效應:萬科培養職業經理的公司制度手冊爭相成為其他公司的模版,他做秀的手法為地產圈包括潘石玉等后來者學習,他專業化、精細化,引領了中國企業的專業化風潮。 被稱為“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
局限與挑戰:王石過于強調專業化的道路,使他掌控的萬科,在企業規模及產業拓展上,均落后于同時代柳傳志、張瑞敏等。事實上,只要主業能提供穩健的利潤支持,人才戰略得當,開展適當的相關多元化,才能在做強的同時做大。
NO2 馬蔚華
職位:招商銀行行長
影響關鍵詞:金融產品創新 電子銀行 新國企領導典范
經驗與策略:
1、依靠創新后發先至:從“一卡通”、“一網通”、信用卡、財富賬戶等,馬蔚華總是在大家看不清市場方向的時候,靠敏銳的市場洞察于率先大膽出擊創新,從一卡通功能、網上銀行到零售銀行,步步領先。招行在全國只有460多個網點,相對4大行上萬家,劣勢巨大,馬蔚華率先在招行實現IT系統全國統一軟硬件統一管理,實現全國通存通兌,并發展網上銀行、電子商務,利用無所不在的互聯網優勢,抵消了地面網點不足劣勢。過去率先靠“人性化+咖啡+牛奶”優質服務戰略搶走中高端客戶,現在靠幫助資產增值爭奪未來客戶。
2、獨特的資本觀與人才觀:馬蔚華認為引進境外管理人才比引進外資股東更有效,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帶來的不同利益、文化沖突,可能導致低效。“馬老板”利用擁有外資銀行背景的高層管理人才為其打工,成功地打造了招行信用卡領先地位。
3、官商作風的揚棄: 央行官員出身的馬蔚華,沒有一般國有銀行的官商作風,親自去拉大客戶,頻頻現身媒體為招行做秀,是新國企領導的典范。
標桿效應:
一卡通功能成為了所有銀行卡的通用標準,信用卡、網上銀行、零售銀行成為中外銀行必爭之地。被評為2006表現最佳企業家
局限與挑戰:
大企業病,官僚習氣,國企習氣,正隨招行迅速長大而出現,馬蔚華迫切需要學習杰克.韋爾奇克服大企業病的卓越領導才能,在推動大型企業繼續保持創新文化上下功夫。
NO3 楊元慶
職位: 聯想集團董事長
影響關鍵詞:全球化 并購整合 接班
經驗與策略:
1、成功反擊戴爾模式:在戴爾直銷模式進攻下,聯想市場份額一度被蠶食。楊元慶帶領聯想開展中國式的“關系型+交易型”銷售模式,即聯想人員直接服務溝通大客戶,交易仍然有渠道去做,把直銷和分銷有效結合,成功反擊了戴爾的進攻。
2、整合構建國際化團隊和開展全球化經營:在柳傳志等都不是很確定的情況下,楊元慶堅持并購IBM的PC業務。新聯想董事會成員中,三分之一來自于美國和歐洲,三分之一來自中國香港。在發現史蒂夫·沃德不是很勝任CEO情況下,成功在美國更換CEO。“交易型”模式,這已經在印度和中國香港首先嘗試,成功后又在德國推廣。
3、成功接過老一代企業家的班:中國企業的接班人往往沒有好結果,楊元慶憑借其把聯想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坦誠、尊重和相互妥協”,贏得柳傳志的信任,成功接班。
標桿效應:
“交易型+關系型”的混合銷售模式,受到廣泛學習;聯想集團不僅在產品、營銷網絡實現了國際化,并且在股權結構、融資渠道、戰略伙伴深層次層面也實現了國際化,打開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視野。
局限與挑戰:
跨文化領導,全球化經營,與美國政府溝通,是楊元慶能否取得下一個成功的嚴峻挑戰。而在后柳傳志時代,擺脫柳傳志超級光環籠罩下的陰影,確立個人未來商界領袖地位,以及聯想代代傳承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需要更多業績和企業管理思想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