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江湖股林論劍
究竟誰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妖精”,那些諱莫如深的“妖術”又走過了怎樣的春秋?
文/本刊記者?唐?亮
肅殺之氣,正在中國資本市場中蔓延。
2017年1月, “私募一哥”徐翔被訴操縱證券罪,入刑并被罰沒逾100億元。
2月,因萬能險“傷人”,險資巨頭寶能系、恒大接連被罰,姚振華被保監會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
3月,萬家文化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試圖高杠桿收購前者的影視明星趙薇遭遇滑鐵盧。而此前市場猜測的背后老板“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近期陷入“被控制”的傳言中,官方澄清其在國外養病。
……
隨著1990年中國證券市場開鑼交易,一批梟雄在波濤洶涌的資本市場中運用股權、融資、套利、操縱、粉飾與杠桿迅速崛起。16年過去了,有人長袖善舞于實體與資本之間,有人隱于加拿大湖邊釣魚,有人托付余生于獄中。浪花淘盡梟雄,終難抵暴富背后的原罪與拷問。
隨著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要有計劃地把一批資本大鱷逮回來”的嚴厲發聲,中國資本市場迎來近年來最“認真”的一次整風運動。那些曾經被資本梟雄奉為“上上之策”“呼云喚雨”的驚世財技,也走到歷史的拐角。
股瘋子的賭場
在老股民心中,一位名號“呂梁”的記者,犯下“中國股市第一大案”,開辟了驚世財技的序幕。
1996年,莊家“朱大戶”囤積上市養雞公司康達爾90%流通股,卻遭遇禽流感而被套牢。朱找到已是知名股評家的呂梁,請他出山解套。
呂梁的具體手法是:1.托管持有朱大戶277萬股康達爾,質押其中50萬股獲得1 000萬元貸款;2.以貸款及剩余股票發起融資,進賬3.98億元;3.為躲避5%舉牌限制,以190元/位獲取1 500多個賬戶,再從朱大戶處購入康達爾3 000萬股;4.借權威媒體發文,將康達爾鼓吹為“向高科技轉型”的企業;5.利用控制的賬戶來回倒倉,自買自賣,不斷拉升股價……
呂梁不花分文,就把康達爾從14元的“瘟股”炒到84元的“妖股”。但“股瘋子”仍不知足,憑套現、質押成立中科創業,繼續坐莊中西藥業、魯銀投資等上市公司。
直到后來中科系內部發生叛亂,呂梁自爆財技并出逃海外,監管層才窺得其內在法門,將其一舉搗毀。但是,“托管-融資-建倉-股評-畫餅-倒倉-套現-并購”這套財技卻流傳下來。勇猛者如德隆系,老鼠倉開到2萬多個。
更多的聰明人,則選擇淡化手法上的囂張,充分利用規則來“包裝”。比如資產置換。“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的第一桶金正源于此。
1998年,黃河化工因業績低迷將喪失配股資格。肖建華挺身而出,把自己的信息系統公司80%股權作價3 000萬元賣給黃河化工,使之搖身一變成為高科技企業;接著,肖建華控制的包頭創業又花2 094萬元買下黃河化工碳素業務子公司,“制造”上市公司利潤1 256萬元,保住配股資格。
傍上IT的黃河化工股價噌噌上漲,加上配股融資,肖建華控制了十幾億元資金。
依法炮制,1999-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出現德隆系、中植系、明天系等幾十個資本梟雄。常見套路就是哄抬股價高位套現,搬走上市公司資金,輸入資產做大市值再質押融資……大系頻出,逼迫尚有理想的上市公司引入“白衣騎士”“毒丸計劃”等反擊方案,構筑了一道道長城;野蠻人為了改善自身形象,也向“積極股東”靠攏,不求控股但求董事席位。雙方博弈的結果,便是梟雄與創業者共同游弋資本江湖。
亂戰之下,監管層日益感到完善立法的重要性,寄望于依法治理惡莊。
武器升級
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帶動市值膨脹,加大坐莊成本;同時,監管層緊鑼密鼓出臺《證券法》,舊式坐莊落下帷幕。
但是,坐莊改換門庭變成了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最昧良心的做法:大股東與機構勾結,先由機構釋放負面消息,打壓股價大肆吸籌,接著由大股東釋放利好消息,拉升股價高位套現。
高級市值管理則是先在二級市場吸籌,再在一級市場并購,屬于灰色地帶。
2013年,某上市公司大股東在大宗交易平臺減持1 000萬股,接盤人是一家剛成立的并購基金,負責人為該上市公司當年上市的保薦人。減持的股份中,大部分為并購基金以過橋資金代持,剩余部分則屬市值管理報酬。2016年,并購基金找到一家理想的新能源企業作為重組對象,該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復牌后,股價飛漲,大股東與并購基金各取利益。
以并購重組進行市值管理,不但鎖定收益,也易逃脫內幕交易嫌疑。而且,市值管理催生了部分行業,尤其是制造業的資本重組大戲,孕育出后來中國制造的脊梁。
2006年,美的一改往日低調做派,連施市值管理振奮手段:1.實施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向市場展示信心的同時也鎖定了方洪波等一眾骨干;2.注入榮事達盈利資產,直接抬高市值潛力;3.引入高盛戰略投資,宣揚2010年千億元銷售目標。
僅一年多時間,美的股價漲了7倍。關鍵是,美的獲得資本青睞,并借此開啟“買買買”,形成美的、東芝、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等構成的品牌矩陣。2011-2013年,融睿、鼎暉等PE提前布局,美的也以集團整體上市回饋,市值接連突破1 000億元、2 000億元。2016年更鯨吞知名機器人企業庫卡,同行紛紛側目。
雖然友商董明珠聲稱“買來的不能轉化為核心競爭力”,但美的市值比格力高出一頭,資本結構也更加健康。
2014年隨著互聯網創業興起,“PE+上市公司”又大肆重組P2P、VR等熱門概念。其中不乏以市值管理為掩飾的各種股價操縱。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別處都是“價值管理”,唯中國資本市場才有市值管理,由此帶來的“慘案”也不少。
2014年,阿里影業陷入巨虧,股價跌去六成。隨后,阿里影業邀李連杰、趙薇等明星入股,同時注入娛樂寶、淘寶電影等資產,市值吹到800多億港元……可惜,阿里影業2016年再次陷入巨虧,市值回到300多億港元。
為防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蠻干”,2014年5月,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首次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防范市值管理侵害散戶利益。
不過,真正的資本梟雄早已盯上財技中的“核武”:杠桿。
核武登場
杠桿最早只是上市公司以犧牲供應商利益粉飾財報的工具。如國美、蘇寧,都把應付賬款拿來擴張渠道,存取利息,有時占款可達收入30%。
2006年商務部要求零售商貨款支付期限最長不超過60天,此類灰色融資手段得以規限。
在證監會這邊廂,對杠桿的戰役卻遠未結束。
監管層首先限制了資產質押、信托融資,可卻架不住有人連股權都敢質押。比如泛海系,2002-2008年通過股權質押,以極低成本攬獲銀行、證券等多個金融平臺。其手法可概括為:出錢拿下一個金融平臺,金融平臺再放款回來,相當于空手套白狼——接著質押股權,再拿下一個金融平臺……
顯然,股權質押一旦滾動起來,就可以顛覆整個資本市場的并購模式:收購者質押上市公司股權就獲得收購的費用;收購結束后解押再質押上市公司股權,就能長債換短債降低資金成本;股價如能上漲,股權重新質押還能獲得更多融資。
事實上,樂視生態主義的構建正是借助股權質押杠桿,賈躍亭股權質押比例超過80%。但是,和其他杠桿一樣,股價一旦跌破平倉線就當萬劫不復。可怕的就是,整個市場已經質押了數萬億元市值,監管層只敢小幅控制股權質押回購規模,并限制資金用途。
近幾年,玩家們又盯上高杠桿結構化資管計劃。在寶萬大戰中,萬科管理層、寶能系都通過資管計劃吸籌,影響甚為惡劣。
2016年,監管層不惜砸市,對120萬億元資管計劃大幅去杠桿。此舉迅速剎住了“野蠻人”淘金資本市場的疾進,被覬覦的格力電器、民生銀行,乃至輿論旋渦中的萬科管理層都狠狠地喘了一口氣。
但是,仍有一技逍遙快活著。
2014年,6家涉嫌一致行動人入侵上海新梅。證監會展開立案調查,但依然無法避免一家盈利公司連續虧損,戴上ST帽子。須知,在杠桿核武庫里,一致行動人屬于“身為大老板卻只盡小股東義務”,對上市公司不是一般“坑”。
2015年10月,證監會罕見地對11宗一致行動人違法減持案件進行集中聽證,借此明確界定一致行動人概念。
但是,為規避對一致行動人的限制,資本市場演化出奇葩物種:影子巨鱷。
有這樣一人,自稱中國J.P.摩根,在海外有多個化名,核心團隊也隱藏了社會關系。此人通過影子公司、非關聯自然人、多層多元子公司設置,占股、控股了至少17家銀行,30多家上市公司。但表面上監管層查不到一家屬于他的公司。
“影子巨鱷”某種程度就是過去的資本大系,借助杠桿財技變成了當下的金控集團、產融巨頭。
顯然,要真正遏制住杠桿核武的擴散,監管層首先要抓一個典型。
抓典型,不給抓
2017年,萬家文化與趙薇,撞到監管層槍口上。
在監管層看來,萬家文化本身就很可疑:2006年借殼上市后一直在玩重組,業務從房地產、鐵礦跑到動漫、二次元和電競,很像市值管理那一套。
2016年12月,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欲斥資30.6億元成為萬家文化控股股東,背后控制人就是趙薇。聯想到趙薇與阿里系的密切關系,證監會要求龍薇文化交代是否關聯“阿里系”。
第一回合,龍薇文化表示與阿里系無關。
證監會再問:巨額資金從哪里來?
第二回合龍薇文化交代主要是借的、股權質押融資的。證監會乘勢追擊:那你也不可能找到這么多錢!趙薇只好交代財產底細,合計56.63億元。
但證監會不認:到底出了多少錢?
第三回合,龍薇文化坦白實際只出6000萬元,剩下30億元靠借。
在媒體協助調查下,金主終于現身:提供15億元借款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股權交易財務顧問恒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均與“明天系”有所關聯。
很快,“明天系”發函表示與收購無關,其他借錢機構也閃了。
在龍薇文化剛剛宣布入局時,萬家文化股價連拉漲停,想必又是一出“影子巨鱷+市值管理+杠桿”大戲。如今,龍薇文化只得宣布放棄,萬家文化股價接連下跌。
事實上,2016年9月證監會剛剛發布史上最嚴借殼認定條例,只要控制權發生變更,上市公司“向收購人及其關聯人購買資產總額占比超過100%”就構成借殼。
然而即便如此,有人使用65倍杠桿竟然還過會了!
2016年10月,東誠瑞業自出2 400萬元,借款15.36億元,拿到上市公司科林環保28%控制權。訣竅就是:其中9%為委托投票權。
以“協議轉讓+投票權委托”闖關,東誠瑞業可謂腦洞大開。后續,東誠瑞業可以施展“資產裝入”,科林環保只要較協議日上漲45%,就能覆蓋全部借款+利息。
借殼規避財技的出現,最大意義在于為規則上、時機上不宜上市的公司提供了資本整合機會。比如聯想旗下佳沃集團,運用“委托權表決+豁免實控人股份限售承諾”,在不涉及股權實質轉讓情況下,成為創業板上市公司萬福生科26.57%股權代理人,為日后資產置換鋪就道路。
走入尷尬境地的創業者也找到更好的退路——萬福生科股權轉讓成功,團隊就可套現抽身,也能借助股價漲幅獲得增值,最不濟高價位股權質押,再裝其他資產。
老鼠變老虎
2017年3月,證監會公布大案:九好集團通過多達6層資金暗道,召集200多供應商虛構業務、虛簽合同、虛減成本、虛增收入及虛構存款等方式把“有毒資產”溢價包裝成價值優良資產,與鞍重股份聯手進行“忽悠式”重組。
但是,這起大案也暴露了一個事實:上市公司、金融機構、莊家走向聯合。
經常有這樣的股票:平時幾乎沒有成交量,突然進來各種知名公募、私募、投資公司和資本大系,股價幾十倍飆漲,隨后陷入沉寂。
與老鼠倉對應,散戶把這種股票稱為“老虎倉”。
老虎倉和老鼠倉一樣,本質都是坐莊,但屬于團伙作案,往往法不責眾。“倒霉”的一般就是做獨莊的人,如徐翔,抄了一把大底便逃之夭夭,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
如果說市值管理經營的是一個行業,影子巨鱷圖謀的是幾個產業,那么老虎倉算計的就是整個資本市場。
2015年爆出的中信老虎倉案觸目驚心:中信證券一面堅定支持政府救市,其內部高管一面又聯合海外做空機構做空A股,把國家隊資金套牢在山崗上。
就連救市總指揮、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也被帶走調查——無怪乎股民驚呼“水太深”。
我們不禁要問,老鼠既然可以成片打,今后老虎能否也能更多地被連窩端。
劉士余說,套路已經不管用了。但愿他的這句話是對老虎們說的。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
除了干貨,就是走私貨!——掃描二維碼關注新浪雜志官方微信,專注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