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經濟參考報
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和強大保障,新質生產力也在實踐中為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長效提升提供根本動力和基本路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從靜態上看需要加快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關鍵環節、核心技術的供給,實現自主可控;從動態上看需要提前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未來產業、戰略性產業、新興產業,搶占先機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為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需要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方面做好產業現代化的制度供給。
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高端化
產業鏈供應鏈的高端化水平,源于生產分工的分化和國際中間品生產網絡的形成,中間品貿易形成了供應鏈沖擊的跨國傳遞。我國嵌入全球產業鏈的程度、位置等都會系統性地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的風險敞口和應對能力。因此,系統梳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各項驅動因素,可為探究產業鏈供應鏈的內外聯動效應精準把脈。
國有企業是我國產業鏈的關鍵主體,其改革進程直接影響我國參與全球產業鏈的質量和水平。在本世紀初的國有企業改革中,產業結構得以調整和優化,具有更高國際市場參與度的民營企業也逐漸在直接出口市場中占據優勢位置,推動我國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入,國有企業的上游度指數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也進一步提高,助力國有企業在上游產生了規模效應和范圍效應,以優勢中間品供給緩沖了上游進口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
產業鏈供應鏈高端化需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特別是推動地區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當前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瓶頸和薄弱環節,這同時也給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下,地區發展的關鍵動能在于最大化產業鏈國內部分的增加值收益。在勞動力成本、能源資源成本、基礎設施等環節找準自身比較優勢,布局具備高投入、高技術、長研發周期特征的產業鏈薄弱環節的企業,是縣域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進軍具備稀缺性、高技術性特征的高附加值環節的重要思路。東部沿海的海寧市為地方經濟參與產業鏈薄弱環節提供了典型案例。近年來,該市以“錯位發展”思路聚焦對集成電路產業具有支撐作用的半導體專業裝備、基礎材料和核心元器件等重點領域。截至2023年底,全市泛半導體產業已集聚規模以上企業140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同比增長12.5%。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
推動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有助于實現產業的自主可控。與此同時,自主可控的布局和結構也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的保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實現自主可控,地區也能借此進軍高附加值的產業鏈薄弱環節。
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產業鏈智能化具有結構性影響。以智能化技術為抓手促進產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有助于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和推動實現自主可控,同時能提升本地的經濟收益。具體來講,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能系統性地改變企業的生產函數和要素使用,影響企業的成本結構和利潤,這就直接影響企業動態選址決策,進而改變各產業的空間布局特征。根據量化模型的模擬,在中西部優化自動化政策時,將推動企業遷入當地,本地區競爭效應的推動和產業鏈溢出效應的拉動是企業遷移的主要驅動因素。因此,在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的目標下,針對智能化的產業政策有降低政策成本、增強企業和居民內生遷移動力的潛能。
算力產業鏈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的關鍵驅動因素和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搶抓“東數西算”機遇,不僅有助于實現更高的增加值收益,而且能為智能化供給提供要素保障、提升算力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水平。貴州為此提供了較好的案例。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氣候環境優良,可降低服務器散熱成本;同時,電力成本較低,適宜建造數據中心和服務器網絡。近年來貴州積極建設“東數西算”南部數據大通道,建設“東數西算”工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400G光傳輸通道構建數據通路;發展算存一體、智算優先,全省算力超37Eflops,國產智算占比超85%;當前全省投運和在建的重點數據中心有47個。2023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中數字經濟占比領先全國,達42%。
位于湖南南部的祁陽提供了地區參與薄弱環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實現自主可控的硬件案例。縣域內匯聚了微型電機領域“隱形冠軍”科力爾電機及其零配件產業鏈,科力爾電機年產微型電機 4500 余萬臺,生產規模排名全球第二,生產工藝及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化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化,有助于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市場容量,有助于增強薄弱環節的技術和產品供給,內生性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因此,在“雙碳”目標下,亟需定量測度經濟發展的碳排放,實證分析環境公共產品、綠色發展和碳邊境措施的影響,從而識別新的政策約束和沖擊來源。
在環境規制方面,國內對排放密集型行業的監管趨嚴將導致下游制造商進口的排放密集型產品中間投入增加。但是,相關法規并沒有明顯增加從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量或排放量,相較于國內生產的假設情景,減少了全球的排放量。在全球產業鏈結構方面,嵌入全球產業鏈會通過投入結構轉型效應促進企業使用進口中間品替代能源消耗,降低企業的能源投入強度,進而提升環境績效。具體而言,存續企業“內部減排”和“市場份額再分配”的集約邊際,以及“清潔企業進入”的擴展邊際是降低排放的核心機制。同理,我國的綠色信貸政策,使得污染密集型行業的企業傾向于向全球產業鏈下游移動,同時生產階段跨度也隨之擴大。
優化制度供給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產業鏈供應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大抓手,需要從各方面做好制度供給,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
第一,推動產業體系和研發體系形成合力。中小企業和科研機構間普遍存在部門分割、小而散的問題,導致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較難構建產業生態和反饋體系,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存在堵點。大型行業龍頭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可為此提供解決問題的抓手,以此為鏈長,有針對性地部署創新鏈,可在上下游間和產業內部加強創新資源、信息、庫存、零部件等資源統籌,加速構建由國家戰略導引、由鏈長企業牽頭、由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參與的項目研發、戰略資源儲備和危機應對體系。把握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主體作用,推動中西部省份、縣域地區積極布局具備高投入、高技術、長研發周期特征的產業鏈薄弱環節的企業,最大化產業鏈國內部分的增加值收益。
第二,優化針對智能化技術的產業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和自動化對新基建的引領和賦能作用,推動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建設。圍繞“鏈長制”精準施策,在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創新要素豐富、產業基礎雄厚地區,承接智能化設備生產等技術密集型產業;發揮國內產業鏈的規模外部性優勢,著力控制中西部制造業企業的綜合成本。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要著重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第三,推動綠色產業鏈的構建。近年來,歐盟碳關稅政策對我國出口企業在低碳生產、數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增加了企業敏感數據泄露的風險。為此應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賦能碳足跡管理,并逐漸建立中國深度參與、主導的全球碳足跡管理體系;堅持源頭管控、全過程減污降碳,大力推進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加速碳能分離,推動碳排放與經濟脫鉤,從制造端和原材料端發力健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的體制機制。
第四,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生發展機制,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創造性破壞”的顛覆性技術演進特征。能夠支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研究和工藝改善,往往具有長周期、高風險、資金密集等特征,需要長期深耕和試錯,成果也往往有高壟斷、高回報特征。因此要推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產線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推動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對部分技術環節形成持續穩定投入和長周期評價機制。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資源,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第五,積極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戰略空間。積極融入國際先進產業鏈,有助于接觸國內存在短板的技術、人才、理念和供應鏈管理體系等,把握全球發展的前沿和潮流,積極獲取已有的基礎技術和研發信息,促成從模仿、改良到自主開發的跳躍。增強對國內國際兩種市場、兩種資源的利用能力,有助于在更大范圍內搜尋和匹配中間品供應商,以及面向更廣闊、更高能級的產品市場;同時,有助于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在關鍵短板領域加強對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的資源整合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作者分別系: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碩士)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