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宋亦桐
在經濟波動與行業變革的雙重作用下,銀行業正經歷一場薪酬調整風暴,降本減薪讓“金飯碗”光芒漸暗。近日,一則“三季度員工‘倒貼’3000萬給銀行”的消息將西安銀行推向了風口,一時間各種傳言甚囂塵上,市場一度發出“銀行業寒冬竟嚴酷至此”的唏噓。然而,真相卻是銀行財報數據鬧出的一場“烏龍”。一場虛驚背后,西安銀行財務管理與內部審查控制方面的疏漏暴露無遺,而作為西北首家A股上市銀行,在發展進程中,西安銀行還面臨業績增速疲軟、不良貸款率攀升等一系列隱憂。
員工薪酬鬧“烏龍”
“上班還要‘倒貼’錢,銀行這波操作神了”“這班不上也罷”……近日,“干了一季度反而‘倒貼’3000萬元”將西安銀行卷入了一場口水之爭,事件的起因正是該行此前發布的2024年三季度財務數據。
在當時披露的數據中,截至9月末,西安銀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5.56億元,而截至6月末該數值為5.87億元。由此計算可得,三季度單季西安銀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3127.2萬元,這意味著員工辛苦干了一季度不但沒發工資,反而要“倒貼”3000多萬元給銀行。
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引發市場嘩然。近年來,銀行所處經營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傳統盈利模式主要依賴于存貸利差,隨著凈息差收入持續降低,使得銀行經營能力面臨挑戰,降薪現象也隨之而來。不少網友對此熱議紛紛,既對銀行當下的盈利困境表示擔憂,又對員工可能面臨的薪酬壓力深感同情。
此事引發市場一陣唏噓之時,真相卻是“財報數據鬧了個‘大烏龍’”。11月28日,西安銀行在更正公告中稱,經復核,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項目的子目“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部分金額誤列示至“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子目中。
更正后,截至9月末,西安銀行合并口徑的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8.29億元,與更正前相差約2.74億元,較二季度末增加2.4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68億元,下降4.49%;母公司口徑的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8.06億元,與更正前相差約2.67億元。
西安銀行表示,上述更正項目均屬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對該行合并及母公司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使用的現金流量凈額”不產生影響,對財務狀況、經營業績以及合并后母公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均不產生影響。
數據的準確性是銀行財務報告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此重大的列示錯誤反映出銀行審核流程的不嚴謹,而這并非西安銀行首次出現類似問題,今年9月末,西安銀行收到陜西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郭軍、梁邦海、黃長松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西安銀行2020年至2022年資產負債表中“金融投資”科目下部分金融資產分類不準確,監管決定對西安銀行、郭軍、梁邦海、黃長松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指出,銀行經營的基礎在于準確無誤的財務報表,而現金流表作為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之一,如果出現錯誤,則反映出該銀行在治理結構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這種情況不僅表明銀行的工作流程及專業性存在缺陷,還意味著其整體操作流程需要進一步改進。此外,財報的合規性也需要得到提升。
錯位失衡的管理層
隨著更正公告的發布,這場看似荒誕的員工“倒貼”鬧劇將會走向平息,然而,深入剖析這一事件背后的根源時,也可以看到,西安銀行管理層職責的嚴重錯位,極有可能是財報屢屢出現失誤的核心癥結所在。
在西安銀行的管理層體系中,梁邦海無疑是一位關鍵核心人物。梁邦海出生于1970年8月,不僅擁有博士研究生的高學歷背景,還具備高級會計師資質,在其職業軌跡中積累了相當豐富且多元的工作經歷。早期梁邦海在中國投資銀行西安分行開啟了自己的金融職業生涯,從一名行員做起,之后任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副處長、處長;國家開發銀行西藏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平安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平安銀行銀川分行籌備組組長職位。
2021年2月,梁邦海被聘任為西安銀行行長,到2023年9月,由于前董事長郭軍退休辭任,梁邦海“接棒”暫時代為履行西安銀行董事長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相關職責和義務。2024年4月,梁邦海被任命為西安銀行黨委書記,7月,其董事長任職資格被核準,與此同時,他辭去了行長職務,但在新任行長獲得監管資格核準前,仍由梁邦海代為履行行長職責。更為特殊的是,西安銀行原董秘石小云離職之后,該職位空缺一直未能及時填補,也由梁邦海代為履職。
董事長、行長以及董秘集中于一人之身,這種情況在上市銀行中實屬罕見,以董秘為例,其首要職責之一便是負責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務。業內普遍認為梁邦海在身兼數職狀況下難以充分且有效地履行董秘相應職能,為銀行的信息管理與對外披露精準性埋下隱患。
與此同時,西安銀行管理層還存在“超長服役”現象,副行長黃長松、張成喆至今任職時長均超出了“7年輪崗監管紅線”。
在王紅英看來,一家銀行的高管同時擔任關鍵職位這種現象確實非常罕見,反映了該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當前銀行迫切需要快速調整相應人員的分工,尤其是高管層面,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履責機制極為必要。
除此之外,該行還曾因獨立董事超期任職并仍領取津貼一事受到過監管方面的處罰。今年4月,西安銀行發布公告稱,收到陜西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廖志生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其中,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主要內容顯示,經查,該行現任獨立董事雎國余、廖志生截至2022年11月已連續任職滿6年,雎國余2023年3月向該行提交辭職報告,但西安銀行至今未完成獨立董事的補選工作;廖志生明知連續任職已超6年,仍繼續任職并領取津貼,至今未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
隨后在5月,該行公告稱,廖志生已于4月29日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第六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及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職務。而這也導致西安銀行獨立董事人數將低于董事會人數的三分之一。直至8月,馮根福、于春玲和曹慧濤西安銀行公司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獲得監管核準。
下一步如何突圍
西安銀行是一家以國外大型銀行、國內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為主要戰略投資者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自1997年成立以來,歷經財務重組、引進戰投、企業更名、跨區域經營、綜合化發展、數字化轉型等戰略步驟,成為西北首家A股上市銀行。頭頂這一耀眼“光環”,西安銀行本應在發展的道路上高歌猛進,然而現實卻不盡如人意。
翻看西安銀行近年來的利潤表現,2020年至2023年,該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56億元、28.04億元、24.24億元和24.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5%、1.73%、-13.55%、1.56%。四年間,西安銀行的歸母凈利潤經歷了先增后減再輕微反彈的過程。2020年和2021年保持了正向增長,但增長率有所放緩;2022年遭遇了負增長,到2023年該行雖然實現了正增長,但增長幅度較小。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末,西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5.29億元,同比增加4.88億元,增幅9.69%;實現歸母凈利潤19.27億元,同比增加0.22億元,增幅1.14%,主要得益于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顯著增加,具體來看,前三季度中,西安銀行投資收益達到了8.3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432.8萬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5.12億元,增幅較上年末超1173%。
與此同時,西安銀行的資產質量也不容樂觀。以不良貸款率為例,2020年末時這一指標為1.18%,經歷了“先升后降再升”,到2023年末達到1.35%,在今年三季度末更是升至1.64%。撥備覆蓋率則持續下降,2020年末至2023年末分別為269.39%、224.21%、201.63%、197.07%,今年三季度末進一步降至186.3%。這意味著銀行在處理潛在壞賬時的壓力增大,需要更多的資金來覆蓋可能發生的損失。
從優化業務結構的層面來講,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建議,西安銀行應緊跟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加大對實體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領域的支持力度,如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行業,提高信貸資產的整體質量和收益水平。同時,重點發展中間業務,積極拓展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等,例如發展理財業務、代理業務、托管業務、投行咨詢業務等,降低對利息收入的依賴;推動零售業務升級,開發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針對年輕客戶推出消費金融產品,針對老年客戶提供養老金融服務等。
“面對整體經濟調整的大背景,銀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優化其運營和管理”,王紅英強調,首先,在資產結構方面,應致力于降低負債成本并提高信貸質量,確保資產配置更加合理且風險可控;同時,法人治理結構也需要進一步優化,明確董事長、行長及董秘等關鍵職位的職責分工。在此基礎上,銀行還應通過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增強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同時,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客戶信用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并提供個性化服務,從而提高個人零售信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減少不良貸款率。
針對財報“烏龍”、管理層任職、未來戰略發展等內容,北京商報記者向西安銀行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在業績承壓和高管合規管理的雙重挑戰下,未來,梁邦海如何帶領西安銀行突圍,還將由時間給出答案。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