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民晚報
如果把人工智能看成一棵參天大樹,那么自2018年首屆人工智能大會以來,這棵樹的年輪一圈圈厚實起來。內層,是打造創新“核爆點”的基礎研究;外圈,是應用研究和產業落地,瞄準的是“新賽道”“新風口”。內層汲取營養,讓這棵參天大樹越長越茂盛;外圈抓牢大地,根系不斷延伸,兩者如同兄弟般互相支持,演繹著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設中技術頂天、應用立地的生動故事。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拉開了大幕,在科學前沿和產業發展兩場全體會議和多場主題論壇的“未來之聲”中,在走訪申城大街小巷的見聞里,記者心里“生成”了這樣一幅“頂天立地”的圖景。
>>技術頂天篇?
數年如一日,堅守換來回響。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期智研究院等高端平臺啟動運作,探索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無人區”。在這里,集聚全國最多智能芯片創新企業,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啟動運營;國際領先的通用視覺技術體系“書生”發布,全球首個AI研發乳腺癌新藥獲批進入臨床,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首創前沿技術?讓城市“可編輯”
把中華藝術宮上幾層的正方形“扭一扭”,這座誕生于世博會的上海地標會變成什么樣?
在一片驚呼和掌聲中,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林達華教授完成了這樣的演示。還沒完,和大語言模型來上幾輪對話已經稀松平常了,那你見過這般操作嗎——圖片里是根煙囪,點擊,在對話框里輸入“埃菲爾鐵塔”的關鍵詞,煙囪就被鐵塔替代了!
又是一陣驚嘆!這一幕幕,發生在科學前沿全體會議上,500人的會場,報名參加的青年學子就有近千人,會場兩側走廊擠滿了期待了解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年輕人。
“今天當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我們想到的還是一張張照片;未來,AIGC將可能生成我們心目中的家、心目中的整個城市。”林達華說著,發布了全球首個城市級NeRF實景三維大模型“書生·天際”。
“書生·天際”在大模型層面提出一種新的實景三維模型表征和訓練范式,可以4K級圖像精度準確呈現大規模三維城市場景。在重構出來的三維實景中,不僅具備包括移除、移動和新建城市建筑等城市布局的調整能力,還可以“上帝視角”調節光照、季節等城市風格。
“‘書生·天際’已超越‘城市重建’,突破性實現了‘城市編輯’功能。”林達華驕傲地介紹。
實現城市“可編輯”的高性能內核背后,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突破裉節問題、勇闖“無人區”的勇氣和實力。“我們首創了‘城市神經輻射場(CityNeRF)’技術。”林達華解釋,“這項工作的提出超前于谷歌和卡耐基梅隆大學。”實驗室還創新性提出了“算法+計算系統+算子”全套創新的“解題思路”,使大范圍、高精度、可編輯的城市級NeRF實景三維大模型變為現實。
別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很“年輕”,“正青春”的他們卻有不少拿得出手的硬核成果:半個月前,在人工智能領域最有學術影響力的頂級會議——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上,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提出的自動駕駛通用模型相關論文從近萬篇研究成果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論文獎”——這是近十年來計算機視覺三大頂級會議中第一篇以中國學術機構作為第一單位的最佳論文。
“實驗室堅持以原始創新引領技術進步,以開源開放賦能創新生態。實驗室還在模型、數據、工具和評測等層面進行全方位開源,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進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助理喬宇教授告訴記者。
科學家“大膽走”?企業家“放心投”
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奈瑪特韋/利托那韋”家喻戶曉,但鮮為人知的是,在該藥早期研發過程中,晶泰科技與輝瑞團隊聯手合作,用人工智能算法結合實驗驗證的方法,僅用六周時間就確認了藥物的優勢晶型。“優勢晶型篩選難過大海撈針,人工智能則直接加速了新藥上市進程。”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健分享道,“我們通過搭建基礎研究設施,提升產生優質數據的能力,讓藥物研發走向自動化、智能化。”記者獲悉,晶泰科技“AI藥物研發自動化解決方案”也入選了大會九款“鎮館之寶”。
“2歲的拉布拉多犬‘尼奧’和7歲恒河猴‘悟空’,分別完成了腦機接口的電極植入手術,在植入256通道皮層電極后均可采集局部場電位信號,‘尼奧’成功實現運動解碼,‘悟空’成功實現通過意念打游戲的實驗效果。”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腦機智能與數字生命”主題論壇上,腦虎科技發布的成果讓人眼前一亮。
“兩項動物實驗顯示,我們目前已實現了腦機接口系統從電極制備、信號采集、神經解碼的全鏈條100%自研。”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透露。
腦機接口創業公司Neuralink受到全球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家企業背后是埃隆·馬斯克。而腦虎科技背后,也有一位公眾頗為熟悉的投資人——天橋腦科學研究院創始人陳天橋。在論壇上,陳天橋再次送上約合10億元人民幣的“大禮包”,推動人類智慧和機器智慧的相互結合與促進,“科幻小說描繪的數字生命令人向往,我相信,只有AI+腦科學,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有靈魂的數字生命。”他說。
記者了解到,這份“大禮包”包括成立MindX實驗室,啟動經費1億美元;建設“AI+睡眠夢境”“AI+抗衰老”等系列前沿實驗室,每家啟動經費5000萬元,可持續投入上不封頂。
“腦科學是人類目前最復雜、最困難的研究領域之一,而人工智能的運行也存在過程不透明、過程不可控等問題。”天橋腦科學研究院應用神經技術前沿實驗室主任格溫·施克教授告訴記者,MindX實驗室向全球AI科學界、腦科學界發起招募,聘請兩位頂尖科學家擔任主任,一方面結合對人類大腦在學習、記憶、認知、情感等領域的深度研究,推動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運用新一代AI技術揭秘大腦本質。
>>應用立地篇?
上海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如萬花筒般呈現在眼前,但其終極目標,歸結為實現人們對智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且一年又一年地漸次化為生活所見。
在醫院,患者們用上了智能問診、輔助影像診斷等智能醫療系統,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大大提高;在銀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差異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務,正重塑金融服務模式;在街邊,人工智能正飛速處理海量數據,為城市精細化管理裝上智慧大腦,打造更安全、便捷、高效、快捷的美好生活圖景……
要說六屆大會最有顯示度的“溢出效應”,那應用場景一定“舍我其誰”。
應用向善?為智慧養老助力
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5%,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7%,老年人口已達550萬人。老齡化程度還在持續加深,而科技創新正助推養老服務實現“彎道超車”。
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打造了“居家智慧養老場景”樣板間,為老人安全保駕護航。這間樣板間屋門使用指紋解鎖,當門打開時門沿上方的“門磁告警器”實時記錄下開關門的時間和次數,一旦老人因故忘記關門,會告知提前設定好的緊急聯絡人。類似的告警設備在屋內共有7處,分別根據不同場景設計功能,比如:廚房里裝有“燃氣告警器”和“煙霧告警器”,衛生間里配有“水浸告警器”……
在位于松江區的上海市第四社會福利院,配備感應設備的床墊會記錄下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的數據,包括每小時的體動趨勢、呼吸頻率、離床告警頻次等,數據被同步至院內的智慧養老平臺進行分析,并據此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和診治手段。
根據《上海市推進智慧養老院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到2025年底,全市至少完成100家智慧養老院建設任務,包括智慧入住管理、智慧餐飲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護、智慧安全防護、智慧管理運營六大板塊建設,涵蓋養老院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
應用向快?為無人駕駛提速
人工智能、車聯網、傳感器等領域技術不斷突破,帶動無人駕駛能力持續增強,為交通運輸業帶來深刻變革。
東海大橋橋頭到洋山港,往返72公里的物流環線,是目前全球最長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場景,承擔著上海這個世界第一集裝箱大港的進出口吞吐量。2022年7月18日開始,上海在東海大橋開啟國內首例社會道路自動駕駛“減員化”測試,分階段減少人員參與,保障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落地,最終實現“真無人”。
未來,智能重卡的商業化運營將有效緩解東海大橋通行壓力。東海大橋是洋山深水港唯一的陸路集疏運通道,在此進行5車編組跟馳自動駕駛運輸作業,將進一步打破離島跨海大運量運輸瓶頸,提升至少40%的通行效率,節省至少80%的人力成本。
根據《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報告(2022年度)》,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計開放926條、1800公里道路,基本實現嘉定464平方公里和臨港386平方公里區塊全域開放,里程位居全國首位。上海還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創新實踐,截至2022年底,累計有28家企業602輛車開展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測試里程累計逾1225萬公里。
完備的場景、優良的測試應用環境,吸引大量創新企業落地扎根上海——縱目科技是一家扎根浦東張江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已成為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技術及產品供應商之一。在公司負責人看來,從產業鏈配套的角度來看,大量國際零部件企業巨頭聚集于長三角,選擇這里落戶具有很大優勢,助力企業搭上自動駕駛行業的快車道。
應用向廣?為人民城市賦能
城市是最大的應用場景,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佳試驗場、價值的最好實現地。
上海的街頭巷尾,可以看到這樣一幅“智能圖景”:公交車站上的數字屏幕時刻提醒著乘客下一班車輛的到站時間;手機里的“隨申辦”像一個全能的“迷你管家”,包羅了市民需要辦理的各種日常生活服務;街道通過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各片區的老年群體分布情況,合理配置為老服務資源……
便捷高效的背后,是一個個“智慧大腦”在進行指揮調度。上海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為載體,推動城市治理向人機協同型、數據驅動型、跨界融合型轉變,實現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躍升。
這兩張“網”的核心正是運用實時在線數據和各類智能方法,及時精準地發現問題、對接需求、研判形勢、預防風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把一座城市打造成為人民想要的樣子,人工智能將成為其中的重要助推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從解決行業痛點走向賦能百業,它將與城市治理發展的內在要求相契合,通過夯實城市數字底座,讓城市治理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
《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推動城市高效能治理要“構建城市智能底座,實現城市要素全面AIoT化。打造城市運行智能中樞,建設城市數字孿生平臺。全面推進智能場景應用,提升城市整體運行和決策效率,構建智能化風險防范應對體系”。
新民晚報記者?郜陽?葉薇?易蓉?楊玉紅?馬丹
責編:閆 尚
審核:徐曉敬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