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明(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幾天,成都太古里的“牽手門”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牽手本是情感交流的方式,正常的牽手一般不會引人注目,也不會被人詬病。而在成都太古里牽手的這兩位,一不小心釀成“千古恨”。
就在“牽手門”發生的當天,一名56歲的成都考生仍在執著地“牽手”高考。6月8日下午,梁實從成都第八中學考點走出來。他在40年間先后參加了27次高考,2022年改考文科,高考分數為428分。
無獨有偶,35歲的廣西考生唐尚珺,今年是第15次參加高考。此前,他曾先后被廣西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大、中國政法大學等學校錄取,都被他放棄,今年他的目標是希望在清華大學參加軍訓。
這兩位“緊拽著”高考“不松手”的考生,被媒體稱作高考“釘子戶”。不少網友沖著這個綽號了解他們跟高考的緣分,也在評說自己對這些特殊考生的看法。在新浪微博和門戶網站上,有關兩位高考“釘子戶”的觀點,大抵包含以下四種不同的聲音——
多數是理解與寬容的聲音:“他每年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給自己下一年找個借口,把無事可做變成奮斗努力。”“堅持是一種魅力。”“羨慕他,有不缺乏從頭再來的勇氣。”
有不少是感慨與質疑的聲音:“高考時候聽他的傳奇故事,我大學都畢業了,他小子還在呢。”“有什么意義?”“這就是‘行為藝術’。”
也不乏當參謀給建議的聲音:“差不多得了。”“去參加自考吧,不然這么多年這么有毅力,有可能研究生都讀下來了。”“自考適合你,實在不行去老年人大學吧。”“人家這就是門生意,不報道他你看還會不會考。”“也許他一開始確實懷著那顆熾熱的夢想,但現在不好說。”
還有抱怨媒體關注多的聲音:“媒體如果不再繼續關注他,他還繼續考嗎?”“是沒什么好觀察的了?”
高考有自己的門檻,只要符合報考條件,參加考試就是一項個人權利。另類考生為滿足18歲那年對某所大學的好感,多年連續不斷參加高考,只為當年的那個夢想……對這樣的執著,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和評說。
從社會心態的角度看,人們普遍存在對自己某個未能如愿以償的目標的念念不忘;為彌補這樣的目標,有的人愿意用幾十年的時間來堅持圓夢。在這樣的執著背后,暴露出的是不同程度的思維固化現象,這與《呂氏春秋·察今》中那個“刻舟求劍”的楚人頗有相似之處。
現實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刻舟求劍”式的另類心態。比如,有一個曾被媒體廣泛關注的“農民造飛機”故事——某地一位農民年少時立下制造飛機的愿望,盡管他重復的是一個多世紀前早已成功的事情,但他為了圓夢,多年來不惜重走“重復發明”之路。至于這樣的夢想是否理性和明智,在當事人看來,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有創造性的事情,這是衡量人生價值量大小的重要依據之一。一般而言,人都應當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情,不應陶醉在某個思維泥淖中不可自拔,只滿足于做原地打轉之事,否則,就可能重蹈刻舟求劍的覆轍。
就將高考作為“打卡地”的特殊考生而言,熱愛學習的精神固然可嘉,對高考目標的追求也讓人敬佩,但是,高考的知識畢竟只是相對初級知識,對于過了而立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的人來說,中學知識恐怕無法滿足他們的工作生活需要。如果將高考當作純然的興趣倒也未嘗不可,只是這樣的興趣原本可以被更高級的興趣所取代,否則就將失去更多有價值的人生嘗試。
刻舟求劍心態與人的缺憾有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如何對待缺憾是門藝術。可以把缺憾當作一種美,把這個缺憾留在心間,這是紀念也是不破壞美好愿望的辦法;如果不惜成本去彌補缺憾,不達目標誓不罷休,即便最終能做到沒有缺憾,那反而也會成為更大的“缺憾”。
刻舟求劍心態也是造成“內卷”的原因之一。當“內卷”成為社會現象,與其簡單地抱怨自己被“卷”得焦慮,不如反思自己心境中有無自造的“內卷”。這樣的“內卷”,就是跟自己某個遲遲無法兌現的目標較真,哪怕這個目標早已過時甚至“求饒”放過它,我們自己卻不依不饒。抱著這樣的心態,為滿足某個缺憾始終不“撒手”,只會把自己“卷”得一塌糊涂。
個人要進步,社會要發展,需要放眼未來,不斷修正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反思這樣的目標是否理性,以及自己的追求方式是否符合科學精神。這樣才能避免因為思維的固化,把自己變成一個刻舟求劍者。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