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持牌AMC離場

本報記者 樊紅敏 北京報道

近日,上市公司*ST吉艾(300309.SZ)發布公告稱,擬將其持有的新疆吉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創資產”)100%股權以現金方式出售。

*ST吉艾為非持牌不良資產處置機構(以下簡稱“非持牌AMC”),不良資產處置是其主營業務。吉創資產則為其旗下AMC業務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此次股權轉讓之前,*ST吉艾已連續3年業績虧損。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除*ST吉艾之外,目前市場上還有多家非持牌AMC機構因為業績下滑,擬退出不良資產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持牌機構,非持牌AMC在業務上處于絕對劣勢,目前還需要同時面臨資產買入價格高,投資收益空間窄以及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等局面,生存空間日漸逼仄。

上市公司也撐不住了

*ST吉艾是國內少有的以不良資產處置為主業的民營AMC機構,其主營業務包括特殊機會資產的管理、評估、收購、處置及困境企業重整服務、債轉股服務等。

關于出售吉創資產100%股權,*ST吉艾公告進行了說明,“標的公司處于連續虧損狀態,凈資產不斷減少,為公司的資產結構帶來很大壓力。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將不再從事重資產類AMC業務”“交易完成將剝離大部分重資產類項目,有利于上市公司集中資源發展管理服務類業務,調整發展戰略和業務結構。”

公開數據顯示,*ST吉艾2019年~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分別虧損11.9億元、5.74億元、10.24億元、1.12億元。

此前,6月7日,*ST吉艾發布《關于公司簽署企業紓困重組框架協議的公告》。根據公告,*ST吉艾已與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資產深圳分公司”)簽署了《企業紓困重組框架協議》,東方資產深圳分公司為*ST吉艾策劃、實施債權債務梳理、存量資產盤活、制定債務重組方案、融資及投資等事項提供金融服務,目的是為化解*ST吉艾的債務風險及經營風險。

此外,另一家非持牌AMC上海綠庭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庭投資”,曾用股票代碼:600695.SH)因業績不達標,于今年6月14日已被上交所摘牌。

信息顯示,綠庭投資因2020年度公司凈利潤虧損2654.57萬元,營業收入僅實現2563.11萬元,公司在2021年時被上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綠庭投資2021年年報雖然顯示凈利潤盈利了2161.76萬元,但9774.93萬元的營業收入卻未達到1億元的“保殼”標準。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綠庭投資不良資產業務收入應予以扣除,該部分業務所產生的利潤計入非經常性損益,若進一步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則公司的營業收入僅有61.11萬元,而經審計的扣非后凈利潤虧損了3120.62億元,最終,綠庭投資被摘牌。

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綠庭投資業績下滑明顯,其主營收入1589.64萬元,同比下降0.18%;歸母凈利潤53.88萬元,同比下降86.43%;扣非凈利潤-646.75萬元,同比下降281.23%。

綠庭投資官網顯示,該公司從2015年起便開始涉足不動產領域的投資和資產管理業務,2019年起,聚焦特殊機會資產的業務發展。

同樣在不良資產處置領域遭遇“滑鐵盧”的還有摩恩電器(002451.SZ)。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上旬,摩恩電器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近年隨著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的競爭加劇、融資成本提高,公司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主動收縮摩安投資(全稱“上海摩安投資有限公司”)業務投入,并將該部分資金投入到主業電線電纜制造業務中。”此前,摩恩電器于2017年初,在原主營業務電線電纜業務的基礎上,設立摩安投資 ,開始發展不良資產處置服務業務。

“受行業不景氣影響,部分投資者撤離,市場主體活躍度明顯降低。從產業鏈看,上游持牌資產管理公司回歸主業,中游非持牌投資機構聲音漸弱,下游小型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在擇機買包,呈現‘兩頭尚算活躍、中間十分沉寂’的格局。”不良資產處置機構誠通湖岸今年初發表的研報提到。

多重難題待解

據了解,非持牌AMC主體包括以特殊資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境內外私募機構以及業務拓展至不良資產領域的非銀金融機構如信托、券商等,是我國不良資產二級交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相關研報顯示,2016年銀監會1738號文放開了不良資產的二級市場,非持牌AMC成為持牌AMC的下游公司,自持牌AMC處收購金融類不良資產進行清收、管理和處置,自此開始快速發展。

關于非持牌AMC的數量,行業內并無具體統計數據,不過多個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及到,非持牌AMC數量至少有幾百家。

與持牌AMC相比,在獲取不良資產包、資金實力及不良資產處置經驗等方面,非持牌AMC均處于弱勢地位。

從不良資產包獲取方面來看,根據監管規定,三戶及以上不良資產組成的資產包轉讓就必須持牌經營,即此類轉讓只能發生在銀行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之間,也就是俗稱的一級市場。非持牌AMC不具有批量(3戶及以上)受讓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資質,只能與持牌AMC合作,通過投標、拍賣等方式在二級市場從出售方購入不良資產。

從資金實力來看,不良資產處置周期長、資金占用成本高,屬于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但非持牌AMC多為民營機構,資本實力、股東背景較弱,融資成本較高。資金來源主要為自有資金;以自有資金作為劣后加配資或分期付款的模式參與業務;募集資金(或基金)等方式。

據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分期付款實際上也是配資的一種形式,目前不良資產配置市場資金成本多在年化10%以上。記者近期獲得的多款投資不良資產的私募基金承諾給投資人的業績比較基準則多在年化8%以上,明顯高于持牌機構通過銀行、債券等渠道獲取資金的成本。

復旦大學綠庭新興金融研究中心2021年下半年發布的《中國另類資產投資研究白皮書》提到,“負債端融資壓力上升。相比于四大AMC公司、銀行系AIC和地方AMC,非持牌AMC融資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由于缺乏金融類或地方政府級股東背景,沒有銀行同業業務資格,融資渠道相對更少、融資成本也更高。”

誠通湖岸前述研報中亦提到,非持牌民營機構(含基金)是二級市場的主力軍,受制于很難獲得規模資金,資金久期不夠,成本高于上游企業,處置靈活度和信息充分度低于本地小投資機構等影響,投資收益空間減小。

此外,隨著經濟下行,不良資產處置難度也在加大。

普華永道2021年8月發布的研報也提到,受疫情下二級市場處置速度放緩、 周期延長,部分產品出現二次違約暴露等影響,行業金融資產估值大幅下行,公允價值估值對凈利潤增長產生明顯抵消效應。

東方資產2022年度《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資產管理公司受訪者普遍認為,疫情的沖擊加劇了不良資產二級市場投資主體對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銀行資產包質量出現一定程度下滑,投資者購買不良資產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整體水平與疫情之前相比顯著下滑。

5月11日,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會上表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及廣東省銀行業不良資產出包規模大幅縮減,全國銀行出包同比下降51%,廣東省對公不良出包規模同比下降超90%。

據了解,目前一些銀行采用小批量債權網絡直接拍賣等方式,直接尋找終端買家,并不通過中游的非持牌AMC。

“不良資產行業從2017年開始進入繁榮階段,投資者大規模入場,資產包價格不斷攀升,然后發展到周期波峰。但后期受經濟走弱、監管加強和金融緊縮等影響,行業前期資產買入價格高、資金期限與投資周期錯配、處置回現困難等潛在問題大量顯現,很多機構陷入困境,陷入衰退階段,直接外在表現是規模利潤雙降”,業內人士稱,對非持牌AMC來說,“躺賺”時代結束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14 益方生物 688382 --
  • 07-13 立新能源 001258 --
  • 07-13 楚環科技 001336 --
  • 07-11 隆達股份 688231 39.08
  • 07-11 國博電子 688375 70.8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