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李曉峰: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解決農民種糧后顧之憂

中國農業大學李曉峰: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解決農民種糧后顧之憂
2022年02月22日 20:52 新京報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李曉峰: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解決農民種糧后顧之憂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這是三大糧食作物首次列入穩定措施范圍里。此外,一號文件指出,2022年將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

  我國農業生產補貼政策和保險支持政策,還有怎樣的改善空間?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國家農業農村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曉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全成本保險能為種植三大糧食作物的農民提供更高的風險保障水平、更廣的保險責任范圍,惠及全體農戶,解決農民種糧后顧之憂,同時目前的農業保險產品對農業大災風險的抵御能力還有待提高,形成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全鏈條”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勢在必行。

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國家農業農村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曉峰。受訪者供圖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國家農業農村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曉峰。受訪者供圖

  穩住三大糧食作物補貼關乎國家糧食安全

  新京報: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出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基于怎樣的考慮?

  李曉峰:第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糧食生產和國際糧食市場有很大影響,近些年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害,尤其極端天氣對全球糧食生產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復雜。因此,國家必須穩住“三農”基本盤和糧食“壓艙石”,守住“糧食基本自足,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底線,以國內糧食穩產保供的穩定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將玉米、大豆和稻谷都列入“穩定措施”范圍里,這有助于提高和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玉米、大豆和稻谷的生產和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確保2022年“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并力爭穩中有增”。

  第二,鞏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農業農村部正在不斷改進農業補貼方法,進一步提高補貼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玉米、大豆和稻谷都被列入“穩定措施”,有利于提高玉米、大豆和稻谷的生產能力,提高糧食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鞏固農業供給側改革成效。第三,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各種因素造成的糧食生產不確定性,也導致國際和國內市場糧食的價格出現較大波動,農民種糧風險增加,保持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產的穩定前提是要保證農戶種植收益不減少的同時,還要爭取增收。“穩定措施”中對三大糧食作物的生產補貼政策和保險支持政策等,能夠保障農戶種糧基本收益。

  農業保險產品多項政策需有效銜接

  新京報: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要在2022年實現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而2021年已經覆蓋500個產糧大縣,約占糧食主產省份產糧大縣的60%。我國當前的三大作物保險產品政策體系是怎樣的?在該項目繼續推進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李曉峰:我國當前,針對三大糧食作物的保險產品除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以外,還有2007年開始試點、2012年擴展至全國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和2017年開始試點、2019年擴大到500個產糧大縣的農業大災保險。后續在推進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過程中,保留直接物化成本保險,自2022年起取消農業大災保險。這需要,首先應該做好這幾項保險產品政策的銜接,讓農戶做好投保選擇,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作用。

  其次,做好財政支持。財政支持是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965.1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撥付保費補貼達333.45億元,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4.78萬億元,這為農業生產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風險保障。在推動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向產糧大縣全覆蓋的過程中,財政的作用不可或缺。《關于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的通知》規定,中央和地方財政對投保農戶保費實施補貼,補貼標準為在省級財政補貼不低于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補貼45%,對東部地區補貼35%,未對農戶自繳比例和市縣財政承擔比例作出要求,由實施地區省級財政結合實際自主確定,因此不僅要考慮農戶的保費承擔能力,還要市縣等地方政府為推進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產糧大縣全覆蓋做好財政支持。

  最后,做好承保理賠。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提供更高的風險保障的同時,農戶也面臨著更高額的保費支出,農戶是否愿意購買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取決于其在農戶農業生產發生保險條款風險責任時是否能按照保險條款約定足額及時賠付。這需要保險承保公司對承保理賠加強管理,提高農業保險政策精準性、實效性,確保農戶災后理賠足額及時,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都要做到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

  如何理解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

  新京報: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對農民來說意味著什么?

  李曉峰:完全成本保險能為種植三大糧食作物的農民提供更高的風險保障水平、更廣的保險責任范圍,同時惠及全體農戶。

  首先,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對種糧的農民來說意味著更高的風險保障水平。完全成本保險的保險金額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農業生產總成本,保障水平最高可達相應品種種植收入的80%,而傳統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最高保障水平僅有40%。

  接著,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意味著更廣的保險責任范圍。完全成本保險的保險責任涵蓋當地主要的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和意外事故等,保險責任范圍更廣,解決了農民種糧的后顧之憂。

  還有,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意味著全體農戶受惠。完全成本保險將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均納入保險的保障范圍,與之前試點的農業大災保險僅面向適度規模經營農戶相比,擴大了受惠農民群體,提升了保險風險保障的普惠性。

  新京報:“完全成本”是否包含自然災害、價格異動帶來的損害?

  李曉峰:完全成本保險的保險責任涵蓋當地主要的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和意外事故等,不包含價格異動帶來的損害。農產品價格波動導致的收入損失涵蓋在種植收入保險的保險責任中。

  需形成“全鏈條”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新京報:我國現在的農業生產補貼政策和保險支持政策,還存在怎樣的完善空間?

  李曉峰:一是制度體系有待完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修訂《農業保險條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更好地發揮農業保險作為“準公共物品”的作用,早日形成銀保監會、財政部、保險機構、農戶多方一體的制度執行、監督和反饋體系。

  二是信息數據平臺有待搭建。我國農業保險的公開數據較少,不利于提高農業保險政策制定和保險保費厘定的精準性,應盡快建設農業保險數據信息服務平臺,及時修改完善我國農業保險補貼、政策方面的不足,助力我國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三是大災風險分散有待加強。目前的農業保險產品對農業大災風險的抵御能力有待提高,形成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全鏈條”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勢在必行。同時,應進一步發揮再保險、“保險+期貨”、“保險+期貨+訂單農業”等的作用。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珊珊

農民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2-28 賽倫生物 688163 --
  • 02-28 浙江恒威 301222 --
  • 02-24 中汽股份 301215 3.8
  • 02-24 華秦科技 688281 --
  • 02-23 華是科技 301218 33.1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