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素養調查:老百姓對儲蓄最懂行 財險理賠知識成最大盲區
金融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是維系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一環。
文/徐巧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2019 年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簡要報告》。該調查在每個省級行政單位隨機抽取600名金融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全國共18600個樣本,并從消費者態度、行為、知識和技能等多角度綜合定性分析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情況。
“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是一項預防性的保護措施,能幫助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在媒體交流會上指出,一方面,監管機構要持續跟蹤消費者金融素養的變化,為金融教育工作的統籌開展提供重要依據;另一方面,要積極應對數字技術帶來的挑戰,利用數字技術的優良特性,開發更多與數字時代和人口結構變化相適應的金融教育工具。
老百姓對銀行卡和儲蓄最懂行 財產險理賠知識成“最大盲區”
從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看,在銀行卡、儲蓄和信用知識方面,消費者的平均正確率較高,均超過60%;但在貸款、投資、保險知識方面,消費者正確率略低,僅徘徊在50%附近。
整體來看,老百姓對銀行卡方面的知識掌握最為熟悉,消費者的平均正確率達76.31%,為本次問卷調查六大版塊金融知識中正確率最高的。
在銀行卡知識方面,有80.92%的消費者知道借記卡與信用卡的區別,74.60%的消費者知道信用卡透支提取現金會被收取利息,73.41%的消費者知道信用卡取現額度與信用額度的區別。
整體來看,與 2017 年相比,消費者在銀行卡知識方面的平均正確率上升了 1.79%,其中區分卡片、信用卡透支取現利息、區分取現額度和信用額度等知識的平均正確率分別上升了 1.49%、1.01%、2.86%。
老百姓最薄弱的金融知識版塊為保險,消費者的平均正確率為 53.99%。
具體來看,消費者保險知識調查包括 4 個問題。有64.72%的消費者能回答正確無條件退,61.90%的消費者能夠認清投資型保險產品的風險時,56.23%的消費者能正確認識保險的購買額度。而在保險知識方面,大家盲區最多的則是財產險理賠。在考察對財產險理賠的理解時,僅有33.11%的消費者回答正確。
65%的老百姓不一定拿得出“應急錢” 45%的人會為小孩上學存錢
從消費者行為看,整體上消費者在金融行為上有待加強。
具體來看,消費者在閱讀合同條款、為小孩上學儲蓄、使用 ATM 時的密碼保護行為方面有較好的表現;在家庭開支的規劃和執行、對賬單的理解、信用卡還款方面的行為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應對意外開支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例如,在對合同和對賬單的使用方面,調查結果有44.21%的消費者在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時會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在信用卡使用方面,54.69%的消費者采用全額還款方式進行還款;在使用自動取款機(ATM)方面,77.88%的消費者在輸入密碼時,有意識地用手或身體遮擋,防止他人看見,安全意識較高。
在做家庭開支計劃方面,40.20%的消費者“有時有做”,11.67%的消費者“從不做”,僅有24.29%的消費者“一直都有”,23.84%的消費者“經常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應對意外支出方面,參與調查者普遍表現不足。當詢問消費者如果下個月有一筆約等于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 是否能全額支付這筆費用時,39.76%的人選擇了“或許可以”,19.11%的人“可能拿不出”,甚至還有5.72%的人“肯定拿不出”。這意味著,合計約有64.59的消費者不一定能拿出金額約為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
在為孩子上學存錢方面,調查者則表現較好。調查結果顯示,44.23%的消費者“有或曾有”為孩子上學存錢,32.85%的人“目前沒有,但計劃這樣做”,8.51%的人“目前沒有,且不計劃這樣做”,還有 14.41%的人選擇了“沒有孩子”。
68%的老百姓能辨別非法投資 21%的人無法辨別新版人民幣防偽特征
在消費者金融技能方面,在理解金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產品風險和收益、假幣處理方面的掌握情況相對較好,在辨別非法投資產品和渠道、比較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有一定的掌握,而在冠字號碼功能、銀行卡使用方面還需要加強,對新版人民幣防偽特征的掌握需要提高。
具體來看,有67.77%的調查者在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時,能辨別合法與非法的區別。與 2017 年相比,消費者在辨別合法與非法的投資渠道和產品服務方面有比較明顯的提升,增加 5.39%。
在假幣的認知與處理方面,消費者表現有待提高。當詢問消費者最經常使用的辨別 2015 年版100 元紙幣的防偽特征時,有 27.17%的人選擇了“人像水印和白水印”,18.84%的人選擇了“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部分消費者選擇了其他特征 ,但還有 20.98%的消費者不知道如何辨別。
當詢問消費者誤收假幣后的處理方式時,73.02%的人選擇了“交銀行或者公安機關”,10.74%的人選擇了“自行留存”,13.88%的人選擇了“撕毀”,2.36%的人選擇了“用出去”。與 2017 年相比,消費者在誤收假幣后的處理方式上有所改善,操作恰當的比例提高了 2.98%。
責任編輯:趙子牛
作者
徐巧
新浪財經記者
熱文排行
- 第五家大行理財子公司開業!農銀理財發布4+2新品 農行董事長周慕冰現場解讀四大角色
- 國內首家外資控股公募基金來了!摩根資管溢價33%收購上投摩根2%股權
- 湘潭市岳塘區農信社曾被騙810萬:信貸員違規貼現 主犯潛逃國外9年
- 復盤瀘州老窖1.5億存款失蹤案:主犯逃匿泰國4年 農行長沙某支行長配合造假
- 度小滿渡關難:兩名干將接連出走 失守C端用戶陣地
- 央行金融素養調查:老百姓對儲蓄最懂行 財險理賠知識成最大盲區
- 江泰保險壽險轉型之路前途未卜!大牌外援先后去職 私人保險折戟?
- 某社區黨總支書記借款自用 壽縣農商行等被騙貸四千萬
- 洛陽銀行遭假出口公司騙貸1.26億 興業銀行也曾踩坑
- 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11家中資行上榜 利潤占中企半壁江山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