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價格靈活性促進宏觀穩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5日 17:04 《財經》雜志 | ||||||||||||||||||||||||||||||||||||||||||||||||||||||||||||||||||||||||||
相關文章: □ 哈繼銘/文
要素價格剛性不僅導致資源配置錯誤、風險難以識別,還給宏觀經濟的穩定帶來隱患。在過去完全的計劃體制下,市場并不存在,經濟的波動主要由外部沖擊引起,要素價格的調整不足以引起經濟的大幅波動。在成熟市場經濟中,靈活的要素價格本身會傳遞經濟信號,推動市場趨向穩定的內生調整。但在一個商品(下游)價格基本放開,而要素(上游)價格卻仍然在行政控制之下的“半吊子市場經濟”中,當需求變化時,下游價格靈活性和上游價格剛性的組合會給經濟帶來內生的大幅波動。這種情形比完全的計劃經濟甚至更糟糕。 要素價格的剛性不僅體現在利率、匯率等貨幣和金融層面,也體現在實體經濟的一些關鍵性投入價格上。 “煤電油運”瓶頸就是一個相當突出的例子:由于電價、油價、鐵路運價基本被行政手段人為地壓低,遠遠低于市場的均衡水平,而煤的價格也未充分反映其生產和社會成本,因此,以“煤電油運”作為基本投入的鋼鐵、建材等產業享受著高額利潤率,吸引眾多投資流入這些部門,從而導致了固定資產投資過熱。而作為“上游”的煤電油運部門價格被壓抑,不利于吸引私營和外國資本投資于這些行業,也不利于提高這些部門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在價格剛性下,針對這些部門的供需形勢變化,行政當局傾向于通過數量手段、而不是價格手段來迎合需求變化,這是非常危險的。以電力投資為例,在滯后的數量管理手段下,“電荒”和“電力過剩”交替出現,此時的大量發電能力投資很可能在未來變成過剩的生產能力。 匯率剛性也是宏觀經濟不穩定的來源之一。盡管不能用固定匯率/浮動匯率來區分是不是市場經濟,但匯率的調整應當根據當前匯率制度的利弊權衡而定。國內有人認為,目前經常賬戶沒有顯著盈余,因此調整匯率理由不充分。但目前的資本管制效果并不理想,當局很難將有真實貿易和FDI背景的外資流入與“熱錢”區分開來,此時過分關注貿易賬戶對匯率的重要性已經失去意義。 外資流入的主要動機不是通過利差套利——實際上,外資對中國的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的擔心遠遠超過利差對它們的誘惑。外資流入中國主要受一些部門(例如房地產部門)高回報率的吸引,導致通貨膨脹、資產泡沫和財政損失。在短期內,應該應用價格手段實現經濟的平穩著陸;也可以參照國際經驗,通過實施本外幣差別準備金率、征收利息平衡稅等方式來緩解資本流入對國內金融體系的沖擊;但長期中,適時提高匯率靈活性才是正途。 利率和匯率問題密切相關:結售匯制給央行帶來了巨大的基礎貨幣沖銷壓力。一方面,央行將大部分外匯儲備投資于美國國債,僅獲得不到2%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發行央行票據沖銷的利率在3.4%以上;央行票據發行到一定數量,成本會迅速上升。同時,這種成本實際上是一種準財政赤字,因為央行的凈收入或者虧損最終將影響到國家財政。同時這也是對票據持有者及商業銀行的補貼,不利于國有銀行改革。將來更多外資銀行進入后,他們也將受惠。這等于是用中國的財政收入補貼富有的外國銀行。 此次加息和增加匯率靈活性的方向是一致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減弱。加息次日,人民幣非交割一年遠期(NDF)匯率應聲而落,回到接近官方匯率的水平,外資投機性流入必然下降,這也促進了經濟降溫,有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 作者為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相關專題: 作者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