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對全球GDP的貢獻正在減弱,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正在加強,現在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的言論。(我認為)不要拒絕全球化,而是要讓全球化造福所有人。”12月10日,德國前總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總裁霍斯特·科勒(Horst Koehler)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如此表示。
科勒指出,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正在加強,不僅是在新興的經濟體中,也在西方國家中出現,似乎很多人都相信,現在要構建一堵墻,無論是現實意義的墻,還是政治意義上的墻,只有構建出來了這一堵墻,才是通往成功的秘訣。
但他認為,大家不要忘記,在近代史中,凡是閉關鎖國的國家都受到了極度嚴格的懲罰。全球化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進步,不僅僅是社會和經濟的進步,還有科學和文化的進步。
對于如何讓全球化做得更好,科勒認為,尋找新的可持續的增長方式并不難,它能夠極大的推動投資和經濟的進步。目前貿易的增長速度低于全球的增速,TPP、GDRP以及其他區域性的貿易協定,并不適合多邊的貿易構建,因此需要振興世界貿易。
關于中國經濟,科勒指出,繁榮、包容、可持續發展不應僅僅是中國自身發展的目標,同時也應該是對外政策和貿易政策的指導方針。以“一帶一路”為例,它連接了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幾十個國家,加強這些國家之間的聯系和友好關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需要使“一帶一路”成為更好的全球化標桿,必須讓一帶一路以和諧的方式滿足當前國際形勢的需求。
歐盟正在經受與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中國在歐洲的投資,2015年就已經增加44%。對此,科勒認為完全不需要擔心。
他認為,歐洲在中國的投資已停滯許久,還有其他企業審慎撤離在華投資,它們在華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有不足之處,經濟關系應有相應的原則和規則加以治理,一旦規則建立起來,就應該適用于參與的各方。
“毋庸置疑,貿易層次的提升,必然會導致摩擦的產生,在不同的利益上有不同的摩擦是正常的,但不應該阻礙大的趨勢,我的愿景是要振興歐洲和中國的聯盟伙伴關系,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為更好的全球化擔當先鋒?!笨评赵谡搲媳硎?。
以下為科勒發言實錄:
霍斯特·科勒:各位好,女士們、先生們,我首先要道歉,我來晚了一些,我巴不得直接從飛機上降落到會議場地。首先,我要跟大家說,來中國的次數越多就越被中國美麗的風光和城市的活力所吸引,三亞和海南又為我對中國的美好印象增添了一抹色彩,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能夠成為今天這場盛會的參與者。
說到風光,我最近也見證了國際政治舞臺上的許多重要風光。比如說,聯合國2030的可持續發展日程,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等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所有的這一切發生的大背景,都是主要的國際力量日趨敵對,中東極度不穩定,以及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我們似乎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看待當今的世界,而這兩種方式又是互相對立的。一方面,當今世界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合作,帶領我們前進的,也只有合作,而絕非對立。另一方面,適者生存的道理,又讓世界很多國家產生了對立,讓整個局勢變得非常糟糕,也非常復雜。這兩個方式里只有一種能保證我們人類的未來,如果我們希望看到世界經濟的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從而造福世界人民,除了合作,我們別無選擇。
在我的演講當中,將試圖論證一下我的觀點,分成三個部分:首先,當前我們對于全球化的爭論。其次,探討中國在世界經濟和世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擔的責任。第三,更仔細的分析中德關系如何促進世界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進步。
第一,不要拒絕全球化,要讓全球化造福所有人。不要拒絕全球化,而要讓全球化造福所有人,現在出現了一種非常新的,也是非常奇怪的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的言論,世界貿易對全球GDP的貢獻正在減弱,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正在加強,尤其是在新興的經濟體中,同時在西方國家,民族派試圖利用恐慌和不確定為自己爭取利益,比如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新當選的總統,美國新當選的總統說美國第一,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對全球化投的不信任票。似乎有很多人都相信,我們現在要構建一堵墻,無論是現實意義的墻,還是政治意義上的墻,只有構建出來了這一堵墻,才是通往成功的秘訣,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近代史中,凡是閉關鎖國的國家都受到了極度嚴格的懲罰。全球經濟危機之后,隨之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加重了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作為一位柏林市的市民,我可以這樣說,柏林的繁榮開始于柏林墻倒塌之后,而不是柏林墻修建之時,所以,讓我們不要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全球化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進步,不僅僅是社會和經濟的進步,還有科學和文化的進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暴力沖突的數量減少了,許多致命的疾病也被根除了,在過去的50年當中,人的平均壽命增加值比早前1000年的壽命增加值還要多,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政策之后,中國開啟了融入世界經濟的新時代,僅僅在中國,就有8000萬人脫貧,這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卓越成就。在發達經濟體中,全球化也造福著大部分人,貿易讓家庭實際收入翻了一番,在德國,戰后經濟奇跡的恢復離不開貿易和資本流動的開放。現如今,德國每四個工作崗位當中就有一個依賴著出口,我作為一名經濟學家,也作為一位自然人,非常高興的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能夠繁榮,因為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所有的國家都必須堅持開放的市場和開放的全球貿易。即便是全球化滿足了大部分國家、大部分人的利益,我們也不能否認,全球化當中也造就了一些失敗者,畢竟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一地區在新千年之際要比新千年之前推算20年的狀況更加糟糕。在美國和歐洲,情況也是一樣的,由于中國大量的勞動力進入了全球經濟,這些發達地區人民的薪酬面臨著下降的壓力,尤其是那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普通勞動力,很多人在制造業當中失去了工作。在中國,收入的差距也正在拉開,城鄉差距特別明顯,生態破壞的極端后果,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全球化最大的受害者目前看來正是我們的星球,全球變暖的速度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程度。所以,我們不僅僅進一步的全球化,我們還需要更好的全球化,和平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創造財富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財富創造公平合理且具有可持續性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不破壞我們星球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簡而言之,造福所有人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同時造福人類和地球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
這里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要怎么樣才能讓全球化變得更好呢?在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沒有人在全球化過程當中掉隊的,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社會穩定和醫療保險的合理部分,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他們為國家繁榮所做出來的貢獻,這需要我們加大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力度,鼓勵區域融合,我們還需要拉動消費,引導生產方式與碳排放脫鉤,當年過度依賴化石燃料,這當然是不可持續的,這是接近地球極限的,因為這會破壞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我非常確信尋找新的可持續的增長方式,不是令人害怕的事情,他能夠極大的推動投資和經濟的進步,我們也需要振興世界貿易,目前貿易的增長速度低于全球的增速,TPP、GDRP以及其他區域性的貿易協定,并不適合多邊的貿易構建,我之前也說過,涉及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就是舍棄多邊公平的貿易體系,這絕對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這也是世貿組織所做的一個錯誤的決定,更重要的是歐洲、美國和中國,需要為非洲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讓非洲成為全球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如果非洲的未來不是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的世界也不可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因為非洲的人口在未來的30年即將要翻一倍。
女士們、先生們,如果各國都回到短視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如果大家都認為國際事務是一場非你即我的游戲,我們就沒有機會去尋找解決我們地球所面臨問題的方案,只有互惠互利的明智的分工和合作精神,才能夠讓我們更好的應對氣候變化,對抗金融危機,戰勝流行病,讓經濟的增長,讓位于底層的數十億人口脫離貧困,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對這些倡議做政治上的投入。我們需要依賴合作,而不是對立。
五個星期前,2016年11月4日,防止全球變暖和遏制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全球聯合國的所有成員國均通過了《2030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這兩份協定,在我看來,都是推動我們星球急劇變化的優秀框架協議,如果政府能夠嚴肅對待這兩份協議,我們未來的幾代人就不會在地球上再看到貧困,他們也不會再看到全球變暖。這兩份協議也給了那些退縮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所以,我們不要抗拒全球化,我們要讓全球化為所有人服務。
第二,繁榮和包容的中國是中國之幸,也是世界之幸。我想花點時間說說中國,并不是出于禮貌,因為今天的主辦方是中國,我也不敢自稱是中國專家,我想談談中國,主要是我相信一個繁榮和包容的中國,將對全球化做出重大的貢獻。
上個月,中國發布了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6.5%的GDP增長速度對于中國在2020年構建小康社會是非常必要的,習近平主席總是非常謹慎的,他說小康社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表達,我們稱贊習近平主席的雄心,我們也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增長會創造繁榮,增長也能給中國的政策,尤其是中國的政策改革提供必要的空間,讓中國的經濟下內需和創新轉型。同時,增長不應該結束,中國經濟增長在過去的幾十年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努力并不僅僅是紙上談兵,之所以說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是因為他們讓更多的孩子有了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因為中國的父母相信他們的孩子會擁有一個光明、幸福和繁榮的未來。為了實現這一承諾,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未來的增長不應該只體現在數字上,還應該體現在增長的包容性上面。2008年以來,中國最貧困的10%的人口平均收入的增長已經超過了中國最富裕的10%人口的平均值的增長,這是非常好的消息。同時,中國的基尼系數,也是衡量社會收入不平等的指數,這一數字為0.47%,高于智利,高于墨西哥,高于土耳其,這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當中不平等程度最高的一個國家,所以,貧富差距還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根據經合組織的估計,中國過去十年的生活水平中位數年增長顯示,收入不均已經減少了1%,所以,IMF對于貧富的差距和社會發展的平衡,應該是有更高要求的。比如德國,一直都在尋求市場和經濟的平衡,減少貧富差距。這也意味著我們未來的挑戰會更加嚴峻,但我堅信,中國有能力完成這一項艱巨的任務,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
除了包容之外,一個健康的增長模式,也要尊重我們的星球,作為世界上碳排放總量最高的國家,這一挑戰對中國來說尤其巨大,讓中國的生態具有可持續性是一個核心的目標,這不僅僅關系到中國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也關系到世界的健康。換句話說,中國在世界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在世界上承擔更多的責任,尤其是在生態轉型方面,要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比如《巴黎協定》,我們在其中看到了中國對于碳減排的雄偉目標,而且中國的“十三五”規劃,也進一步反映了中國的這一決心,我對此感到尤其的高興。所以,中國的經濟是要從傳統的模式轉型到環境友好型,我們要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要解決面臨的難題。
女士們、先生們,繁榮、包容、可持續發展,不應該僅僅是中國自身發展的目標,這也應該是其對外政策和貿易政策的指導方針。非常好的一個例子,就是“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倡議來的非常符合時機,它連接了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幾十個國家,加強這些國家之間的聯系和友好關系,為了實現這一承諾,我們需要使“一帶一路”成為更好的全球化的一個標桿,我們必須讓這一倡議以一種和諧的方式滿足當前國際形勢的需求。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以開放和包容的模式進行規劃,這一倡議應該是非排他性的,也應該是非競爭性的,并且需要間接的服務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耙粠б宦贰钡墓俜絺渫洠乙惨呀浛戳耍鼮槲覀冊O定了非常正確的發展基調,我非常高興讀到這樣一段話,“包容不同的文明,尊重不同國家所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支持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從而能夠實現所有國家的和平共處和共同繁榮”。這些內容被寫進了“一帶一路”的倡議。女士們、先生們,就像英國人說的一樣,東西好不好吃,吃過了才知道,“一帶一路”高瞻遠矚的目標需要在現實中得到證實,其他國家認為“一帶一路”下的中國,不僅僅是自己走出去,同時也是自身的開放。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帶一路”只是一條單行道,它的作用將會非常微小。
自從馬可波羅游歷東方之后,中國和歐洲就建立起了最早的聯絡,這也是我今天最后一項提議的基礎,歐洲和中國建立更強大的聯盟,由此可以實現更好的全球化。廣泛談一下歐中關系之前,請允許我首先說幾句德中關系,德中關系可以追溯到17世紀,與中國的清朝建立了聯絡,由中國編寫的外記,這也是在歐洲耶穌會的協助之下完成的,這部著作至今還是外國的重要參照。在其中寫道,在法國東北部方向有一個國家叫做德國,那里的氣候非常寒冷,也寫到了在那兒居住的居民非常忠誠,可靠,并且他們做事非常高效。我想說,德國的冬天現在確實非常寒冷,我也認為德國的同胞是可靠的,并且做事是極具效率的。
在今天,德國是歐洲的唯一一個與中國定期舉行政府間協商的國家,2014年歐洲對華出口的貨物半數來自德國,德中兩個國家都是重要的制造大國,也是重要的出口大國,當然也都是來自于自由貿易和投資制度的受益者。我們現在正在遭遇巨大的來自于貿易保護主義的阻力,德國和中國需要共同努力守護起長久以來建立起的伙伴關系,再共同成為各自地區的領頭羊。要涉及到歐中關系的時候,去年我們剛剛慶祝了歐盟與中國建交40周年,包括雙方戰略伙伴關系的10周年,我們已經走了過比較長的合作。如今,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洲最大的進口來源國,我們需要繼續保持對未來關系的樂觀,但是任何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最近中國的一篇文章指出,歐盟正逐漸透露出一種封閉的傾向,已經不再是自由貿易的擁護者,英國的脫歐更讓我們對此感到擔憂。歐洲現在正遭受著政治上或者經濟上的壓力,從經濟角度而言,如何形成結構式的改革,包括在政治上的改革,如何形成一種共同意愿的重新的統一性。女士們、先生們,我也確實認為,我們一定可以克服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在歐盟這樣的一種關系,我們將可以比以往變得強大。
另外一方面,歐盟現在正在經受與中國的貿易巨大利差,這也部分反映了中國市場還是存在一定的壁壘。有些歐洲人擔心,歐洲的公司會被中國構思收購,在最近幾年,中國人在歐洲的投資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中國在歐洲的投資,2015年就已經增加了44恩%。但我認為,這完全不是需要擔心的,因為所有的對外投資都是雙向的,對雙邊的繁榮都是巨大的機會。歐洲在中國的投資已停滯許久,當然還有其他的審慎撤離在華投資,他們在華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也有不足之處,我相信經濟關系應有相應的原則和規則加以治理,一旦這些規則建立起來,就應該適用于參與的各方。
毋庸置疑,貿易層次的提升,必然會導致摩擦的產生,在不同的利益上有不同是正常的,但不應該阻礙大的趨勢,我的愿景是要振興歐洲和中國的聯盟伙伴關系,要建立這樣一個合作伙伴關系,為更好的全球化擔當先鋒。我也堅信,我們有非常多的可以值得分享的,當然我們重視關于社會的包容性,重視跨文化的交流,重視國際合作以及環境保護。在當今的全球社會,全球化的成果危在旦夕,讓我們鼓起勇氣,要改革我們經濟貿易的各方面,以包容和可持續化的方式改革,我們需要為雙方的合作加強多邊體系的建立,對所有當前面臨的危機,我比任何時候都堅信,21世紀將會是一個合作的世界,讓中國和歐洲指引合作的道路吧。謝謝諸位!
提問:中國今年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一年,其中很重要的是去產能,特別是煤炭和鋼鐵的產能,我曾經在德國的羅爾地區待過半年,羅爾是鋼和煤的集中地,請問羅爾是如何推進轉型升級,解決煤和鋼鐵中大量實業和污染的問題的?
霍斯特·科勒:關于德國如何處理關于環境保護的挑戰,您或許聽到過我們的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幾年以前,她說要轉向新能源經濟,之后形成了一系列非常強有力的措施,讓德國的能源供應建立在新能源的基礎之上。新能源到目前為止是德國能源供應當中最大的部分,是因為新能源的價格在下跌,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我們依然面臨許多挑戰的解決,比如煤炭,我也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雄心壯志,以及一些計劃,能夠真正把煤在德國淡出,我們知道在德國煤是各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些人希望能夠保持在煤工業當中工作,但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剛才所描述的巨大的轉型場景,包括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一步強調了,我們需要進一步轉型經濟,轉型社會,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改變交通系統、能源系統,我們需要幾百年以來幾代人一直用的能源系統,甚至改變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像肉類生產,是重要的污染來源,中國也一樣,也有很多類似食品工業的需求,但我們需要保護地球,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馬龍 SF061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