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15第四屆中國國際農商高峰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微博]北京校區圓滿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跨界:開啟現代農業的新時代”,聚焦中國農業面臨的投資機遇和“互聯網+農業”催生的新形態、新業態,并就三大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一是工商資本灌溉現代農業,塑造新格局;二是現代農業深耕互聯網,再造新基因;三是荷蘭奇跡:中國現代農業的他山之石。論壇遍邀全球農商領域富有遠見卓識的政府領袖與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及轉型拓進者,從各個層面深入探討和分享,共話“新常態”下,中國現代農業如何擁抱互聯網、迎接新時代。
本屆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聯合國[微博]教科文組織——熙可生物圈城鄉統籌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新農堂協辦;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作為獨家戰略伙伴,共吸引了400多位中外嘉賓和近40家媒體到場參與。
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吳敬璉教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先生,荷蘭經濟部秘書長MaartenCamps先生,農業部信息中心主任、中歐校友張興旺先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李昌平先生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并發表精彩演講;熙可集團首席執行官、中歐校友朱演銘先生,阿里巴巴[微博]集團資深副總裁、B2B事業群總裁、中歐校友吳敏芝女士,京東集團副總裁馬健榮先生和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福泉先生等多家全球知名企業領導參會并發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李銘俊博士為論壇致歡迎辭,并對到場的各位專家、學者與業內人士表示了熱烈歡迎。李名俊院長表示,中歐是一所深有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學院,希望今天的探討不僅能為農商的創新模式積累經驗,更能為中國農村廣闊的未來添磚加瓦。
全球化格局下政策風向,共話新常態
主題演講環節首先由吳敬璉教授開場,這位85歲高齡的中國經濟界的權威精神矍鑠,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與現場400多位參會者探討“關于農村改革需要研究的幾個問題”,涉及土地三權分置、有序流轉和經營方式等關鍵性問題。吳敬璉教授認為,工商資本、金融資本從事現代農業,不要直接去搞生產。家庭是從事農業的最優單位,他建議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對于土地流傳問題,吳敬璉教授也明確建議要盡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
緊接著,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先生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制訂三農政策所遵循的一個最基本原則就是習總書記所提出的“中國要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村富”。通過詳盡充實的數據和資料,韓俊深度闡述了中國堅持谷物基本自給的原因。對于中國奶業,他表示現在已到生死攸關時刻。“三聚氰氨沖擊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散去,歐盟今年宣布取消實行了31年的牛奶生產配額管理,就是為了提高在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的占有率”。對于農業補貼問題,韓俊表示雖然有些項目已達WTO[微博]規定的黃線,但是政策調整空間很大。對于環境問題,韓俊稱,現在已經亮起紅燈,必須要轉到數量、質量和效益并重的軌道上來。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教授在演講中就中國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三點框架性思考:1000億預算需求如何綁架6萬億GDP、1800億“影子地租”如何羈絆80%的城市化率以及25%城市居民區土地占比如何扼制中國500萬億遠景GDP產出。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李昌平先生在演講中指出,當今的中國農村普遍存在“造血”和“存血功能”不足及“發電”和“蓄電功能”不足的問題,造成這一現狀的外因是由銀行、信用社、供銷社、產權交易所、電商、農業龍頭企業等構成的現代城市服務體系無法有效地服務傳統小農經濟;同時農村無效的組織供給和金融供給是造成該現狀的內部因素。他通過自己在河南信陽、廣東珠海創建內置金融村社體系的實踐經歷給出了城市現代服務體系有效服務傳統農村社會的方案:一方面,農村要有“內生的造血和發電功能”;另一方面,還要有鏈接城市現代服務體系與傳統農村社會的“中介和轉換器”。李昌平強調:“村社內置金融合作社是開啟農村復興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現代農業深耕互聯網,再造新基因
熙可集團總裁朱演銘以其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果的”的銷售渠道為例指出,解決中國三農困境的可能是移動電商和農業產品的結合。他說,互聯網消費的主力人群(80后90后)已然崛起,垂直電商規避了傳統渠道的弊端,同時健全的物流生態系統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互聯網電商的崛起和成熟成為中國農村大量優質農產品通往消費者的最佳渠道,這也是熙可有信心開始將產品在國內市場進行銷售的重要原因。以熙可為例,“果的”產品在中國國內的銷售,90%將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朱演銘表示,農業或將成為我國互聯網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顛覆以及三農問題解決有望在移動互聯網上找到出路。
隨著阿里和京東兩大國內電商巨頭均表示會全速推進“農村電商”戰略落地,“電商下鄉”之役的號角已經吹響!2015年或將成為農村電商突飛猛進、數億農民逐步轉向網購的里程碑和啟蒙年。
阿里副總裁吳敏芝表示,隨著電商市場的日趨成熟,各項利好政策的落地以及農村電子商務的爆發性增長,阿里集團已具備進軍農村淘寶市場的天時、地利、人和因素。農村電商能夠為農民帶來“買賣”的切實實惠。而農村淘寶如何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頸,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是值得思考的關鍵問題。據此,阿里巴巴推出農村淘寶千縣萬村計劃,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覆蓋全國1/3的縣以及1/6的農村地區。吳敏芝還介紹了阿里推出的農村淘寶發展的“四大戰略”,探索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功能的方式。
接著,京東副總裁馬健榮先生結合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及京東的發展歷程發表了對電商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京東希望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電商來改變中國農村的痛點,以銷售帶動生產,減少農產品從田地到家的銷售環節。他著重介紹了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京東加快發展農村電商的“3F戰略”及創新的農村物流方式。
隨后,中糧我買網[微博]首席執行官趙平原、順豐[微博]優選執行總裁崔曉琪、新農堂創始人鐘文彬等行業跨界領袖,就新型農業組織方式、冷鏈物流、互聯網新農商模式等話題展開討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論壇的第三議題,重點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帶給農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被稱作農業奇跡之國的荷蘭的農業發展之路所帶給中國現代農業的啟示。
荷蘭經濟部秘書長MaartenCamps先生在其名為“創新與團隊合作塑造未來”的主題演講中表示,荷中雙邊經貿關系淵源悠久。勤勞、智慧的荷蘭人民克服本國資源匱乏的劣勢,通過開展積極廣泛的貿易合作,令荷蘭在全球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指出,荷中兩國都面臨諸如氣候變化、人口增長、食品和水資源等挑戰,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革新和合作。MaartenCamps先生表示,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面臨著嚴峻的糧食問題,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荷蘭有一套自己的解決辦法。我們是通過農業的創新來進行改善的,一家荷蘭企業通過了感應的技術來了解作物的生長,給農民提供各種各樣操作的系統,荷蘭的農民需要通過拖拉機上的電腦來進行操作,有時候會使用衛星所提供的數據,同時對化肥的使用進行控制。
伊利副總裁陳福泉先生在其演講中指出,經濟全球化給食品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引入新的機遇:一方面,全球化讓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在全球產業鏈上自由流動和集聚,讓食品安全核心技術的突破成為可能,促進了行業人才的成長;另一方面,全球化有利于加快國內食品安全環境的建設,從而使國內和國際的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全面接軌。
荷蘭合作銀行中國區批發銀行國際客戶部董事總經理方睿(EricFransen)在演講中指出,隨著全球糧食自給自足率逐年下降,中國農業在進口大宗商品投資、外國投資、國內農業現代化等方面擁有巨大潛力。他以荷蘭農業為范例,剖析如何通過供應鏈整合、冷鏈投資、品牌構建、質量提升以及食品安全監督體系等方面有效滿足消費者的營養需求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他強調,強大的全球網絡支持及良好的合作關系是該戰略實施的關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自然科學項目官漢斯(HansDencker Thulstrup)先生作閉幕致辭。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論壇還特別設立了“中歐校友助力e農計劃”活動,中歐農商協會會長、關注農業公益的朱演銘先生與著名公益人鄧飛先生出席該活動并宣布將深度合作,聯手為e農計劃助力。據悉,這項由100多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校友共同發起的活動,力圖幫助鄉村自我造血,用移動互聯網幫助鄉村銷售農產品、發展農村旅游,從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三農升級,探索農民利益和縣域經濟最大化的鄉村扶貧新模式。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