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第十三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 > 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
中國資本市場的跨越式發展使得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面對空前挑戰和歷史機遇。在中國成長為經濟強國的歷史性進程中,我們需要構建一個發達的現代金融體系,這其中,既需要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作為金融體系的基礎,也需要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金融機構。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內在地要求中國的金融機構實現兩大根本性轉變,即金融功能的轉型和結構的演進。具體而言,中國金融機構的功能應當從傳統的以“融資中介”為核心,逐漸轉型、升級為以“財富管理”為核心的現代金融功能。與之相適應的是,傳統的以分業經營為特征的中國金融機構,應逐漸演進為金融控股公司。只有經過這樣的轉型和升級,中國的金融機構才能有效提供豐富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升金融功能,具備全球競爭能力。
一、功能轉型:從“融資中介”到“財富管理”
自金融機構誕生之日起,金融機構的功能就伴隨而生。不同時期經濟的發展程度決定了當時金融機構的功能特點。20世紀70年代之前,金融機構的功能主要體現為以“融資中介”為核心,與此對應的是,理論研究中對金融機構功能的關注也基本圍繞“融資中介”這一核心展開。[1]
20世紀以前,在傳統的經濟學框架下,金融機構的作用往往被忽視,只是在貨幣金融理論的框架下分析貨幣創造時,金融機構才得到一定重視。在這段時期,金融機構理論主要論述的是貨幣、信用、銀行與經濟的關系,銀行是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經濟學家提出了銀行具有“信用中介”、“信用創造”功能的觀點,認為銀行不僅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而且創造信用。20世紀前半期雖然出現了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但理論研究仍較多地集中在銀行。經濟學理論對金融機構的真正關注始于20世紀中葉的金融發展理論,主要的學術觀點有資產轉換說、交易成本說以及信息不對稱說。
隨著市場的日趨完善和財富規模的增長、結構的變化,金融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明顯下降,金融機構的功能空前豐富多樣,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快速增長。現實告訴我們,傳統的金融機構理論已經不能很好地解釋現實現象。支撐金融機構快速增長的核心功能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傳統的以“融資中介”為核心,而是以“財富管理”為核心。
傳統的金融機構理論表明,交易成本是理解金融機構存在的基礎。這似乎暗含著這樣一個結論:如果金融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下降,那么金融機構就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Allen and Santomero,1997,2001)。然而,實際上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金融交易技術不斷成熟,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狀況和交易成本發生了顯著變化。與此同時,金融創新空前活躍,許多國家的金融體系經歷巨變。金融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創新工具不斷出現,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推陳出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金融市場的格局。應當說,上述金融市場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主要是在金融機構的催生下發生的,而個人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并不多。并且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化,個人對金融市場的直接參與程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由直接參與轉化為通過各種金融機構間接參與?梢哉J為,現在的金融市場實際上是以金融機構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的組成也經歷了意義深遠的變化。銀行、保險公司等傳統機構的資產份額下降,而共同基金、養老基金的規模劇增,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斷涌現,他們依靠發行債券而非吸收存款籌資?傮w上,金融機構的傳統業務地位在下降,盡管從絕對規模來看他們自身也在維持擴張,行為方式也在發生變革。顯然,上述變化難以完全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解釋,支撐這些變化的背后,是現代金融機構的功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也就是說,由傳統的以“融資中介”為核心,轉型為以“財富管理”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