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朱民:中國銀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15:07 新浪財經
大家可以看到在美國,美國是11萬億美金,股票市場是16萬億,債券市場是22萬億美元,典型的例子是2倍,銀行資產是7萬億,大概占整個GDP的70%,所以美國基本上債券市場的發展大于股票市場的發展。歐洲可能有點差別,債券也非常高。 我覺得這張表是最有意思的,這個就是銀行的根本地位和所謂的脫媒現象產生的一個總結。 整個80年代到95年之間銀行被打得亂叫,節節敗退,整個市場份額不斷的下跌。我印象特別深,96年的時候在瑞士開過的一個會議,全世界一百家銀行的CEO開一個會議,討論銀行業還有沒有未來,今天覺得不可想象,當時全世界一百家最大的銀行行長很認真的討論:如果有未來,未來在哪里。很簡單地講: 第一,銀行業從高端往下走是必然的趨勢,不可避免。 第二,銀行必須從完全的撤退走向自衛反擊。怎么樣進攻呢?很簡單,銀行必須全面擴展,既然證券、保險搶奪銀行的資源,銀行為什么不能去搶奪證券和保險的資源。所以96年是一個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銀行開始橫向發展,大規模的向證券業、保險業擴展,所以全能銀行在那個時候出現了貸款,從那個時候開始銀行的產品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銀行的收益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仔細看看過去20年銀行業的變化我覺得是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今天的時間不夠,我只能很簡單的講一講。 從那個時候開始銀行大規模的走向國際化、大規模的開拓產品,財務咨詢、企業重組、企業融資、銀行貸款、杠桿和高收益融資等等,大規模的服務開始發展。所以銀行對整個的橫向產品的研發和發展進行的非常厲害,那是從95、96年開始實行的。 同時高增值中間業務、結構性、跨境性、批發性的業務等等,銀行無數無數的產品都開始進入了。 1996年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對銀行有致命性的影響,那就是巴塞爾協議,1988年到1990年開始的時候,其他的金融機構全面的向銀行進攻,銀行從90年代開始反攻,95、96年開始反攻,1988年提出的巴塞爾協議這時候正好對銀行提出了一個致命的挑戰,就是銀行的回報取決于資本的回報,因為產品的風險不一,所以按風險估值的收益是很不一樣的。銀行以前的管理是很粗糙的管理,所有的東西都放在這里剝離了,菜也在里面、土豆也在里面、牛肉也在里面,沒有問題。但是有了資本配置以后現在的風險,銀行貸款的風險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不同的資本配置、不同的資本回報是完全不一樣的。逼著銀行從資本配置、資本回報的角度考慮它的回報的問題,這給銀行發展產品和引導銀行產品產生真正內生的東西提出了挑戰。 兩件事放在一起,銀行開始了從95年到今天整整十年的收益結構再造的過程,銀行不得不考慮巴塞爾,不得不考慮資本的風險,不得不考慮風險權重下的回報,由此不得不對產品的風險和資本占有率進行考核。所以銀行對整個產品的管理進行了一個精細化的過程。 下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看德意志商業銀行,零售和私人銀行占16%,商業和房地產占7%,投資銀行占8%,零售機構資產管理占61%,企業技術服務占35%。這個很重要,由于整個產品結構,德意志銀行從99年到2001年整個回報從11%提到了25%。 這里面還有第三個,就是銀行上市。銀行以前是不上市的,上市以后股東追求股權的回報,也是逼著銀行看持股分布的問題,這兩股力量的合并就產生了德意志銀行。 這個比較有意思,這是我自己做的。零售業績的信托是比較高的,零售業務信托占40%、保險是35%、信用卡是54%、住房抵押是22%,公司業務貿易融資是19%、中間市場是14%、大公司是8%、網上銀行是8%。它的回報在資本金單一的概率下較低,而零售是因為很多是技術服務,有很好的抵押,所以風險權重低,所以資本占用的低,所以股本回報就高。這是第一個概念,就是零售產品的回報率遠遠高過公司產品的回報率,由此表現為零售產品發展越多,公司的估值會越高。 這是香港的貸款,在1997年到1999年整個香港的銀行規模是下降的,因為危機的原因,但是它整個結構還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家可以看到按揭貸款還是上升的,公司貸款是向下的,企業貸款是向下的,而像信用卡憑證還是上升的。這個案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當整個銀行業在萎縮的時候,萎縮的同時誰最受到抵押,表明在資產調整下回報率不一樣。 這也是香港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整個香港的比重上面紅的是公司貸款,藍的是零售貸款,大致總的像匯豐大概是一半一半。比較有意思的是,公司貸款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只有35.8%,與此同時公司貸款的不良比例占整體不良比例的89%。這是很典型的產品,為什么呢?這就是從三維角度,就是從盈利和收入,從風險的角度。公司貸款的風險遠遠高于零售,而同時公司占的比重也比較高,所以公司的回報就比較低,公司貸款占總數的比重要低。 因為02年我是負責人,我把香港的市場看了一遍,我大吃一驚,沒有想到是這樣的情況,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