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統計顯示,國產彩電與洋彩電的市場比例為八二開。
●2000年中國彩電業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產、銷負增長。
●洋彩市場份額從過去的10%左右,迅速擴張到30%以上,利潤占到50%。
2000年中國彩電業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產、銷負增長,而牛氣的洋彩電憑借技術的優勢在獲得了超前高額壟斷利潤后,又用價格戰殺了個回馬槍。市場份額從過去的10%左右,迅速擴張到30%以上,利潤占到50%。而2000年12月底,洋品牌又集體亮出技術牌,雄心勃勃的要把中國彩電品牌甩在后面。
洋貨卷土重來,技術之顛誰與爭鋒
2000年的國內彩電市場可謂風風雨雨,一波三折,下半年以來,伴隨著價格戰的此起彼伏,一時間,“彩電業必須依靠創新突圍”成為各廠家都在宣傳的言語,但真正踏踏實實做到的并不多。而洋貨卻正在摩拳擦掌,企圖在新世紀挾新品卷土重來。
來自市場的統計數據已經顯示,洋貨的市場份額正在悄悄回升。而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松下、夏普2000年12月連續在北京召開新品新聞發布會,推展其GIGA、液晶系列彩電新品。無獨有偶,索尼、飛利浦也在年底開始大力推介其DRC、瑩彩系列新品,看來,面對國內慘烈的彩電大戰,洋品牌們的確覺得在價格戰中無所作為,不約而同地亮出了過去屢試不爽的殺著——推出換代新品,就像這兩年在純平、背投、POP上屢屢得手的那樣,搶先占領一個新的市場,利用技術速度優勢賺取超前高額利潤。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高德步說,這是中國入世前的最后一次演兵。
洋品牌的算盤不可謂不精,而且在世紀之交他們推出這些新品的確是他們的得意之著。松下無不驕傲地宣稱:“GIGA系列彩電在保真度、數碼放送、網絡功能等方面具有革命性的進步”,據介紹,這是松下將其最新產品首次在中國最先登場,其同類產品在日本國內及美國市場也要在2001年三四月份才會上市。一看松下如此,索尼、東芝[微博]、飛利浦也忙不迭或準備在中國市場推介或加快批量下線,以“精密顯像”為標志的新世紀換代彩電也在去年12月的最后幾天登陸中國。
價格戰不是中國彩電業的“獨門利器”
2000年全球涌動的數字技術浪潮,使國際彩電市場加快了更新換代的步伐。
索尼、東芝、松下、飛利浦、夏普、三星[微博]、LG等國際彩電業的巨頭借其對彩電核心技術掌控的優勢,以及在產品上的優勢,2000年對中國彩電市場展開了兇猛攻勢。
降價,洋彩電也行,就在火熱的七月,中國彩電業集體“跳水秀”中,“洋運動員”的身影頻繁亮相,日立的純平29英寸彩電賣到3800多元;索尼降了,松下降了,東芝降了,LG降了,三星降了,飛利浦降了。
2000年,降價,洋彩電集體報到
2000年洋品牌在主動打價格戰的同時,加快了新產品出爐的速度。
就在洋彩電全面反擊的2000年,中國彩電業陷入了全行業的“沉默”。
雖有2000年上半年的“聯盟峰會”,欲以集體“提價”狙擊中國彩電業日益下滑的利潤。怎奈選擇了錯誤的方法,因涉嫌違法被國家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封殺。此事的后果是“集體泄憤”,中國彩電市場上演了一場集體“跳水秀”。
結果是2000年中國彩電業全行業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產、銷負增長。這使一直與狼共舞的中國彩電業雪上加霜。
此后中國彩電業任由洋彩電在市場上唱獨角戲。
中國彩電業曾經成就的輝煌就在連綿不斷的價格戰中陷入了2000年的“沉默”。
當初“攻城略地”的中國彩電業就這樣集體“沉默”了嗎?人們發出了質疑:中國彩電業怎么了;更有甚者:“中國彩電業的太陽還能升起嗎?”
也許中國彩電業在2000年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也許人們只是看到中國彩電業“沉默”的表象。但是近一兩年來彩電業微利經營的局面如何改變,卻使更多的彩電人在思考。
面對洋貨咄咄逼人的攻勢和當前國內相當一部分廠家沉凝于價格戰的現狀,一些媒體大聲疾呼,中國民族彩電工業何以應對?
長虹精顯問世,華山論劍再決高低
1月1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精顯彩電上市,短短一周內的訂貨量突破了10萬臺,業內人士稱之為“精顯現象”。
產品的開發思路決定產品的前途,企業的經營思路決定企業的競爭,“精顯現象”的出現,其意義絕非僅僅是廠家推出一個彩電新品這么簡單。長虹高層人士認為長虹精顯彩電既是給2000年彩電大戰劃上一個有力的句號,也是中國民族彩電與國內同行并駕齊驅的標志,隨著WTO的逼近和市場競爭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如果國內彩電業仍然沉凝于價格戰不能自拔,發展之路也會越來越窄。
精顯彩電是中國彩電業第一次與國際同步的技術,數字化程度高、清晰度好、國際第五代純頻變頻顯像管、雙倍提升掃描線技術等等,國際同檔次產品有的,長虹的“精顯彩電”全有了。檔次高,但價格僅是國外同檔次產品的70%,再次顯示了國產彩電優良的性價比。
市場分析家指出,精顯彩電擺脫了中國彩電業同質化的窠臼,它使中國彩電業開始從應用技術的研發項核心技術研發的轉移。
為什么精顯彩電的問世會對彩電業有這么大的影響,原因很簡單,看看以往我們為什么會出問題就知道了。
因為過于迅速膨脹使中國彩電業在單純追求規模效益的路上狂奔,而忽視了技術和制度的創新。彩電的產業規模做大了,但是中國彩電業因缺少核心技術,特別是應用技術的開發能力,使其大而不強。
國家信息產業部信息產品司司長張琪總結中國彩電業的狀態,一是技術比較薄弱,研發的能力不強,科研開發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二是核心技術特別是一些芯片,關鍵的零部件還依賴于國外,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但是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彩電業大而不強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造成的,整個行業缺少制度創新。而這也是中國彩電業幾年來價格戰烽火連綿的根源。
而長虹“精顯彩電”的價格優勢來自其核心——IC,是自主開發的(長虹的中外聯合實驗室)。
“中國彩電業在長虹的引領下開始由價格戰過渡到技術戰,開始了我國由一個彩電大國向一個彩電強國的邁進。”彩電專家安永成教授的話代表了國人對中國彩電業的期待。
在經歷了漫長冬季的等待和期盼,長虹終于誕生了中國彩電業第一臺——精顯彩電。此時此刻,很少有人意識到,中國彩電業精顯時代的到來。這個時代叫我們又有了與洋品牌華山再論劍的資本。
中國彩電業新世紀領軍者再次發力,以“精顯彩電”回擊2000年向中國彩電業頻頻反擊的洋彩電,打響了挑戰洋彩電的槍聲。(小李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