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財經雜志:PE中國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1:00 《財經》雜志
在席卷了全球市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巨額并購記錄后,PE正在從各個層面滲透進入中國市場,成為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力量。 中國PE業正處于制度將變未變的破繭時分 富于“中國特色”的百億級政府驅動型PE陷入發展悖論;最為市場化的企業形態遭遇行政邏輯;紅籌道路變窄,A股大門漸開,PE的A股之路如何走?中國的市場環境有哪些適合PE發展的特點?完成投資后如何完美地全身而退?何時才能告別“兩頭在外”的日子?本期《財經》雜志封面文章多視角探尋PE發展之道,對話業界先鋒人士。經驗、困惑、思考、期盼,全面呈現 在席卷了全球市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巨額并購紀錄后,PE(即私人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正在從各個層面滲透進入中國市場,成為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力量。 PE是一種面向合格投資人募集的,專注于股權投資的基金。與證券投資基金不同,PE往往以戰略投資者身份介入公司管理,在創造價值后獲利退出。近年來,美國新橋資本、高盛公司等在國內進行的收購獲得巨額利潤的同時,也令市場切實感受到了PE作為華爾街新霸主的威力。 6月中旬,在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持下,18家外資PE齊聚武夷山,開始尋求A股的退出之路。一旦打通這一關節,意味著外資PE可以無需繞道紅籌模式即可將投資項目變現,這同時將對國內資本市場結構、并購趨勢以及私有化改革產生重大影響。 退出之路同時也是推進之路,在A股市場獲利,必然會產生對在國內設立人民幣基金的訴求。繼渤海產業投資基金之后,5月底,國家發改委向國務院申報了四家產業投資基金試點,規模多在百億資金以上。不過,由于這一試點模式仍需認真推敲,最新跡象表明,最終結果仍存在很大變數。事實上,這也引發了如何以市場化的方式推進國內PE發展的反思。 然而與此同時,PE在全球范圍正受到強烈挑戰。 6月24日,美國黑石集團上市,即受到了來自美國國會的阻擊,要求對PE課以高稅率的提案令黑石股價在上市后一路走低;而在全球各個國家,來自民族主義的聲討也使收購之路更加崎嶇。更重要的是,PE創造價值的邏輯也受到了深刻的質疑,在有些市場人士看來,這些“投資天使”只不過是流動性過剩的獲益者,在以價值創造的名義進行價格投機。 國際市場的PE夢想正在向現實靠攏,而中國的PE夢想才剛剛起步——這將是一次新興市場的成功復制,還是一場來去匆匆的華美晚宴? 專家認為,PE近年來能夠得潮流之先,在于它巧妙地補救了資本市場和公司治理結構的無效率。與早年間敵意收購目標公司,然后裁撤人員、增加公司負債的“野蠻”行為不同,新一輪PE更多地通過將上市公司私有化,幫助管理層提高效率以實現增值。說到底,還是一批確有價值的公司,由于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不協調安排導致效率低下,使PE獲得了收購和重組后價值增長的機會。PE本身屬于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組織創新。 顯然,在成熟市場,這種超額利潤的時間窗口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市場效率的提高會逐漸縮小PE的獲利空間。如同市場中的其他創新一樣,如日中天的PE也極易受到質疑,由其必有的自身某種缺陷,亦由其必然引致的利潤平均化過程。 對于時下的中國,PE面臨的處境更為復雜。一方面,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公司治理和資本結構均有短板,兼之資本市場效率的低下,為PE提供了長期發展的舞臺;另一方面,PE作為一種金融組織形式,本身需要良好的法律系統和資本文化的支撐,才能在投資者和管理人之間建立富有效率的平衡機制。因此,對于蓄勢待發的國產PE來說,機會與風險相伴而生。行政之手在未來國產PE成長中如何逐漸淡出?市場力量如何更好的發揮作用?將是人們對中國PE未來長期關注過程的核心話題。 本組封面專題文章聚焦于中國PE行業當前的關鍵議題,進入與退出:百億級政府驅動型PE陷入怎樣的發展悖論;通向A股的退出之路如何開啟——與國際市場上PE業如日中天不同,不論已經有了多么成功的投資案例,中國PE業作為整體,尚處于制度將變未變的破繭時分。 在這組專題的末尾,兩位業界代表性人物——聯想控股及弘毅投資董事長柳傳志與鼎暉投資董事長吳尚志——對《財經》細論中國PE們所面臨的制度約束與商業機會。 PE的中國之路正在起步。她將在中國如何生長,如何演變,在中國氣勢磅礴、錯綜復雜的經濟格局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們在此記下起始的篇章。 ——編者 相關報道: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