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權威解讀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4:54 《中國投資》

  文/本刊記者 袁宏明

  2006年11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下簡稱《規劃》)。這個我國首次公開地利用外資規劃,在中國改革開放編年史上,將具有標志性的深遠影響。西方媒體驚呼:“中國進入了挑選外資的階段”。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憑借廣闊的市場、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特別優惠的外資政策和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為外資進入中國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和機會。毋庸置疑,外資在中國經濟崛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十五”期間,我國在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躋身“世界工廠”的過程中,外資更是主要角色——在“Made in China”標簽里,外資占據了絕對的大頭。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嶄新階段。在直面全球競爭的大背景下,公平競爭、取消外資“超國民待遇”的呼聲逐漸高漲。盡管未有共識,在一些吸收外資比較多的地區,已有一些自發的矯正行動。比如原蘇州市委書記王珉曾經談到,由于外資占本地經濟份額太大,蘇州招商引資的重點開始向民營資本傾斜。

  “利用外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卑l改委外經所張燕生說。歸根結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中國人自己來完成。

  從全球經濟發展史來看,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完全依靠外資發展成為發達國家。

二戰后,德國、日本和韓國等經濟體崛起的最終表現形態,都是誕生了一大批富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國企業。

  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在主要以GDP為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的背景下,一些地區出現了盲目招商引資的情況,把最好的土地資源幾乎是無償地給予了外資公司,引進了一大批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項目。而且,享受諸多優惠的外資越來越多地向國內市場銷售商品,跟國內企業直接競爭,本國企業的成長空間受到了擠壓。

  “十一五”開始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戰略,這是貫穿《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的一條紅線!兑巹潯返娜齻突出亮點——質量戰略、環境友好、自主創新——都是與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路一脈相承。

  去年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說:“要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

  目前,中國還不是經濟強國的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創新能力薄弱。在這方面,《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創造性地提出了“建立更加開放的自主創新體系”。鼓勵外資在我國成立研究機構,或者中外合作建立研發中心,或通過國際人才合作建立研究開發團隊。我國一些國家級的工程研究中心,也建立了面向國內外的開放實驗室,吸引國內外科技人才共同參與科技研發工作。

  在加大研發、自主創新方面,一批中國企業的行動令人鼓舞。華為、中興通訊已在國內外都設立了研究機構;京東方、長虹等企業通過收購,引進了海外高科技研發團隊;中芯國際的企業管理和技術團隊來自于世界各地。

  伴隨著一批中國企業成長為富有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中國就會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歷史往往如此:滄桑巨變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而當人們驀然回首,卻分明聆聽到它前行時每一聲凝重的腳步!独猛赓Y“十一五”規劃》的標志性意義,也許若干年后的評價才能更加準確。

  歲末,《中國投資》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孔令龍司長、對外經濟研究所張燕生所長等權威人士,為您深入解讀《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的微言大義。

 [1] [2] [3] [4] [5] [下一頁]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