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貴”為“政”不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6日 17:28 新浪財經 | |||||||||
當“新貴”為“政”不仁 然而,對經濟人而言,“無利不起早”是個永恒的定律。既然新貴參政一般都有政治和經濟上的雙重考量,那么如何保證有著經濟人本性的“新貴”執政后不濫用政令,不搞權錢交易,不損公肥私?
瑞安是溫州一個發達的縣級市,全市村集體資產超過100萬元的村數以百計,有的村光銀行存款就達幾千萬元。村民反映一些村干部在財務管理、工程發包、土地轉讓等方面的問題,成了瑞安市的信訪“熱點”。 據瑞安市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事實上,有不少“村官”在村務管理、決策中存在明顯的故意過錯行為,給村集體造成很大損失,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理。個中原因,主要是村委會不是政府部門,行政監察用不上;如果村干部不是黨員,那么黨紀監督也對其行不通;由于沒有證據證明其有收受賄賂、非法占有集體資產、貪污的犯罪行為,也難以適用刑事處罰。 在“冷酷”的現實面前,當新富階層表現出強烈的參政愿望時,擔心他們“執政”后“為政不仁”的顧慮,就在情理之中了。 “富人政治偶爾會出現一些不良現象,”著名學者黨國英,較早研究鄉村新富階層政治訴求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在研究論文中說,“這是實行民主政治之初的正常現象,并不奇怪。如果政策調整得當,鄉村富人階層可以成為推進鄉村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 怎樣的“政策”才能“調整得當”? 研究者認為,瑞安市“村干部過錯行為民事賠償制度”這樣的“政策”就比較“得當”。起碼,瑞安農村的民眾是歡迎的。 在首個試點村安陽鎮北隅村,新當選的村委會副主任劉德龍說,他們簽《協議書》時,“在場的村民都鼓掌了”。談起對“協議村官”的看法,有的村民反問記者:“如果村干部沒有私心雜念,他為什么不敢承諾呢?為什么不敢簽協議呢?” 北隅村試點的消息很快傳開。隨后,包括鄰近縣市在內的許多村,紛紛派人前來取經,有的要求鄉鎮政府幫助他們盡快建立這項制度。 根據這項制度的要求,當“村官”還是候選人時,就得首先填寫一份《村委會成員候選人承諾書》,張貼在村委會公告欄。承諾的便是協議書中規定的有關條款。 “候選人做出承諾”、“當選后須簽訂協議書”,這些條款寫進了由瑞安市司法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訂的《村民自治章程》。 如此一來,起訴違規“村官”就有了法律依據。瑞安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戴賢信說:“推行‘村干部過錯行為民事賠償制’后,村民如果根據《協議書》或者《村民自治章程》的規定,提起侵權之訴或者合同之訴的,法院將依法受理。” 用合同的方式約束村干部,或者說走向村政前臺的鄉村新貴,在法律上是否妥當?專家們認為,村主任違反財務規定,亂開支和亂報銷,或者在村務管理決策上胡來,本身就屬于侵犯集體權益的行為,完全可以適用于民法。“村官”與村民之間的協議方式,是對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具體化。 這項制度的主要設計者、瑞安市司法局副局長李國民認為,近年來,農村村委會選舉中,有的候選人擺酒請客、賄選,甚至采取暴力介入手段,就是因為心術不正,看中了村級資產。而這些資產在處置過程中往往缺乏監督。 “毫無疑問,民主監督不力,導致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形同虛設;如果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到位,民主監督落到實處,想‘撈一把’的人就會打退堂鼓。”浙江省民政廳助理巡視員何志權說。這位長期從事農村問題研究的專家認為,此舉實際是一項民主監督制度。它起到了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的作用,可以依法規范村委會選舉,剎住一些地方村干部選舉中的不正常現象。 浙江大學法學院趙世義博士認為,“村干部過錯行為民事賠償制”把因經濟問題引發的村民和村干部的矛盾納入法律訴訟程序,改變了動不動就“上訪”的習慣,有利于培養法治精神,有助于促進村民自治制度的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的穩定。當然,這一制度也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比如,它會不會形成事實上的村干部候選人財產資格限制?公務管理究竟應當依靠社會精英還是普通群眾?但是,毫無疑問,這個尚不夠成熟的制度,是實行農村民主自治的一種有益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