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化道路大論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9日 15:26 《商務周刊》雜志 | ||||||||||||
一場突如其來的投資熱潮引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發展道路紛爭。 2003年以來,伴隨著市場的強大需求和政府的強力支持,“重型化”熱情在中國大地釋放出了巨大力量,尤其是鋼鐵、建材以及房地產等行業出現了20多年來的罕見高增長,進而推動了整個經濟的高速急進。
此時,一些學者連續發表研究報告和文章,提出了“新的重化工業階段論”,以此來解釋宏觀經濟和投資高漲的原因。其中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劉世錦、李佐軍等學者2003年10月24日發表的《中國正進入新的重化工業階段》等一系列文章最為系統和引人矚目。 爭論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出現高潮。吳敬璉教授發表談話和文章,對工業過度重型化的趨勢表示擔憂,有些學者提出反駁;《經濟日報》的《理論周刊》也開辟了“我國工業重型化之路怎么走”的專欄,不同見解開始討論和爭鳴。 圍繞“重化工業新階段論”的這場大論爭,因關系重大而空前激烈。盡管參與者多為學者,但這并非一個抽象的學術爭論,而是涉及到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和中國經濟政策乃至發展道路的選擇。中國自建國以來的工業化已經進行了半個世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時至今日,不僅存在效率低和國際競爭能力不足的現實問題,而且面臨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破壞等長遠問題。人們的共識是,原來那種重速度輕效益、重數量輕質量、重結果輕代價、重生產輕環保的工業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了,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但什么是新型工業化?是“新一輪的重工業化”或“工業的進一步重型化”,還是依照馬克思所說的“一般社會力”——通過科學利用自然力,利用以分工和協作為基本要素的社會結合形式——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稀缺的能源和資源、發展綠色經濟? 自“十六大”以來,中國政府開始提出“堅持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之導引中國的經濟、社會乃至政治進程?茖W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是和“為生產而生產”、“為發展而發展”、“為政績而發展”相對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和結構扭曲、比例失調、周期振蕩相對立的。按照這一要求,經濟生活中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工業畸形發展和重工業過重的問題、消費和投資比例失調的問題、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的問題等等,都必須解決,但如何解決? 在不同理論前提和不同現實約束條件下,爭論各方的全面交鋒,將這場圍繞著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理論爭辯進行得越來越徹底,也越來越深刻。為使國人更清楚了解和理解這場爭論的內涵和意義,在中國行將發布至關重要的“十一五”規劃之際,《商務周刊》約請和專訪了爭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并將他們不同的觀點呈現給讀者。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