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公司速寫中國臺灣前五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16:09 《財經》雜志 | ||||||||||||||||||||||||||||||||||||||||||||||||||||||||||||||||||||||||||||
《亞洲華爾街日報》/《財經》200強(AWSJ/CAIJING 200) 1.臺積電 2004年的臺積電,全年營業收入約為新臺幣2559.92億元(約合80億美元),同比增長26.8%,締造了年度營收歷史最高紀錄。如果以美元計算,2004年公司收入比2003年增長30.3
臺積電也同樣面臨著競爭的壓力,至少,它在2004年的業績依然落后于其對手聯華電子公司(簡稱“臺聯電”)。但是,臺積電在2004登岸大陸設廠的夢想終于實現,這將使它有可能很快改變這一競爭局面。 2004年4月,臺灣“經濟部”以及工研院宣布,允許臺積電將其8英寸芯片生產設備轉移到上海。消息公布當日,臺積電股價就上漲了4.1%,臺灣媒體也紛紛將其視為“半導體產業轉移”的標志性事件之一。當年5月,臺灣“經濟部投審會”通過了臺積電赴上海投資8英寸晶圓廠第二階段審查。 終于,搶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臺積電與中緯積體電路(寧波)有限公司簽下了合作協議,由中緯取得臺積電在產能外包上的授權。協議計劃在2006年,中緯將實現為臺積電月產晶圓3萬片的產能。 2.華碩電腦 華碩電腦業務涵蓋筆記型電腦、服務器、顯示卡、光盤機、DVD等電腦資訊相關產品。在全世界售出的臺式計算機中,平均每四臺就有一臺是使用華碩的主板。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報告稱,2004年上半年,華碩電腦在臺灣地區市場銷售了約4萬臺筆記本電腦,使其在當地市場排名第一。2004年,華碩在美國《商業周刊》“2004年全球IT100強”中獲居第16位。 據高盛分析師預估,華碩2004年第四季度獲利將有機會達54億元新臺幣,而華碩去年前三季稅后純益已達114億元新臺幣,這樣,全年獲利有機會達168億元新臺幣,不但遠優于市場預期,也將創下歷史紀錄新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更喊出2005年營收將達4000億元新臺幣的目標。 高盛并宣布,將華碩2004年的每股純益由原預估的6.52元新臺幣,調高至7.2元新臺幣,對今年的主機板出貨量預期達5100萬片;并順勢調升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自91元新臺幣調高至101元新臺幣。這是去年以來第三家調高華碩目標價至百元新臺幣以上價位的外資券商。 3.宏碁集團 宏碁的下一個目標,是超過富士康、西門子電腦集團和IBM,從而成為全球第三大PC生產商。為了達到這一宏偉目標,宏碁打算在臺式機上做文章。目前臺式機只占宏碁銷售額的18%,筆記本則占去了58%的份額。 但是,年屆花甲的施振榮已于2004年底辭去宏碁集團董事長一職。這一變動對于雄心勃勃的宏碁而言,無疑是一個震蕩的潛在因素。 IDC的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上半年,宏碁已經超越競爭對手惠普公司,成為歐洲筆記本電腦市場大的品牌。但進入三季度后,宏碁遭受到了在2004年的最大打擊——在公布的三季度財報中,其利潤下降了63%。 2004年前9個月,宏碁公司凈利潤為38.3億新臺幣,只完成全年預期凈利潤任務的52%;同時,公司營業利潤為26.2億新臺幣,與其2004年全年營業利潤預期目標相比,只完成了80%,下滑趨勢相當明顯。 4.鴻海精密 由郭臺銘創立的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幾乎包辦所有信息科技類產品代工,并在2001年超越臺積電,成為臺灣業績最高的民營公司。2003年公司收入近110億美元,郭本人也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年度“亞洲之星”。 鴻海精密還是臺灣手機代工業的后起之秀,目前手機出貨量占臺灣總產量的20%左右。 為了降低成本,郭臺銘早在臺灣制造業掀起大陸熱之前,就率先于1988年跨海投資,現今鴻海精密已成為中國大陸臺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鴻海連續五年銷售成長62%,業績驕人,其中公司大陸廠的生產貢獻了相當重要部分。 目前,鴻海精密的生產重心已經移至大陸。設立于1996年的深圳龍華科技工業園占地1500畝,員工3.3萬,為鴻海大規模生產個人計算器硬設備奠定了基礎。 據鴻海精密預計,2004年營收可達415億元新臺幣,稅前盈余25.83億元新臺幣,稅后純益20.48億元新臺幣,每股純益4.04元新臺幣,營收與獲利表現都超越財測目標。 5.中信金控 中信金控為臺灣著名的辜氏家族擁有,現任董事長為不久前去世的臺灣政商名人辜振甫之侄辜濂松。中信金控2003年5月成立,以中國信托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為主體,并包括中國信托證券、中國信托保經、中國信托創投、中國信托資產管理等子公司。 為拓展銀行網絡及擴大營運規模,中信金控于2003年12月完成購并萬通商業銀行,再于2004年1月完成系統整合,創下島內銀行合并以來最快速成功案例,被稱為島內金融同業最佳的合并典范。 2005年年初,中信金控宣布,2004年錄得未經審計非綜合純利從上一年的77.2億元新臺幣增加到153.9億元新臺幣,每股盈利從上一年的1.42元新臺幣增加到2.60元新臺幣。辜濂松表示,預計2005年獲利目標至少220億元新臺幣;若政策開放,中信金控考慮參股大陸銀行。此前中信金控曾評估過參股深圳發展銀行,但并未成功。 2004年中信金控得到惠譽評級的認定,其中外幣長期評級為“BBB+”,本地貨幣長期評級維持在“A+(twn-英商惠譽國際信用評等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評級)”。這些評級的前景均為“穩定”。 相關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