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工行行長姜建清談工行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6日 20:46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財務重組、成立股份公司、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乃至上市都不是改制的核心,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完善公司治理才是商業銀行深化改革的關鍵所在 本刊記者 凌華薇 張小彩/文 【網絡版《財經》每周特稿2005/2/12-2/18】
歲末年初,中國工商銀行不期然成為了媒體追逐的中心,注資重組的傳聞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在轟轟烈烈的財務重組之后,先行注資的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并未如外界想象的那樣迅速脫胎換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究竟應以什么樣的順序、步驟、節奏推進,再次成為輿論追問的核心問題。 2005年2月1日下午,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接受了《財經》雜志的專訪,暢談工商銀行乃至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改革不是百米賽跑 針對外界沸沸揚揚的注資模式、注資金額、注資時機的討論,姜建清首先聲明:“我現在不能談,也沒有這個權限談。我能說的是,工商銀行正在積極準備,等待中央、國務院對工商銀行改制方案的審批。” 姜隨后對財務重組和內部改革的關系做了闡述,表示現在有人把改革簡單理解為財務重組,甚至工商銀行內部也有員工這樣看,而他在很多場合表示過不同意這種說法。 姜建清稱,銀行改制方案包括財務重組、成立股份公司、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乃至上市等內容,但這些都不是改制的核心,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完善公司治理才是商業銀行深化改革的核心。 “建設真正的商業銀行,最重要的是公司治理的完善,包括法人治理結構、經營模式、增長方式、資產結構、財務結構、組織結構、內控管理及業務流程等諸多方面的改革。這將是一場徹底的革命,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是跑馬拉松的工作。”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截至2004年底,工商銀行總資產達到了5.7萬億元,信貸資產達到3.7萬億元。1999年工商銀行的經營利潤尚虧損175億元,但2000年開始盈利,當年是100億元,2004年經營利潤實現747億元,大概是2000年的7.5倍。 2000年剝離部分不良資產之后,五年來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余額凈下降了2066億元,平均每天下降1億元還多,其中不良貸款余額下降1282億元,非信貸風險資產余額下降784億元,不良資產率和不良貸款率分別從1999年6月底最高時的42.5%和47.5%降至了2004年底的14.2%和19%,分別降低了28.3個百分點和28.5個百分點。下降幅度之大令人咋舌。而與此同時,工商銀行宣稱,1999年以來新發放的不良貸款率只有1.6%。 “資產質量要經得起所有的檢查和外部評估,關鍵是保證真實性。”工商銀行已連續三年聘請安永對其財務和資產狀況按國際標準進行審計,去年安永對工商銀行63%的總資產進行了全面審計,其中按五級分類的不良貸款率的誤差為1.7個百分點,對此,工商銀行當年即進行了調整。 上個世紀90年代及其以前發放的“借新還舊”和”還舊借新”等問題,是不良貸款產生的源頭,由于有這種因素,銀行的不良資產前清后溢,就像在滾雪球。對此,姜建清稱,工商銀行可在2005年底全部解決“借新還舊”和”還舊借新”問題,切斷不良貸款形成的源頭。 由于歷史和政策性的原因,銀行曾統管國有企業的流動資金,導致流動資金貸款“供給制”的弊端,國有企業長期以來都是將流動資金貸款當作資本金使用,形成了“流動資金不流動”的現象,形成大量事實上的不良資產,風險很大。2000年中國工商銀行這類貸款高達9676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達40%,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并未包括在工商銀行當時的不良貸款和被剝離的不良資產中。 姜建清稱,工商銀行從2000年開始,制定了這部分貸款的壓縮和退出計劃。到2004年年底,還剩下171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已經降至4.77%。幾年累計壓縮這部分高風險貸款7957億元,年均壓縮1989億元。 “預計今年這種貸款問題可以得到徹底解決。這比我們原來預想的時間提前了四年。” 不惟如此,對于困擾商業銀行已久的政策性貸款問題,姜建清對《財經》稱,“1999年以后的貸款已經完全按照商業化運作,基本沒有政策性因素影響了。” 銀行是一臺精巧的機器 財務重組易,內部改革難。這是中、建兩行帶給人們的最大體會。姜建清則把搞商業銀行比喻為跑馬拉松,不能期望1000米、10000米處的成功,要做持久的努力,須臾不可懈怠。改制確實有難點,首當其沖的是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長期以來,國有銀行存在著“雙高”問題,即存貸比高、信貸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高。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使銀行暴露在巨大的信貸風險、利率風險之下。 姜建清稱,經過幾年努力,目前工商銀行的經營結構和增長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存貸比由1998年85.6%降至2004年的66%,信貸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由1998年70.4%降至2004年的59.4%,存貸款利差收入占營業凈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中間業務收入和資金營運收入占比不斷提升,收入結構趨于改善。 2004年工商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實現115億元,占營業凈收入的8.7%,與存貸利差收入之比為14%;資金營運收入377億元,占營業凈收入的28.7%。近幾年工行大約關閉了2萬個網點,但整體業務并沒有因此下降。據測算,單網上銀行的交易就抵4000多個傳統網點。 姜建清表示,這些年工商銀行經營狀況雖然發生了積極變化,但與建設現代金融企業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距離,特別是仍有相當部分管理人員習慣于傳統的增長方式或發展思路,習慣于追求規模和數量的簡單擴張。“銀行就像一臺精巧的機器,任何部位、各個零件都不能出問題,這樣才能運轉得好”。 有一種看法認為現在國有銀行經營中的一些困難,都是歷史上形成的不良貸款和財務包袱帶來的,認為只要將這些包袱問題解決了,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就完全沒有了。對此,姜建清表示反對。 他還對未來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利率市場化給銀行帶來很大壓力;隨著外資銀行進入,如果激勵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將來可能面臨人才流失;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銀行內部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從去年開始,中國工商銀行對一些地區的分行進行風險壓力測算。即測算每個分行的有效資產,測算改制后,把不良資產消化掉,把人員成本、資本金要求、正常的風險撥備全部扣除以后,分支機構能否生存。然后再計算各種風險壓力的影響,比如,如果成本上升,或者利率下降、利差收窄等風險因素。 “算下來有些分行不良資產非常低,銀行盈利能力非常好,風險也低。但也有相當一些地區的分支機構風險很高,盈利能力很小,甚至改制以后可能還要虧損,這就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姜建清同時計算了一筆風險賬,他說真正的賬面利潤至少要扣除三項大的成本:一是財務成本包括稅務成本;二是撥備成本;三是資本金成本。依照這三項成本(1%的撥備、0.56%的資本金股東回報,加上營業稅邊際回報0.25%和財務成本遞增0.5%),以及貸款收益估算(按3%的利差計),現在工行貸款資產允許的風險損失成本大概是0.7%左右,也就是100億元的貸款最多允許7000萬元的損失類貸款,或者是3.5%的可疑類貸款,或者是35%的關注類貸款,一旦超過這個標準就會虧損。 內控之難 日前發生的中行哈爾濱河松街支行巨額資金失蹤的惡性案件對銀行的風險內控機制再次敲響了警鐘。此前銀監會負責官員曾表示,這與當前銀行架構的設置和分支機構權力過大有關。 根據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大的商業銀行一般都對業務線垂直管理,實行事業部制。然而這直接關系到銀行分支機構的切身利益和權力調整,因此在中國的銀行改革中推行起來頗有難度,甚至一些國有商業銀行內部人士認為該經驗并不適合“中國國情”。在中、建兩行改制后,省分行改革目前尚未全面展開,更遑論業務線垂直管理。 對此,姜建清認為事業部制是改革方向,但需要解決兩個基本條件。“這首先要有一個非常好的數據庫,另外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統計分析系統,科學地進行業績價值評價。組織體系上的調整隨時都可以進行,但前提是技術、統計上的統一,要上這樣大型的計算機系統需要幾年的時間,國內銀行的技術準備還不足,馬上實行有困難。” 姜建清把依靠IT進行管理比喻成建管理的高速公路,堵死左右和向后走的路口,只能讓銀行運行這輛車向前開,這樣出“事故”的幾率就會小一些。姜建清稱,加強內控管理,一是加強資產質量管理,保持資產質量的持續改善、優良、真實;二是加強操作風險管理。他把操作風險定性為不完善的或失敗的內部控制,人為的或外部事件造成的損失問題;三是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管理,深化“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管理新體制。 姜建清認為,中外商業銀行最大的差距就體現在管理上,國外先進的銀行管理歷經百年錘煉,有深厚的文化和技術支撐。這方面中資銀行要很好地學習。 工商銀行從2003年開始,已開始按專業條核算,比如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及下一步著手的個人金融業務,就是先按事業部制核算,但組織體系并未調整,“再走一段時間再看,等到統計數據都有了,虧盈都掌握了,再研究組織體系、分配體制上是否需要變革怎么變革。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事實上,目前工商銀行的數據大集中、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和去年底剛剛開發出來的會計核算體系、成本核算系統等,在業內都已處于領先地位。科技水平的飛躍的確能帶來管理手段和效果的突飛猛進,但這還代替不了一家銀行良性信貸文化的建立。如果停留在科技更新換代的基礎上放慢對人和利益關系的調整,銀行改革仍然面臨巨大的風險,這也將成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過程中的艱難瓶頸。 姜建清就表示,商業銀行經營得好壞,關鍵靠管理,最難的也是管理。管理不僅涉及到業務、機構,還有人。如果用人的問題不解決好,用一種錯誤的指導思想去經營銀行,發展越快,就走得越遠,偏差越大,就越難糾正。商業銀行的一切成績和進步就是靠人的素質,靠嚴格和科學的管理。 (全文詳見即將于2月21日出版的2005年4月號《財經》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