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最新封面文章:金融腐敗求解(7)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0日 17:12 《財經》雜志 | |||||||||||||||||||||||||||||||||||||||||||||||||||||||||||||||||||||||
六、中國金融腐敗指數 第一個基于廣泛實證調查基礎上編制的測度金融腐敗的指標 [指數介紹]
如何判斷金融腐敗的強度和金融反腐敗的成效?在參考國際上各種腐敗指數編制方法論的基礎上,研究者編制了中國金融腐敗指數!敦斀洝吩诖寺匀I性過強的編制方法部分,直接進入結論(在下表的指標體系中,腐敗度最高為10,最低為0)。 1.金融腐敗認知與反腐敗信心指數 2.銀行業腐敗指數 3.證券業腐敗指數 4.中國金融腐敗指數 根據前三類指數,研究者按照簡單平均的方式計算了中國金融腐敗指數。 [論述概要/謝平陸磊] 四個相關計算表的結論是耐人尋味的。從中,我們可以作出如下評論: 1.大樣本是金融腐敗指數編制的必要條件 以上四類指數存在比較明顯的地區差別。 東北地區的各項指數幾乎均為最低,華東與華南則高低差異明顯,西部地區對腐敗的總體評價都偏高,其余地區則居中。這是一個值得分析的現象。結合實地調查的感性認識,我們認為其中體現了不同的經濟背景與文化差異。 第一,華東地區(我們選擇的是山東、江蘇與浙江)的交易規則與契約概念是深入人心的,因而該地區銀行業市場發育比較成熟,資金相對豐裕,銀行業腐敗指數也就最低;但是由于證券業腐敗具備全國性質,所以當地公眾對證券業腐敗的認識是不留情面的。同時,這種高低搭配也顯示了樣本群體在回答問卷時的真實態度。 第二,華南地區經濟也相對發達,個人金融資產的分散化需求導致公眾對證券業的關注程度更高,因而他們對證券業腐敗給予了最高程度的評價,同樣,銀行業腐敗指數并非最高。 第三,西部是我國比較貧困的地區,信貸資金更為稀缺,且公眾迫切期望改變國家經濟與金融客觀上的不平衡發展態勢。但是正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金融機構的尋租行為就更加猖獗,并進一步制造稀缺。這對于處于經濟起飛階段急需資本投入的地區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他們對銀行與證券腐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低。 第四,東北的所有指數都偏低,但恰恰其客觀指標并不低。我們對此的評論只能是感慨當地公眾對金融腐敗的心理承受力。以上地區差異恰恰證明了主觀判斷的有偏性,也因此證明了我們大樣本研究對有偏數據的糾正能力。 2.行業指數存在系統性差異 我們還可以發現的一個事實是銀行業腐敗指數系統性地低于證券業腐敗指數,這證明了我們對金融監管腐敗的部門特征判斷是有現實依據的。金融監管與被監管機構的腐敗具備關聯效應。盡管我們沒有利用案例數據證明銀行與證券的相對腐敗程度,但是“證券業比銀行業更腐敗”卻肯定是全國公眾的共識。 3.主觀判斷、文化背景與反腐敗需求 腐敗指數不僅僅體現了公眾對腐敗程度的認識,也體現了他們對有效的反腐敗機制的訴求。從心理學角度看,越急迫需要反腐敗的群體越會高估腐敗,而經濟越發達,文化越繁榮,公眾對反腐敗的需求越強烈。這就是所謂的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因此,表內顯示的數據雖然不能完全代表客觀存在的金融腐敗,但也代表了金融反腐敗的民意廣度與深度。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發展、金融深化而后知必須深入進行金融反腐敗斗爭。因此,金融腐敗指數的直接作用固然是定量衡量金融腐敗,其間接作用也許還在于定性判斷某個地區的金融反腐敗需求,以及由金融市場發展帶來的公眾知覺性。 雖然我們不能說金融發展必然帶來金融腐敗程度的降低,但是我們必然可以斷言:在一個依然視金融部門為上流社會,信貸或股票發行是金融部門對實體經濟部門恩賜的經濟體中,其金融腐敗指數體現的不是腐敗程度,而是交易文化與“民智”發育程度。這是主觀性指數的弱點,但也是它所帶給我們的有益的副產品! 相關專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