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的稅政今天突然執行 企業能否依法說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1日 16:47 贏周刊 | ||||
□贏周刊記者 甄靜慧 “隨意”兩個字,讓中國企業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財富成本。而這里“隨意”的不是其它,正是企業生死的關鍵——政策。政令的多變與執政的隨意——隨人所意,令無數企業競折腰。只好忙于公關、只好疲于周旋,企業也在利用“隨意性”調弄政策、控玩執政者。解決之道何在?讓柔性的執政剛性起來的方法何在?恐怕長短之路各一條,短的是提高公務員的執政能力、法制水平;長的,就是要把政策統統改為法律,這樣一來,誰都沒的玩,就一心去做事吧,對企業而言,其實是賺了。 稅務機關的專管人員拿來一份文件,告訴企業即將實施新的政策措施——這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這份文件是1988年頒布的,而且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實施執行過,那就未免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中山大學財稅系主任謝賢星表示,不止是印花稅,其他稅種中也經常會出現種種政策執行的隨意與“變通”:稅收任務完成了,管理就比較放松;對稅源影響不大的條文,有些部門也會暫緩執行……說到底,這其實是整個稅收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 《行政許可法》起草者張樹義教授表示,稅收政策、土地政策、各種各樣的行業法規,都是政府機關主宰企業命運的“武器”,無論是朝令夕改還是政策執行的隨意“變通”,加諸于企業身上時,他們也只能被動應對。如果說這是一個社會疾病,我們姑且稱之為“政府權力過大癥”。 如果將中國法治建設看作“萬里長征”的話,那么,行政許可法的制定只不過是剛剛邁出了一小步。因為法律不僅要制定出來,也許更為重要的是要實施下去。法治不是供人觀賞的“花瓶”,而應是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 貝慶生這次找他商議狀告發改委,焦點仍是集中在“原研制藥單獨定價”的規定上。盡管業內一致認為這個規定有失公平,但這次面對的訴訟對象是國家發改委,難度一定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