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和上海經濟的“三落三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8日 08:29 外灘畫報 | ||||||||||
“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外灘記者 王洪偉報道 建國后,上海經濟歷經三落三起。在三起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有鄧小平留下的特別腳印和經典話語。
從1949年到1958年,中國工業著重布局內地,處于沿海的上海,工業經濟基本維持原狀,主要從資金、技術和人才上支援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1958年中蘇關系惡化后,中央意識到包括上海在內的沿海城市建設的必要性,上海經濟開始出現第一次躍起。其間,鄧小平數次到上海指導工作,明確上海工業建設朝“高、精、尖”方向發展。他說:“上海要搞就搞大的,搞小的不合算!”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上海和全國各地一樣,經濟發展不進反退。1973年,鄧小平復出后,進行全面調整,盡管諸多中央調整政策遭受到“四人幫”及其它上海幫派骨干的抵制,但上海經濟仍趨于好轉。1977年,鄧小平再度復出后,對上海領導班子的新老交替傾注了更大心血。他說:“副市長、副省長必須能干工作,廳局長一定要是壯丁!蔽膮R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和上!芬粫姓J為,沒有那次上海領導班子的重組,“就不可能有上海自1990年代以來的飛躍發展”。 1970年代末到整個1980年代,上海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后衛”,經濟發展一度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到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期,鄧小平說:“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痹谒牧χ飨,浦東開發開放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舉措,上海經濟從此進入快車道,成為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龍頭”。 1991年,上!督夥湃請蟆钒l表了皇甫平的系列文章,引發了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第二輪思想解放浪潮。上海經濟在此次浪潮中第三次起飛。事隔13年后,《外灘畫報》記者專訪了該文的作者周瑞金先生。從《人民日報》副總編退下來的他依然保持著對國家命運的思考,談及鄧小平之余,更對當下時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一五”計劃時期,盡管上海等沿海地區具有很好的工業基礎,但為了改變我國工業布局的不合理,主要為了應對戰爭隨時爆發的危險,國家把新建工業的重心放在內地。 1977年,鄧小平再度復出后,對上海的領導班子進行了大調整, 18名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為上海經濟的發展確立了組織保證。在鄧小平的直接推動下,黨的十四大報告確立了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設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不能以黨代政、黨政不分,權力過分集中到黨委,是我國所特有的官僚主義的一個總病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