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爭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1日 17:08 《財經》雜志 | |||||||||||||
靠自愿還是強制參加?保大病還是保小病?由政府還是由市場主導? □ 本刊實習記者 常紅曉/文 關于中國合作醫(yī)療的運作模式,目前主要在三個問題上存在爭議:一是籌資,是靠農民自愿還是強制參加;二是醫(yī)療補助,是保大病還是保小病;三是由政府主導還是由市場
自愿還是強制 目前中央政策強調要堅決貫徹農民自愿的原則。但是要堅持“自愿”,就需要做大量的動員和宣傳工作。如今基層政府在農民心中的威信不高,使得說服成本加大。農民有很多顧慮,擔心生病得不到補助,擔心資金被挪用,擔心小病不能受益,這都會降低參保率。 合作醫(yī)療作為一種互助救濟制度,也適用保險上的“大數原則”,即參加的人越多,保障水平越高;參保率越高,農民受益的面越大。過去各地的農村醫(yī)保試點多以鄉(xiāng)或村為單位,保障水平就很低。這次推行的合作醫(yī)療強調要以縣為單位統(tǒng)籌資金。如果參保的農民多,基金的“蛋糕”就相對較大。 在自愿模式下,還會出現“逆向選擇”,即愿意參加的都是有醫(yī)療需求的,而健康的、年輕的人就不愿意參加。這樣會導致基金支付風險。 但是,如果強制參加,受制于當前體制和基層干部素質,決策者擔心會背離保障農民健康的初衷。 不過,一些試點地方在執(zhí)行中央政策的時候,也有一些變通,比如實行“政府指導下的自愿”,要求必須“全村參加、全家參加”等。這是因為通過強制,用制度建設來約束利益各方,農民參保率較高,可以做大“基金”蛋糕,擴大報銷范圍,提高報銷比例。強制參保還有相對穩(wěn)定的籌資途徑,比如通過稅收部門收取,可以提高籌資效率,降低籌資成本。 “保大”還是“保小” 在合作醫(yī)療基金的報銷方案設計上,到底以“大病統(tǒng)籌為主”還是以保小病為主,這兩個路徑選擇導致農民不同的參與度。 如果以保大病為主,那么受益的人比較少,而補助額比較高,相對而言可以緩解因病致貧的問題。但是由于受益的人少,沒有生大病的人覺得自己交錢沒有受益,可能降低其繼續(xù)參保的積極性。 如果以保小病為主,受益的人較多,會刺激農民參保的積極性。但對于因大病住院的參保者而言,得到的補助則是杯水車薪,不能有效地起到保障作用。這是一個兩難選擇。 中國目前實行大病統(tǒng)籌,以保大病為主,適當兼顧小病。一般的界定是,住院就是大病,門診就是小病。至于慢性病和血液透析等醫(yī)療消費,一般是可以累計計算,定期報銷一定比例。 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由于患大病的概率相對較低(1998年和2003年兩次全國衛(wèi)生服務調查顯示,每年僅有3%~4%的農村人口住院治療),對于患了大病并享受了部分醫(yī)療費用補償的參保人員來說,其滿意度無疑會提高。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得了病而不需要住院治療,就無法得到來自制度的保障。這個問題直接影響農民對合作醫(yī)療的積極性。 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 目前的農村合作醫(yī)療,是政府主導型的。各級政府不僅給每個參保農民20元補助,而且合作醫(yī)療管理機構也是由政府組織建立,其管理和運作成本完全由政府支付。同時,政府也投入了政府信用,籌資的效率才有所提高。有專家估計,如果完全靠農民自愿,參保率可能不會超過50%。 但是在提供公共服務上,政府的效率顯然比市場組織要低。一些專家提出,合作醫(yī)療可以借鑒商業(yè)保險的一些成功做法。比如在完成籌資后,其管理和運行由保險公司代理,保險公司有專門的人員和專業(yè)知識,可以精確地降低成本,加強對合作醫(yī)療機構的監(jiān)督,減少醫(yī)療機構的牟利機會。同時,每年可以根據其管理業(yè)績從合作醫(yī)療基金中給予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保險公司從管理合作醫(yī)療中沒有盈利,但是通過參與合作醫(yī)療,掌握了大量農民的資料,可以幫助其開拓當地的農村保險市場。但是也有專家反對商業(yè)保險公司參與合作醫(yī)療,認為商業(yè)保險公司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不可能管理好農民的合作醫(yī)療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