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位置,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未來三年,中國將拿出1300億美元來治理北京及周邊地區25萬平方公里的大氣污染問題。
中國正在制定“十三五”發展規劃,將強調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領域增進民眾的福祉,實現全民全面的小康目標。
可持續發展目標應當融入到各國的法律和政策中,從而確保目標得到有效落實。其給出了幾項建議,首先,政策制定者應理解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各個領域之間的關系以及機遇,“因為這會影響到政策的制定”。
普羅迪認為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的計劃,不僅僅屬于中國,而是一步步的成為全球性計劃,將會使中國在金融、經濟、政治行動當中處于領先地位。
在國際和平和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方面,聯合國安理會有強大的獨特的法律權力,“它仍然是全球安全架構的中心”。
隨著全球化的程度不斷加深,各國政府面臨的政策挑戰正不斷越大,基于此,不但各國政府之間應該密切合作,各國智庫之間也應該展開有效合作。其建議建立智庫間的聯合政策委員會,為各國提供跨學科、跨領域的政策建議。
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的計劃將會幫助更多人口走出貧困,其希望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實現全球可持續性發展。
非常期待中國成為明年的G20國輪值主席國。其認為,G20應該設立秘書處以便更好的為全球經濟治理找到機制,對于秘書處的設立地點,科沃德科反問“有什么理由不把這個秘書處設在中國呢?”
有些時候人們會只關注一己私利,而非社會福利,智庫的存在就是要提供另一種不同于政府的觀點,以新的視角看待問題。
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是氣候變化最大的貢獻者,因此,兩國有共同的責任去應對和解決國際的問題和挑戰,中美兩國應積極合作,尤其在氣候變化、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議程等方面。
中國60%的石油和20%的天然氣都依靠進口,今后這一數字還會上升。日本、韓國也都高度依賴進口石油,因此,對亞洲國家來說意味著在能源安全方面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于6月26日-27日在北京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魏禮群出席并主持。
我經常說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利相融,利相融在于心相通,“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這么大的機遇,亞投行的建立、金磚銀行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好的前景。
鐘俊在演講中表示,南方電網將著力深化改革,強化管理,積極配合國家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持續進行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
風電將會是未來能源供給的主要來源。當然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技術方面的進步,同時也需要去降低成本。
基礎設施的投資缺口每年高達1千萬億美元,僅僅靠政府和國際機構的投資是遠遠不夠的,來自私營部門的投資必須參與其中。
由于美國的頁巖氣革命等影響,OPEC將失去對油價的控制權,“頁巖油變成了在價格上非常合理的一種油,而且還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我們會用3—5年的時間與周邊的國家實現電網的互聯,最近我們正在進行的就是與緬甸和老撾500千伏電壓等級的互聯,我們希望在今后的15年內能夠形成中國與東盟國家、孟中印緬電網的互聯。
怎么能夠降低PM2.5的指標呢,怎么改善空氣的指標呢?靠投資。必須把周邊的落后的產能淘汰掉,同時投資于新型的、綠色的產能,這本身是一個增長點。
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所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認為最重要的“走出去”是對當地市場的了解,同時選擇非?尚湃位蛘呖梢院妥陨硇枨笃ヅ涞暮献骰锇椤
我們因為這幾十年在國內大量的施建,已經積累了從設計到施工到裝備,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通過“一帶一路”可以把這些經驗拿去跟世界各國來分享。
用中國的話來講有一個順勢、造勢和借勢的說法。中國加上其他的國家一起投入,“一帶一路”上面的企業和國家肯定有很大的發展。借這個勢,我們各種企業在里面都有機會取得發展。
在倡導“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要發揮香港橋梁紐帶的作用。因為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在引進外資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前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過程當中,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應該加速調整,高水平的“引進來”和大規模的“走出去”應該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特征。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
10:00-14:30 注冊
16:30-18:30 開幕式
2015年6月27日(星期六)平行綜合論壇
09:00-13:00 平行綜合論壇1:氣候變化與綠色增長
09:00-13:00 平行綜合論壇2: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
14:30-18:00 平行專題論壇
專題論壇一: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長
專題論壇二:國際金融危機與可持續發展
專題論壇三:全球可持續發展:能源的變革
專題論壇四:全球可持續發展:智庫的作用
專題論壇五:全球可持續發展:品牌的打造
專題論壇六: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