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承惠
第一,調整發展資本市場的戰略,修正現有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中國資本市場自誕生以來就負有為國有企業解困的使命,這種狀況不僅造成資本市場發展目標的多元化和發展方向不清,而且也帶來了政策取向的矛盾性,諸如股市畸強債市畸弱;股票、債券發行上市標準明顯傾斜;上市股票價格與價值的嚴重背離;場外交易時而被默認時而被取締等,都是這種矛盾性的反映。為了保證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必要對其發展目標和核心功能作出準確定位,否則資本市場的混亂就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就本質意義來說,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只有一個,就是提高全社會的資金配置效率,促使資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競爭力的企業流動。正是據此功能,資本市場才能有效地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為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本市場發展戰略、市場組織和市場結構、市場運行規則以及監管體制,都應以培育規范的、無歧視性的、高度競爭和高效率的市場為目標。如果為了實現政府的某些特殊要求而人為地限制資本市場的范圍和市場主體,則必然會破壞資本市場的內在運行規律。
第二,積極進行資本市場的結構調整。資本市場的結構失衡是限制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因為結構性失衡不僅抑制了資本市場的規模和功能,而且扭曲了資本市場的運作機制,降低了資本市場的效率。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畸形表現在市場主體結構、市場組織結構、交易商品結構等多個方面,為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在繼續培育股票主體市場的同時,積極發展企業債券市場、長期商業票據市場,發展和規范私募資本市場交易活動,努力建立起多主體、多層次、多種形態、擁有豐富交易商品的資本大市場。
第三,進一步改善政府行為,強化有效監管。資本市場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度造成的。例如在股票上市和企業債券發行的審批方面,存在著明顯的所有制歧視,同時透明度不夠,隨意性較強。盡管近來證監會對監管方式、監管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但問題并未根本解決。再如在產權市場上,政府往往用行政力量進行“拉郎配”式的資產重組,既不能救活困難企業,還給優質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由于政府動輒干預市場,股票市場被稱為“政策市”,破壞了投資者的信心。鑒于證券市場的功能和效率是依靠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來保證的,為了真正使社會資金按照市場規則配置,就必須保證不同的市場主體能夠享受同等待遇,市場真實信息能夠順暢流動,違法違規行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制裁。為此,需要政府從自身入手,調整和修正管理市場方面的一些不當做法,集中力量強化對市場秩序的監管。
第四,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避免中國股市陷入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為此,一方面要保證今后的新上市企業都是真正優秀的企業;另一方面要實現徹底的股份制改造,使企業真正面對市場,在市場的壓力下實現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