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7日電(能源頻道 史建磊)距離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5號文”發布12年后,我國電改今年再度迎來高潮,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昨日接受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外部環境和條件及“5號文”本身的爭議是電改近年來受阻的兩大原因,經過10余年的實踐,供需雙方直接對接的直購電模式是目前比較受認可的電改最佳突破口。
電改12后再遇高潮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從上世紀80年紀初便已啟動,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被業內稱為“5號文”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方案。但12年過去了,電改卻“雷聲大、雨點小”,進展緩慢,是什么阻礙了電改的推進呢?
昨日,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接受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外部的環境和條件及“5號文”本身的爭議是電改受阻的兩大原因。
曾鳴稱,在擬定“5號文”和“5號文”剛出臺的那段時間里,我們對未來的一些外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預期和后面實際發生的有比較大的偏差,外部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那么電力體制改革就受到一些影響,有些目標不能按期完成。
其次,當時“5號文”對電力體制改革的方案,在整個社會上并沒有達到完全的共識,有些問題可能還沒有經過深入的論證,本來就有一些爭議。
去年,相關層面終于開始不斷釋放出要加快電改的信號, 3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2012 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此后,電改再次進入高潮。
今年4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最高層定調電力體制改革方向,具體表述為“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6月1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提出,研究中國能源安全戰略,要推動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和能源體制四方面的“革命”。而在能源體制革命的安排當中,電力體制改革被重點提及。
直購電模式被稱電改最佳突破口
我國經過十年電力改革的實踐,直購電模式逐漸成為業內趨同觀點,曾鳴則認為這種供需雙方直接對接的模式是目前電改最佳突破口。
曾鳴介紹說,國際上電力市場模式和電力體制改革的模式多種多樣,總結起來大概有三種模式:一種是把交易,甚至連電力調度,都獨立于電網的一種模式;一些國家則采用的是不但交易和調度獨立出去,另外輸電和配電網也是分開的。廠網分開的模式是普遍的模式,但是同時也有一些,交易、調度、數配組合的模式,有的是它們兩者分開了,另外兩者沒分開,或者有一個分開的,另外三個合在一起,也有很多國家是這樣的模式。
曾鳴表示,我們國家經過這十來年,特別是“5號文”以來十幾年的實踐,大家比較認可的,或者比較趨同一致的觀點,還是認為供需雙方直接對接,就是叫做雙邊合約模式,而調度機構還是在目前和可預見的將來還是放在電網里面,另外輸電和配電,普遍認為各自都有自然壟斷屬性,因此在現階段也不宜分開。所以中國目前比較認可的最佳突破口還是直購電模式。
不過業內對直購電模式也有一定擔憂,《證券日報》6月5日援引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電力行業分析師表示,直購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簽訂好合同后,電網卻不進行輸配電服務,將導致直購電擱淺。
專家:電改風險應供需雙方共擔
直購電模式其實并不是個新鮮事物,事實上,從2002年電力市場化改革以來,直購電就開始在一些地方試點,大用戶直購電甚至在一些地方試行了十幾年,但卻難以大范圍推開,有媒體稱,電企的不熱衷則在此中起了重要作用。
據《華夏時報》6月16日報道,五大發電集團一高官稱,“五大發電集團對直購電確實都不怎么熱心,因為電價是下降的,比給電網的還低,所以直購電目前對發電企業是無利可圖的”。
曾鳴則表示,市場是波動的,有降有升,風險是自然的,如果搞市場,供需雙方均要承擔風險。
曾鳴說,現在五大發電集團相當一部分的管理者也談到了,擔心放開之后電價下降,但是市場是波動的,有降有升,風險是自然的,如果搞市場,供需雙方均要承擔風險,這是必須的。
“如果說現在電改的相關各方,都抱著一種搞市場對我有好處就搞,沒好處就不搞,這就不是在做市場,事實上也不可能做成這樣的市場”曾鳴說。(中新網能源頻道)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