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企業外遷調查:成本上升帶來轉型之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6:12 金羊網-羊城晚報
□本報記者 汪令來 姚志德 去年年底以來,一股以珠三角加工貿易企業為主角的“企業外遷”傳聞甚囂塵上。 企業焦慮,專家發問,而政府也在積極地出面應對、澄清。 在資源告急、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日益上漲的大背景下,珠三角企業到底有沒有外遷?外遷有多嚴重?他們是“連根拔起”徹底遷出,還是擴張性外遷重新布局生產環節? 今天,本報特別推出大型報道《珠三角企業外遷真相調查》,以回答上述問題。 改革開放30年來一路高歌猛進的珠三角制造,眼下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涅磐。 一方面,是一些鞋企關門、玩具廠歇業、塑料生產線遠走他鄉;另一方面,是世界500強不斷入駐,越來越多的企業研發中心落戶……本報記者近三個月來的調查表明,由于企業優勝劣汰加速,珠三角這一“世界工廠”,如今正面臨產業轉移、升級換代的痛苦轉型。 企業優勝劣汰明顯加速 仿佛是一夜之間,珠三角的產業轉型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輿論的焦點。 話題從珠三角的一些企業關閉開始。最引人矚目的,是東莞一家叫“常登”的鞋廠,鼎盛時期曾有數千名員工,但去年底卻關門大吉。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介紹,集中在珠三角的五六千家制鞋企業,目前已關閉或面臨關閉的,至少有一兩成。 成本上升被認為是此次“鞋企風波”的主因。東莞一位多年從事制鞋的企業家向記者分析:人工成本較六七年前上升了五成,原材料則上升了兩三成,再加上歐盟的“反傾銷”,很多企業無力再撐,或關閉,或選擇遷往成本較低的湖南、江西。 不僅僅是鞋廠關閉。同樣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家具、玩具、儀器儀表、塑料、服裝等,也相繼被爆出搬至內陸省區,甚至遠走越南、柬埔寨。香港工業總會預計:珠三角數萬港資工廠中,今年將有10%停產,“比率可能是20年來最高的”。 多位珠三角研究專家表示,一直存在于珠三角的企業優勝劣汰趨勢,去年以來已明顯加速。 “大量外遷”或言過其實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 中山大學經濟學教授、東莞科創投資研究院院長林江就認為,被傳聞關閉的相當一部分企業,只是由于成本上升暫時歇業,走不走,“企業其實仍在觀望”。 統計數據更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對競爭激烈的珠三角來說,企業的生死存亡早已是一種常態。以東莞為例,1978年以來共批準3.3萬家企業,但現僅存1萬家,30年間平均每年有700家企業自然淘汰———按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江凌的說法,2007年東莞關停企業才900多家,“屬正常現象”。 而廣東省外經貿廳在深入珠三角調研后也認為,幾個月來一度甚囂塵上的“企業大量外遷”言過其實。調研顯示,2007年廣東搬遷外商投資和來料加工企業僅244家,而珠三角目前僅港企就達4.3萬家。 首次認識到全球化殘酷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年年有企業搬遷和關閉,為何此番卻掀起如此軒然大波? “珠三角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陣痛。”跟蹤珠三角經濟發展近20年的《經濟前沿》主編封小云教授認為,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在全球化浪潮中一直順風順水,但今天卻第一次認識到全球化的殘酷。 30年來,以歐美日及亞洲“四小龍”為雁陣的全球產業轉移,至少經歷了三波浪潮: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以服裝、制鞋、玩具為代表的輕工業;90年代中期之后,以電子信息為代表的IT業;而2000年以后則是重化業。 由于區位、土地、勞動力等比較優勢,珠三角順利抓住了前兩波產業轉移,從而也實現了從桑基魚塘到輕紡、從輕紡到IT的兩次產業升級,由于各項資源的相對充裕,“舊的不去,新的照來”,珠三角幾乎沒體會到轉型的任何痛苦。 “但這次轉型卻大大不同。”封小云分析說,勞動力成本上升,特別是重化產業所亟需的土地資源限制,讓珠三角特別是深莞等核心工業區,已不可能再無門檻地接納外來投資。 怎么辦?騰籠換鳥。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 對作為投資高地的珠三角來說,走了麻雀,能否引來鳳凰?對作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企業群來說,大量中小企業外遷,是否會中斷產業鏈?而對這里數以萬計的企業來說,如果外遷,幾年后是否同樣會遇到成本上升的問題?…… “在資源告急、人民幣升值、新勞動法實施及環境、稅收等各項外貿政策從緊的大背景下,所有這些壓力、焦灼和選擇就會交織在一起。”著名區域問題專家、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認為,對珠三角和珠三角企業來說,這種疊加效應就構成了眼下的“轉型陣痛”。 產業升級謀求重新定位 但浴火往往是鳳凰重生的序曲。 記者在珠三角調研時發現,從全省到各地、從政府到企業,在產業升級中謀求重新定位,已漸漸形成同聲合唱。 “合唱的基調,應該是科研創新和建立自己的品牌。”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副院長郭萬達博士說,成功的先例,在珠三角本身就可以找到。 上世紀90年代初,深圳就曾因為成本上升,遭遇第一波勞動密集型企業外遷,工業增加值一度出現負值。陣痛之后,深圳開始崛起華為、中興、比亞迪和騰訊,而原先的華強北和上步等工業區,也搖身一變為中心商業區。 “向產業鏈上游做研發,向產業鏈下游做品牌。”丁力分析說,全球化生產,就是一直像候鳥一樣,尋找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過去,珠三角曾代表“成本優勢”,在順應全球化浪潮而得益;現在,當我們的成本也上升時,在認識到全球化殘酷的同時,更要積累新的競爭優勢。 轉型,已是一種共識。廣東省政府和香港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珠三角產業轉型升級小組。在剛剛舉行的全國“兩會”期間,省長黃華華指向明確:做好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型和升級,首先就是要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和科研力度,創造更多的自主品牌。 作為加工貿易企業集中區的東莞,當地政府發出“與我們一起轉型成長”的呼吁,并從今年開始每年拿出10億資金,支持企業發展研發和品牌,同時轉攻內銷市場。 事實上,珠三角已開始了這樣的悄悄轉型。比如跨國公司500強不斷入駐,再比如越來越多的企業研發中心落戶。有些地區甚至明確表示,要變“招商引資”為“招商引智”。 在深圳,號稱全球“代工大王”的富士康,也祭出“科技富士康”口號,聘請5000名國際工程師做研發并推出自己的品牌。 而一直只有三家上市公司的東莞,由于發展內銷市場,目前排隊上市的企業達56家。更令人關注的是,2007年東莞企業內銷稅收首次超過100億元。東莞市政研室副主任盧漢彪說,“對東莞來說,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產業升級和轉型,曾是日本、韓國和港臺地區面臨的難題。作為內地產業發展先行一步的珠三角,無可避免的“轉型陣痛”,只不過來得更早一些。但更早,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人們關注珠三角,人們祝福珠三角。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