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合同法觸發多米諾效應 珠三角工廠大撤離(6)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09:41 南方都市報
惠州火車站。東莞-鄭州的火車來了,農民工們井然有序地登上回家的列車。隨著傳統密集型產業在珠三角的撤離,昔日“世界工廠”的熱鬧場景和每年洶涌的民工潮或將成為歷史。本報記者田飛攝 2008年1月6日,中山市東升鎮105國道旁的工業區里,幾間大規模廠房空蕩蕩地閑置著。 代理出租的恒達物業公司經理金曉玲告訴記者,幾家廠房面積均在20000平方米左右,以前是做電子廠的,元旦前企業搬走,到現在還沒租出去。 金曉玲說,以前是“招商引資”,現在是“招商選資”,污染嚴重、勞動密集型的低端企業不讓進來,導致原有企業搬走了,新的企業又沒進來,空置的廠房比較多。 “把企業都往外趕,我們自己不就空心了嗎?我們也想讓低端的企業遷走,但又希望在新的產業沒有補充進來時,企業外遷的規模不要太大,否則對村鎮經濟會有影響。”一位地方官員表示。 東升社區村民梁慶安說,各村居民收入和福利很大一筆都來自廠房出租,如果廠房沒人租,村民的福利自然就少了。他認為應該務實,有好的企業來了再動員落后企業外遷。 產業轉移觸動的,是很現實的經濟利益。 與中山毗鄰、全國聞名的“家電之都”佛山順德也面臨“產業空心化”之憂。最近幾年,美的、格蘭仕、萬和等知名品牌都將部分產能遷移到了中山等地,雖然“家電之都”的地位在國內尚難動搖,但大企業外遷、影響力限于地域性等問題還是有人擔憂。 順德也在致力于打造“總部經濟”,龍江鎮一家電器廠生產經理黃立昌說,順德家電產能轉移后,總部變得越來越“軟”,總部有邊緣化的傾向。他的擔憂在于,一個逐漸失去生產制造能力的總部,如何能保證不會有空心化的危險?黃立昌說,我們的國情就是人多,勞動力便宜,現在一窩蜂的都轉型,都搞高科技,都建總部,我擔心有些脫離現實。“最起碼的一條,高科技、升級、創新都需要人才,哪有那么多人才來支撐呢?珠三角廉價勞動力、中低端人才還是主流。” 黃立昌認為,原有企業外遷必然短期內給當地經濟帶來一定的沖擊,稅源減少,經濟總量削弱。作為地方就應思考:原有企業怎么遷走?新企業招進來會不會有新問題?采取什么措施留住想外遷的高端企業?留不住的話,如何避免交接期的“空心化”? 邁入“3000億GDP俱樂部”的東莞最近爆出新聞,連續20年的高速增長,去年慢下腳步,創了新低。預計今年東莞的GDP增幅更低,只有14%. 有分析認為,東莞GDP增速放緩,有制造業陸續遷出,新的產業未及時補充進來,遭遇“產業空心化”的原因。 對此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表示,“不能光講GDP,要看經濟質量,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口與自然協調發展。”三來一補企業為東莞的原始積累貢獻了第一桶金,但現在問題暴露出來了,“人口多,污染重……只講發展,沒有講科學,代價非常大。” “是機遇,也是挑戰。”深圳市副市長張思平談到企業升級時說,“如果處理得好,將能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像香港那樣空心化,削弱城市的競爭能力。” 走出去是否就能起死回生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