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資本市場過去十年的成績單如何,證監會副主席李超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6月23日,李超在參加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資本市場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體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資功能顯著增強,良性市場生態逐步形成。十年來,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2億。
他介紹,從經營效益看,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相比較十年前增長了兩倍,營業收入、凈利潤總體保持比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達到了4.4萬億元,較之前三年增長接近了50%。
良性市場生態逐步形成
李超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證監會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加強基礎制度建設,資本市場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體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資功能顯著增強,良性市場生態逐步形成。十年來,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2億,為服務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出新三板、科創板,設立北交所,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這十年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萬億元。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經成為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的重要渠道,期貨期權品種覆蓋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基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實現核準制向注冊制的跨越,穩步推進試點注冊制,發行市場化程度、審核注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場各方預期。
三是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實體上市公司利潤占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長到目前的接近50%,國民經濟支柱地位更加鞏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總資產十年間增長5.5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目前為26萬億元,十年增長了8倍,行業實力大幅增強。
四是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大幅增強。統籌開放和安全,制度型開放翻開新篇章。行業機構外資股比全面放開,啟動滬深港通、滬倫通,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并不斷提升比重,外資連續多年保持凈流入。
五是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建成。新證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先后實施,中辦國辦印發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期貨和衍生品法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零容忍”執法威懾力顯著增強,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的局面已經得到了根本性改變。
六是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堅持通過改革提升監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場內生穩定和外部約束機制,及時穩定市場預期,資本市場風險總體收斂、基本可控。近年來也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沖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李超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努力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市場結構性呈現積極變化
李超表示,結構性問題始終是制約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這些年,證監會著力使用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去破解結構性難題。通過這十年的發展改革,出現了一些結構性方面的變化。
一是多層次的市場體系結構在發生明顯的變化。通過不斷的努力,多層次市場體系日益完善,各市場、各板塊的特色更加突出。比如,滬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盤藍籌”的特色,科創板堅守“硬科技”的特色,創業板繼續保持“三創四新”的特點,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同時,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在整個資本市場中間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是上市公司結構在發生明顯的變化,質量得到了明顯改觀。從行業分布看,上市公司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過千億元的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是空白發展到現在46家,上市公司也日益成為經濟轉型升級重要的動力源。從經營效益看,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相比較十年前增長了兩倍,營業收入、凈利潤總體保持比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達到了4.4萬億元,較之前三年增長接近了50%。從治理效能情況看,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大股東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資本市場的痼疾通過集中整治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三是市場優勝劣汰的效應加快顯現。A股市場分化特征更加明顯,各方資金更加青睞龍頭股、績優股。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建立,退出渠道大幅順暢。2019年到2021年強制退市家數是之前十年總和的三倍以上,“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的良性生態加速形成。
四是投資者結構逐步優化。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持續壯大,截至今年5月底,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達到了22.8%,比2016年提升了6.9個百分點。2021年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逐步建立。
五是產品供給體系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更加豐富。持續優化股、債、期產品結構,豐富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及時推出資產證券化、科技創新債、綠色債等產品,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公募基金產品準入制度大幅簡化,權益類基金規模屢創新高,公募基金參與養老金融服務的深度不斷拓展。
六是崇信守法、懲惡揚善的導向持續強化。隨著全方位投保體系和“零容忍”打擊違法犯罪的體制機制更趨完善,誠信經營、敬畏法治的市場氛圍正加快形成。比如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再如,暢通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首例證券集體訴訟康美藥業案落地,5.2萬名投資者獲賠24.59億元,以多元糾紛化解、支持訴訟、代表人訴訟等為主的多元行權維權機制逐步落地。
資本市場有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
權威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超過12.2萬億元。截至2021年末,直接融資存量規模98.8萬億元,約占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31.5%。資本市場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同時,資本市場建立了與科技產業、風險投資無縫銜接的價值發現和篩選機制,為不同類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融資服務,積極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帶動了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截至2021年末,科創板上市公司達377家,市值共計5.6萬億元。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下新上市企業262家,一批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資本市場發展壯大還改變了我國長期以來單純依靠銀行體系的融資格局,在穩經濟、穩金融、穩預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資本市場有序推動市場、行業和產品對外開放和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
責任編輯:李桐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