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增強活力 盤活存量調整結構
深化改革是經濟最強“正刺激”(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羅 蘭
針對經濟增速下滑現狀,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進行調控,目前,各項指標出現向好之勢,但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專家指出,在目前情況下,短期應該繼續采取穩增長措施,同時,更要通過深化改革啟動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實現經濟健康長遠的發展。
穩增長要靠改革發力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經濟減速是由長期結構性因素造成的。通過深化改革實現經濟增長是政府確定的基本原則。政府多次強調,只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轉方式調結構不放松,保持宏觀政策基本取向不動搖。
專家指出,短期的穩增長措施作用有限。經濟學家李稻葵[微博]說,穩增長政策只能短期發揮效應,而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是多層次的。他表示,應該把注意力從短期的增長轉向改革動力問題,從而保持中國經濟能夠較快地恢復增長活力。
今年以來,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簡政放權方面,取消和下放52項行政審批事項,減少部分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將3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加快探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實現“法無禁止即可為”;財稅改革方面,繼續推進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工作,降低小微企業稅負和控制地方債務規模等;金融方面,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減少對匯率的直接干預,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等。
依靠改革,中國經濟取得長足進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我們著力依靠改革實施結構調整。從優化供給和改善需求兩側精準發力,主要運用市場化辦法并輔之以差別化政策,有扶有控、有保有壓、有進有退,既大力支持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積極化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又加大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投資。
改革啟動經濟內生動力
與放松銀根、從外部刺激經濟的方式相比,通過改革啟動經濟內生動力是“正刺激”。專家指出,通過外部刺激,經濟在短期內有可能再度提速,但強心針失效后很快會癱瘓下來。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把體制機制弊端去掉,增加有效供給,釋放潛在需求,繼續通過盤活存量政策、調結構、促改革等方式激發經濟增長活力,才是獲得健康體魄長遠發展的根本。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如今,經濟發展已進入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我們應從全局出發適應新常態,堅決糾正單純“以增長速度論英雄”的偏向。向改革要增長動力,當務之急是優先推進既利長遠發展又利短期經濟增長的重大改革。
即使近來采取的微刺激政策也具有調結構的雙重作用!斑@些措施并非純粹為了‘穩增長’,而是把穩增長與調結構、促改革相結合,盡量達到一箭雙雕甚至一箭多雕的效果。”上海博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說,例如,最近中央政府重啟國家電網[微博]的升級與“西電東輸”的項目,不但有利于穩定投資增長,而且有助于西部大開發,還有利于促進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F在回過頭看,如果不是用改革的辦法,即簡政放權、創新宏觀調控方式、著力調整結構‘三管齊下’,而是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不僅去年的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而且今后幾年的日子也許會更難過。”李克強說。
改革力度未來仍需加大
未來改革的力度將繼續加大。民族證券研究認為,中央將會利用經濟增長下滑的壓力,倒逼各方面的改革加速,以盡快釋放改革帶來的增長紅利。第一,進一步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社會創造力。第二,加快國企改革步伐,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
專家認為,向改革要增長動力,當務之急是優先推進既利長遠發展又利短期經濟增長的重大改革。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多措并舉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解決沒錢花和有錢不敢花的問題,把13億人的消費潛力挖掘出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力量辦醫辦學辦養老等,滿足人們迫切需要的多樣化服務需求。推進稅制改革,全面實施營改增等。
沈建光建議,今年應該特別重視以下幾點:一是重視穩增長的必要性。二是重視改革的協調性。三是對人民幣國際化給予充分重視,并積極推動。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