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接近尾聲
摸清債務“家底”
或為出臺對策
業內預計,此次債務規模高于2010年的10.7萬億
⊙記者 王媛 ○編輯 孫忠
從今年7月底以來,一場力度空前的全國地方性債務審計正悄然進行,近日有望接近尾聲。
業內人士預計,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審計署對全國地方性債務的調查結果也將出爐,預計此次債務規模高于2010年的10.7萬億元。
摸清債務“家底”為第一步
2013年審計署對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全面摸查,力度空前。
“審計署的報告結果出來后,會對從中央到地方的債務風險有個判斷。據此,監管層會出臺相應對策。” 中誠信國際執行副總裁閆衍告訴上證報記者。
渣打銀行[微博]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稱,審計結果可能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公布,預計此次至少有1萬家獨立的法人實體負擔這些債務。由于其中一些試圖掩蓋負債情況和部分企業間貸款和“白條”債務,因此,審計部門的任務異常艱巨。
關于此次摸底結果,雖然業內人士預計不一,但高于2010年的10.7萬億元已成共識。閆衍昨日對記者表示,預計此次債務規模約為16萬億元。
而一些外資銀行的預測規模更高,悲觀者則預計超20萬億元。渣打銀行在15日發布的報告稱,此次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可能達到21.9至24.4萬億元,占GDP的38至42%,接近當前官方估算值的兩倍。
盡管如此,審計署的最終結果僅是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第一步。閆衍表示,審計結果出爐后,下一步,對規模和風險不大的地方而言,是面臨如何更好地管理地方債務。而對地方債務規模和風險相對較大的地方,則面臨如何控制債務上限,各級政府肯定會有相關對策。
有望推出一系列新政和配套措施
不論最終規模有多大,業內預計,從短期來看,在審計署結果公布后,一系列新政和配套措施有望推出,共同推動地方投融資平臺去杠桿化和債務風險管理。
具體而言,渣打銀行稱,推動地方投融資平臺的去杠桿化,是金融監管部門當下面臨的重大挑戰。短期內,待審計結果公布后,預計監管機構將會發布會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對地方投融資平臺貸款新規。
而從宏觀層面來看,業內預計,此次審計結果出爐后,更大的意義在于建立一個可持續的財政框架。
渣打銀行表示,地方性債務審計結果出來后,財政部門應該能夠建立對全國地方投融資平臺的監測體系。這一體系可能將地方投融資平臺與背后的地方政府掛鉤,明確顯示各級政府負責多大規模的債務。
此外,社科院金融重點研究室主任劉煜輝[微博]稱,目前一個現實是,地方政府債務確實處于一個風險狀態,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要促進地方政府職能根本改變,進行債務約束和預算改革。
“基于此,我們可以做一些基礎性工作在前面,比方說建立一個可靠和透明的信用評級系統,并且逐步由此形成能夠支撐債務定價的期限結構和信用結構,最終形成對微觀主體約束的市場機制。”劉煜輝表示。
在此背景下,此次審計結果也有望對地方政府評級提供數據支撐。記者獲悉,中債資信近期正選取一些地方政府,對其開展試評級工作,而未來有望開展地方政府主體及相關債項評級,而這將成為推動地方政府債務陽光化、透明化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