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馮禹丁 陳楠 實習記者 董樂
“補充”而非“替代”
資源稟賦有時是一個相對概念,比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曾是我國國情的官方概括,這一提法已淡出多年——因為官方意識到中國地大但物并不博,人口眾多也不值得夸耀。
一個人口眾多、資源卻相對貧瘠的大國,如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在中國的能源供需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一直占據主導地位,2003年以來,我國煤炭消費量年均增長2.5億噸,其中電力行業耗煤年均增加1.63億噸,占全國煤炭消費比重已由2003年的53.9%上升到57.3%。
這一結構還將保持很長一段時間。去年年底,我國燃煤機組發電容量5.82億千瓦,天然氣2100萬千瓦,水電1.73億千瓦,核電900萬千瓦,風電800萬千瓦。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煥預計,至2020年底,我國燃煤發電容量將達8億千瓦左右,燃氣0.4億千瓦左右,水電3.3億千瓦左右,核電1億千瓦左右,風電1.3億千瓦左右。也就是說10年之后,即使新能源增長15倍,同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它仍處于“補充”而非“替代”地位。
“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我們的人均生活水平要接近美國,還要消耗很多能源。”陳煥對《商務周刊》說。
目前中國發電廠裝機容量是英國的10倍多,但兩者的GDP差不多。雖然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京都議定書》中并未承擔碳減排義務,但年復一年,中國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減排壓力。2012年到期的哥本哈根協定談判中,歐美國家已經要求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承擔碳減排責任。
不過,發展新能源不只是政治博弈的砝碼,它確是關乎中國人可持續生存的百年大計。
傳統化石能源中,石油據說用不了40年就會告罄;煤還能用不到100年。這不算最駭人的。如果我們今天什么都不做,2050年氣溫將上升攝氏6度,我們的下一代將生活在一個厄爾尼諾現象和超級颶風交織的世界之中。
好在充沛的陽光和來回刮個不停的季風給了我們發展風能與太陽能——這兩個當今最被看好的新能源產業的資源稟賦。中國政府已經行動起來,它“軟硬兼施”,一邊硬性驅動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發展可再生能源,一邊對新能源產業施以巨額補貼。《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要求,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到2010年和2020年,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電網總發電量中的比例分別達到1%和3%以上。
風電、太陽能與生物質能被公認為當今最具發展潛力的三大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替代能源,其中風電和太陽能被中國視為自己國情的選擇,生物質能在全世界都還不成熟,而中國農作物耕作的非集約化,和人口大國對糧食作物的需求,決定了生物質能在中國只能小規模分散化發展,而不能并入由大型國企壟斷的能源供給網絡。
在太陽能和風能之間,中國現階段更偏向于后者,主要在于成本考慮。但業內人士估計,隨著光伏成本降低和儲能技術的發展,太陽能將在2030年之后成為主流,因為它比風能更穩定可控。
雖然海上風能資源更充沛,但我國在海上風能開發上現在還只處于試探階段。除了為世博會獻禮的海上風電工程,中國并不打算大規模上馬海上風電項目。專用地基、設備吊裝、海底電纜鋪設和鹽霧環境下的運營維護,都決定了海上風電在技術難度上遠高于陸上風電。“我們不是漁民,什么時候漲潮落潮都不知道。”一位風電企業員工對《商務周刊》說,“即使是技術領先的維斯塔斯公司也曾在2004年由于海上裝機出故障而損失慘重。”
制約風電和太陽能發展的最大因素似乎就是經濟性,只待它們成本下降到與化石能源相當,目前棘手的并網難題就將迎刃而解。雖然這個目標現在看起來比較難以達到,但不要忘了,技術推動新能源成本降低的同時,傳統能源隨著儲量的漸少,價格也會攀升。
“黃金時代”的狂飆突進
相對于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風能發電成本最接近傳統化石能源,風電商用在國際上已經幾乎沒有技術瓶頸,因此成為中國政府目前最為看重的可再生能源。
從資源稟賦來講,我國具有兩大風帶:一是“三北”地區(東北、華北北部和西北地區),這片廣袤的國土常年“北風那個吹”;二是東部沿海陸地、島嶼及近岸海域。《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07—2008)顯示,中國陸地可利用風能資源3億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風能資源,共計約10億千瓦。
當發展風電上升為國家意志,中央財政也為此拿出專項資金。2008年8月,財政部公布實施了《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符合支持條件企業的首50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按600元/千瓦的標準予以補助,其中整機制造企業和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各占50%。
地方政府也有著發展風電的沖動,因為固定資產投資是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而我國很多內陸地區除了風大,沒什么資源。這兩年諸多地方政府醒悟過來,呼呼的風不僅可以拉升政績,而且通過建風場還能“圈地”,把大塊土地用來生財。所以不難理解,在風資源豐富的七省區中,提出建設風電“三峽”的就有兩個。華能、華電等五大電力集團2009年新能源發展目標中,各地共計上馬風電項目超過50個。
在中國,如果政府主動要做什么事情,效率一定奇高。從2003年我國第一次風電特許權招標開始,2005年2月胡錦濤主席簽發《可再生能源法》之后,風電產業連續4年實現新增裝機容量翻番。截至2008年底,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為894萬千瓦,已經大大超出了國家原先規劃(至2010年達到300萬千瓦)。中國原擬將2020年的風電裝機容量設計為1億千瓦,但據報道,國家能源局已初步決定將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規劃提升到1.5億千瓦。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日前公布的年度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實現風電裝機1221萬千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很多人認為,現在是中國風力發電發展的“黃金時代”。
風電技術分為整機技術和零部件技術兩類,其中零部件又包括葉片、電機、主軸承、齒輪箱等。國際上風電技術的引領者是丹麥、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它們早在1970年代便實現了風電的商用。起步較晚的中國風電產業狂飆疾進之下,走了一條技術“拿來主義”之路。
2004年之前,國內做風電整機的僅有6家企業,而自2004年風電高速增長,近5年來已經形成了金風、華瑞、東方電氣“三大”齊頭并進,其后還有80多家主機廠簇擁的格局,“幾乎所有制造領域的大型重工企業,包括航空、航天、船舶、電站設備制造、輸配電設備企業,都紛紛涉足風電機組制造”,這還不算零部件商。
包括三大整機廠在內的絕大多數企業,都是通過從歐洲企業購買技術方案獲得加工制造能力。以葉片行業為例,德國一家名為Aerodyn的設計公司的方案在中國有近20個買家。“買個生產許可轉讓,再買模具設備,就可以制造葉片,如果純加工的話這個行業實現生產比較快。”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劉新賓說。
這一現象與我國風電行業的一個規律有關——在跑馬圈地階段,很大程度上“客戶”比“技術”更重要。“實際上整機的關鍵不是在技術而是在于客戶,再強的技術不能在用戶處得標也是徒勞。”智基創投合伙人林霆說。
聯想投資執行董事王俊峰也直言:“門檻高低倒是其次,關鍵是誰擁有資源,五大電力公司從人脈到實力都是最有條件發展新能源的。我們在投資主機或設備商時,會考慮誰跟五大電力公司業務關系好,誰能跟業主方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