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資本產業峰會即將召開!報名入口>>【下載地址】
作者: 梅新育
[ 自黑海運糧協議7月17日到期以來,國際市場糧價不斷走高,小麥價格一周上漲15%,芝加哥小麥期價7月25日達到5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
民以食為天,而農業又是“靠天吃飯”特征最為顯著的產業,因此,從上半年全國總體偏旱快速轉向杜蘇芮臺風在大片地區制造數十年、上百年未見雨災,且災區不乏全國名列前茅的產糧大省,對國內外經濟、市場最大現實與潛在沖擊在于糧食市場;杜蘇芮雨災降水分布極度失衡,進一步放大了這場雨災對糧食市場的沖擊,并有可能通過一定機制、經過一定時滯后傳導至國際能源市場。
杜蘇芮雨災降水分布失衡之一:
華北超強降雨而長江中游湘贛降水不足
今年上半年全國總體偏旱且高溫天氣明顯偏多,上半年全國強降雨過程共計15次,累積面降雨量24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3%;6月份以來,西南、華南等地干旱緩解,東北中西部、華北北部等地區氣象干旱露頭并發展。截至7月1日8時,北京累計降水93.8毫米,比去年同期累計降水(151毫米)少57.2毫米,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144毫米)少50.2毫米。與此同時,上半年我國發生4次區域性高溫過程,首次區域性高溫過程比常年同期偏早16天,多地高溫突破歷史極值。氣象干旱與高溫疊加,對農業、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殺傷力顯著增強,且預計今年汛期以降長江中游地區將遭遇前汛后旱天氣。
在此基礎上,自7月28日上午登陸福建晉江以來,杜蘇芮臺風中心及其殘留云系一路北上,經過江西、安徽抵達北方,在華北和東北造成了相當程度上的旱澇急轉。在廣大受影響地區中,降水最集中的是臺風登陸的福建、毗鄰的浙江,以及太行山—燕山山脈迎風坡東面的華北京津冀魯豫晉六省市地區,外加包括內蒙古東部在內的東北(特別是黑龍江省);長江中游的湘贛兩省在此次降雨進程中降水量則相對少許多,不足以彌補去年嚴重連旱以來的水資源缺口,在今年預計的前汛后旱天氣中面臨不可忽視的嚴峻考驗。
2022年夏,長江遭遇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汛期發生流域性嚴重枯水,夏秋冬連旱,湖南、江西旱情尤為嚴重,從去年延續直至今年春夏之交,洞庭、鄱陽兩湖水位跌落至數十年低位,今年五一前后、6月以來方才陸續擺脫超枯狀態,隨后回落。
洞庭湖標志性水位站城陵磯七里山站枯水位24.5米,警戒水位32.50米,保證水位34.55米。鄱陽湖標志性水位站湖口高水位為20米,低水位為12米,平水位為14~15米。
杜蘇芮臺風登陸前夕,洞庭、鄱陽兩湖水位均低于低水位或枯水位標準:
入伏首日7月11日晨,洞庭湖城陵磯水位25.62米,僅比枯水位高1.12米;鄱陽湖湖口水位13.85米,低于平水位;兩者均低于歷史同期均值和去年同期。
7月27日,杜蘇芮再次升級為超強臺風,國家氣象局針對杜蘇芮臺風升級為超強臺風而啟動臺風一級應急響應,當日0時鄱陽湖湖口水位11.90米,低于低水位0.1米;洞庭湖城陵磯水位23.49米,比枯水位低1.01米。
7月28日8時,湖口水位11.92米,低于低水位;城陵磯水位23.59米,比枯水位低0.91米,低于歷史同期均值和去年同期。
同時,三峽水庫水位也不算高。該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相應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汛期前降低至防洪限制水位(汛期限制水位)145米,騰出約22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枯水期最低消落水位155米。7月28日8時,三峽水庫水位154.99米,低于枯水期最低消落水位。
7月28日上午杜蘇芮臺風登陸數日之后,極端暴雨已經重創華北六省市,洞庭、鄱陽兩湖水位方才遲遲上漲超過低水位/枯水位。
杜蘇芮雨災降水分布失衡之二:
北京全市總體重災而骨干水庫補水不足
作為首都,北京是此次華北杜蘇芮雨災防汛抗洪重點,但北京今年上半年直至此次杜蘇芮雨災前夕降水一直嚴重不足,1~5月北京地區平均降水量55.8毫米,比常年同期(1991~2020年平均值,下同)偏少25%;截至7月28日8時,北京累計降水242.8毫米,比去年同期累計降水(312.8毫米)少70毫米,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314毫米)少71.2毫米。導致大中型水庫蓄水不足,比去年同期明顯減少,補水需求較大。根據北京市水務局信息,北京市大中型水庫總庫容92.1733億立方米,7月29日8時蓄水量35.7302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1.3860億立方米。其中,密云、官廳兩大水庫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分別減少7850萬立方米和2322萬立方米。
在此次杜蘇芮雨災中,北京降雨量創造了140年來最高紀錄,7月29日20時至8月2日5時,全市平均降水量276.5毫米;但作為北京市頭號“水盆”,密云水庫流域7月29日8時至8月3日8時平均降雨量125.2毫米,尚不及全市平均降雨量的一半。
截至8月1日8時,北京市內形成水資源量11.6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48億立方米,地下水8.12億立方米;而根據上述全市平均降水量276.5毫米和北京市面積1.641萬平方公里計算,北京市此次雨災降水總量約45.37億立方米;亦即形成水資源量僅占此次雨災降水總量的約1/4。
在上述形成水資源量中,進入水庫者日后使用最為便利,但只占少部分。根據北京市水務局統計,截至8月1日8時,北京市大中型水庫蓄水量37.12億立方米,較雨前增加1.39億立方米。截至8月3日8時,蓄水量38.1088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0243億立方米。
多個產糧大省嚴重受創,
沖擊國內外糧食市場
河北、河南、山東、湖南、江西、山西和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均系全國名列前茅的產糧大省,無論是遭受超強暴雨重創還是降水不足,對我國糧食生產的負面影響都不可低估。
在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排行中,黑龍江、河南、山東、吉林、內蒙古、河北、湖南、遼寧、江西、山西產量均超過千萬噸,排名分別為第1、2、3、5、6、7、10、12、13、16位。其中,河南、山東、河北糧食產量均可抵得上一個海外糧食生產與出口大國,河南糧食總產量與法國相當,超過俄烏沖突爆發前的烏克蘭;山東糧食產量與加拿大相當;河北和杜蘇芮臺風中心途經的安徽兩省糧食產量都超過泰國。
在此次雨災中受創最重的華北,近乎全域遭受暴雨襲擊的京津冀魯豫五省市合計,2022年糧食產量16499.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4.0%;若加上山西,六省市2022年糧食產量17964.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6.2%。
在此次雨災中受創次重的東北(包括內蒙古東部),東北受創最重的黑龍江省2022年糧食產量7763.1萬噸,占全國11.3%;黑吉遼三省合計14328.4萬噸,占全國20.9%;內蒙古東部糧食產量通常占整個內蒙古六成左右,這里按占一半計入,則黑吉遼三省加內蒙古東部2022年糧食產量合計16278.7萬噸,占全國23.7%。
去年以來備受嚴重干旱和降水不足打擊困擾的湘贛兩省合計,2022年糧食產量5169.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5%;2021年糧食產量5266.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7%。
尤為突出的是,長江流域是全國最重要稻谷產區,湘贛兩省又是長江流域最大的產稻大省。2021年,全國稻谷產量過千萬噸的9個省份排名依次為黑龍江、湖南、江西、江蘇、湖北、安徽、四川、廣東、廣西,其中除黑龍江、廣東、廣西外,另外6省均屬長江流域。
去年長江流域遭遇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重創長江流域農業生產,需水量大的水稻生產受影響顯著。2022年中國谷物總產量63324萬噸,比上年增產48萬噸,但其中稻谷產量下降至20849萬噸,比上年減產435萬噸,主要原因便是長江流域旱災,湘贛兩省又是其中的重災區。
在東北地區,黑龍江是全國頭號稻谷生產大省,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產米相對少得多。2021年黑龍江稻谷產量2913.7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3.7%。黑、吉、遼三省合計4023.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8.9%;若再加上內蒙古,合計4138.3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9.4%。
今年以來,如上文所述,湘贛兩省河流、湖泊、水庫水位回升不佳,在此次杜蘇芮雨災中降水相對不足,且預計今年長江中游可能前澇后旱,壓低兩省稻谷產量的概率不可低估。如果東北水稻生產受損嚴重,對全國稻谷產量影響就更大了。再與以下因素結合,完全有可能通過影響市場參與者預期而推動國際市場糧價進一步上漲,不利于我們平抑國際市場米價高漲壓力輸入:
在大米市場上,今年以來,全球氣候(厄爾尼諾現象)本已導致國際市場米價持續高漲,徘徊在11年高點左右;7月以來,各國限制大米出口趨勢抬頭,進一步助推國際市場米價上漲。印度自7月20日起禁止出口除巴斯馬蒂香米以外的白米,而該國是世界頭號大米出口國,出口量占全球大米出口總量的40%以上。其后,阿聯酋(重要大米國際轉口貿易中心)、俄羅斯相繼宣布延長大米出口禁令。
在小麥市場上,中國夏糧減產與黑海運糧協議終止助推價格上漲,隨著杜蘇芮雨災對華北小麥秋收的損害顯現,預計將進一步增強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壓力。
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613萬噸,比2022年減少127.4萬噸,下降0.9%。其中,主要由于河南遭遇夏收“爛場雨”,全國夏糧小麥產量13453萬噸,比2022年減少122.6萬噸,下降0.9%。
黑海運糧協議談判破裂,7月17日到期之后終止,將顯著影響糧食出口大國烏克蘭農產品出口。從去年7月協議啟動至7月協議終止,烏克蘭在黑海協議框架下通過黑海通道向中國、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埃及等45個國家出口了3285萬噸糧食;由于黑海運糧協議破裂,烏克蘭農業部副部長塔拉斯·維索茨基預計7月烏克蘭農產品出口量將從上月的約500萬噸銳減三成至350萬噸。自黑海運糧協議7月17日到期以來,國際市場糧價不斷走高,小麥價格一周上漲15%,芝加哥小麥期價7月25日達到5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美聯儲等主要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走向正在埋下當前和明年前后助推國際市場初級產品行情的伏筆。美聯儲于7月26日實施2022年3月以來第11次加息,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至5.25%至5.5%之間,達到2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這一輪加息進程走向尾聲,明年美國大選年之際貨幣政策轉向放松的概率上升,而美國貨幣政策放松對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有助推作用。
警惕國際糧價上漲引爆西亞北非動蕩
和油氣行情震蕩的潛在風險
由于今年我國夏糧產量仍處于高位,且國內糧食儲備充裕,上述因素不足以顯著推高國內糧食零售價格而影響民生,但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無力化解國際市場糧價波動的輸入性沖擊。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國際市場糧價持續猛漲常常會在一些西亞、北非國家引爆大規模社會動蕩和恐怖主義風險,進而導致國際油氣能源市場行情劇烈震蕩。因為這些國家糧食自給率普遍較低,格外依賴進口解決吃飯問題,食品進口額占這些國家貨物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幾乎全部超過10%,即使沙特這樣的高收入石油輸出國也不例外,不少國家超過20%乃至40%,因此,它們的宏觀經濟與社會穩定向來與國際市場糧價聯系緊密。
不僅如此,西亞、北非傳統上的主要小麥進口來源國是俄羅斯、烏克蘭,因此在去年以來俄烏沖突和制裁俄羅斯狂潮中其糧食進口受沖擊本來就最為顯著。在黑海運糧協議終止后的新一波沖擊中,由于沖突和制裁狂潮嚴重割裂了全球糧食市場,歐洲特別是東歐糧價將因烏克蘭糧食滯留加劇傾銷壓力而承受一定范圍和程度的下行壓力,西亞、北非由此而來的糧價上漲壓力則將高于世界其他大多數地區。
十年前,我就注意到了國際市場糧價(小麥價格)上漲引發西亞北非動蕩的現象,并在相關文章中一再提出、分析論述這一現象及其背后的機制、影響;現在,在新冷戰、俄烏沖突持續的情況下,氣候和降雨變動、糧食產量與行情、西亞北非社會穩定性、國際油氣能源市場行情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相互作用和震蕩呢?
讓我們早作防范,拭目以待。
(作者系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本文僅代表個人意見)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