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保險時都中過哪些招?保險套路調查

你買保險時都中過哪些招?保險套路調查
2022年02月19日 03:05 媒體滾動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你買保險時都中過哪些招? 保險套路調查   來源:法治日報

  調查動機

  “只要9.9元,新冠隔離一天發150元”“隔離一天補貼1000元,躺賺上千元”“只要一瓶水的價格,以防萬一買個安心”……近期,多家保險公司推出的“新冠隔離險”引發社會關注。不少消費者投訴【進入黑貓投訴】稱,買了此保險后存在被隔離卻無法理賠、理賠證明材料嚴苛無法提供等諸多問題。

  近日,銀保監會財險部發布《關于規范“隔離”津貼保險業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針對“隔離保險”宣傳不實、理賠困難等問題提出了規范性要求。

  為全面了解保險領域的各種套路,給消費者投保時提供參考和防范,《法治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王意天

  買了“新冠隔離險”,要求理賠時被告知,“已經被確定為中高風險區”的不予賠付;買了分紅型理財保險,10年過去了,發現拿到手的錢還不如繳納的保費高;網上“免費領取”保險,沒想到第二個月開始被自動扣款300元……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采訪發現,保險套路多,文字游戲在保險銷售中較為普遍,夸大宣傳、誘導投保、理賠難等問題讓不少消費者深受其害。

  對此,接受采訪的專家提醒,在投保時要考慮清楚自己面臨的風險和保障需求,不能僅看產品名稱、追熱點而盲目購買與自己的風險保障需求不符的產品。消費者對于購買的保險產品享有知情權,應當明確知曉服務的具體內容、價格、付款方式等。如果保險公司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誘導消費者購買、自動續費等,消費者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或者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免費領取自動扣費

  線上售賣貓膩兒多

  保險免費領取,這樣的實惠靠不靠譜?

  記者查詢多個第三方投訴平臺看到,有不少消費者投訴稱,有的保險以“首月1元”“免費領取”等噱頭誘導消費者購買,第二個月就被自動扣費,家里老人用手機時不小心點擊鏈接“中招”。在黑貓投訴平臺,僅2021年涉及“1元保”的相關投訴就超800條。

  其中,有一款名為“××保Plus”的保險被消費者瘋狂“吐槽”。

  投訴者普遍反映,他們的手機上莫名其妙收到一條短信,上面寫著:“尊敬的客戶,您的××保Plus意外傷害險產品計劃已領取成功。”后面附著保單號、客服熱線等字樣。但實際上,本人在線上線下都沒有辦理過這款保險。

  多位投訴者向記者回憶說,自己是在其他網絡平臺瀏覽時,因某活動填寫了身份信息,之后就收到了這條參保短信。

  一名投訴者稱,自己陪孩子在一款App上游戲時,彈出一個互動消息,提示她中了188元的話費,要求填寫個人身份信息后方可領取。等她填寫完個人信息,話費沒到賬,投保成功的短信倒是來了。

  之后,該保險公司還不斷通過電話和短信騷擾客戶,要求完善個人信息,并推銷其他種類的保險。

  此外,保險自動扣費的投訴量在保險投訴中也穩居前三位。在多個投訴平臺,消費者反映一些線上保險通過彈窗、鏈接等形式誘導消費者點擊進入,在無相關告知的情況下持續自動扣費續保,甚至有消費者反映自己被扣費多年,但從未收到相關扣費通知。

  來自山東青島的馬先生于2020年5月在線投保了一款涉養老的保險,并選擇了月繳費70元。后來因為不滿意保險公司的服務選擇退保,但折騰了一年多也沒有退保成功,“在線申請退保,系統不是說需要升級就是正在維護,和客服溝通多次也沒有效果,但每個月的扣費卻雷打不動”。

  線下套路防不勝防

  誘導手段花樣百出

  不光線上,線下辦理保險業務同樣套路重重。在一家第三方投訴平臺,關于保險業務的投訴超12萬條,主要涉及保險產品虛假宣傳、保險賠付認定困難、賠付周期長、產品存在捆綁銷售等問題。

  山西太原的胡先生就被保險業務員“坑”了一把。

  一次偶然的機會,胡先生認識了一名保險業務員,對方向他介紹了一款“終身制百萬醫療保險”,稱交15年的保費,管到被保險人99歲,無論大病小病都可以報銷,理賠上限達300萬元,但購買該保險必須捆綁購買兩款理財類產品。

  考慮再三,胡先生給父母和剛出生的孩子購買了這款醫療保險。但買了兩款理財類產品之后,胡先生才發現那款醫療保險根本不是“繳15年保99年”,而是繳一年保一年。

  “當時保險業務員說得天花亂墜,我也沒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內容。”胡先生懊悔地說,他氣沖沖地找到該保險公司山西分公司的負責人,結果對方承認一些業務員為了業績存在夸大保險的情況,今后會加強培訓。

  無獨有偶。上海徐匯區的包先生近日收到一份保險公司寄來的《終止通知書》,得知他在該保險公司連續購買了25年的“防癌健康險”已經終止。聯系客服后被告知,這款保險的保單有效期僅為5年,如今該產品已經停售。

  包先生翻出他在1996年11月22日生效的保單,上面確實寫有“保單有效期為5年”的字樣。“可如果是為期5年的保險,為什么自己被連續扣費了25年?”包先生不解。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款短期險,公司為照顧老顧客,所以在顧客沒有提出不續保的情況下會自動續保。”包先生說,但這25年里該保險公司沒有任何一名業務員將此事告知他。

  經過一番交涉,保險公司決定為包先生繼續續保。

  據了解,保險中存在的套路遠不止這些,奇葩保險、隨意停售、增值服務和口頭承諾等套路層出不窮,成為擺在投保人面前的一個個“坑”。

  提高警惕規避風險

  保存證據便于索賠

  保險套路多,投保人該怎樣做才能規避風險呢?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張俊巖認為,規避保險套路的前提是要認清保險銷售行為合法與否。

  他解釋說,保險銷售本身作為正常的展業行為,有其規范性的要求。保險法、保險公司管理規定、人身保險業務基本服務規定等都明確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及其從業人員從事保險業務,要依法合規;人身保險銷售誤導行為認定指引對銷售誤導行為作出明確。購買保險過程中如果出現誘導購買、強制購買等,都屬違規行為,監管機構將作出相應的處罰。

  對于保險自動續費問題,張俊巖分析說,自動續費是否違規要看合同約定,選擇權通常在投保人,在簽署合同時確定。自動續費有助于防止斷繳情況,但從提升服務質量的角度,保險公司應該規定在續費環節以短信等方式及時提示投保人。

  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律師賈潤嶧告訴記者,消費者對于購買的保險產品享有知情權,應當明確知曉服務的具體內容、價格、付款方式等。如果保險公司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誘導消費者購買、自動續費等,消費者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或者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警惕‘首月×元’陷阱。許多保險公司以‘首月×元’為噱頭,并在簽約同時要求開通自動續費,然而卻以極小的字標明第二個月及以后保險公司會扣除較大數額的保險費。因此在簽約前,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仔細查看注意事項。”賈潤嶧提醒說。

  張俊巖也提醒投保人,在投保時要考慮清楚自己面臨的風險和保障需求,不能僅看產品名稱、追熱點而盲目購買與自己的風險保障需求不符的產品。比如市場上的“疫情隔離險”,大多只是對集中隔離或者集中醫學觀察的被保險人,按合同約定給付相應的津貼,不要看到名稱就認為,投保之后在疫情隔離期間的所有損失都能得到賠付。

  另外,張俊巖指出,投保時在投保文件中如實填寫風險告知事項同樣重要,此舉可以避免將來因違反告知義務而導致合同被解除且無法獲得保險賠付。

  賈潤嶧說,勿隨意聽信銷售人員的“兩年不可抗辯條款”的說法,如果在填寫保單時隱瞞真實情況,尤其是涉及保險理賠的重要信息,如重疾險中的身體健康情況,可能導致保單無法理賠。

  “投保人在購買保險后要保存好各種單證和材料,以便在索賠時按合同要求提供相應的材料。還要注意不要錯過報案時間和索賠時間,保險法要求投保人、被保險人在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保險人。如果條款中約定了具體的報案時間,如48小時或者7天等,被保險人要在約定的期限內通知保險公司。”張俊巖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保險理賠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2-28 賽倫生物 688163 --
  • 02-24 中汽股份 301215 --
  • 02-24 華秦科技 688281 --
  • 02-22 興通股份 603209 --
  • 02-21 凱德石英 835179 20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