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產經 > 黃鳴舉報日出東方造假騙補 > 正文
“太陽能熱水器檢測報告造假事件”升級———
“原來我們是質疑,現在我們則是舉證,因為他們造假的事實更加清晰了!”昨天,國內老牌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皇明太陽能公司再度發聲,繼續抨擊同行日出東方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以假檢測報告套取國家的家電節能補貼資格。而此次一同被點出的還有當初為日出東方簽發檢測報告的江蘇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剛剛從歐洲回國的皇明公司董事長黃鳴(微博)昨天從首都機場一下飛機就直奔會場。雖然經歷了1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加上轉機略顯疲憊,但黃鳴進入會場后沒多久就情緒激昂甚至怒吼起來。他點名指日出東方公司和江蘇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涉嫌聯手造假檢測報告,并表示我就是要實名舉報,不怕因此引來“任何明的、暗的、軟的、硬的報復”。
■第一次交鋒:
4天檢出160份報告?
其實,皇明對日出東方的質疑從上周開始就已在網絡上流傳。當時皇明方面表示,今年5月,我國決定實施為期一年的節能惠民工程,對購買符合相關節能標準的電子電器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補貼。由于太陽能熱水器是首次被納入補貼范圍,整個行業都對高達40億元左右的補貼額度躍躍欲試。此后的6月1日,相關部委通知企業在6月4日之前報送首批產品。6月15日,首批入圍名單出爐,受到時間緊迫因素的影響,當時多數企業都最多只有二三十個型號入圍,但日出東方公司則以144個型號的緊湊式太陽能熱水器和16個型號的分體式熱水器成為最大贏家,遙遙領先于其他19家首批入圍企業。
根據規定,每個入圍型號的產品都必須送檢接受全面檢測,合格后才能申請進入補貼名錄。根據行業慣例,每臺熱水器的檢測周期大約都需要四五天時間,日出東方怎么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就送檢160個型號的熱水器并獲通過?而記者注意到,在首批入圍名單中,江蘇省的企業占據了入圍型號數量的前三名,這意味著江蘇省質檢部門需要在這段時間內集中出具數百份檢測報告。皇明對此提出質疑。
對此,作為上市公司的日出東方在10月18日發布澄清公告,解釋了為何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檢測報告的原因。日出東方表示,其實早在2011年10月國家發布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性國標后,公司即著手準備對外送檢工作,以備執行2012年8月1日實施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能效等級》標準。
到今年6月1日太陽能熱水器被納入節能惠民工程補貼政策正式發布時,公司已完成大部分產品內部檢測和外部送檢工作。也就是說日出東方熱水器的檢測并不是在幾天內突擊進行的。同時,日出東方還通過網絡向外界展示了一份今年3月份向江蘇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送檢某一型號熱水器的檢測報告,以證明其早已開始送檢工作。
■第二次交鋒:
皇明質疑檢測報告
不過皇明昨天的公開質疑就是從這份被公開的檢測報告開始。這份檢測報告顯示,檢測日期為2012年3月25日至28日;檢測地點為“本院光華東街/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樣機為1臺。
皇明太陽能技術研發中心總監張立峰表示,根據此次檢驗所依據的國標規定,這次檢驗共需要對產品進行外觀、貯熱水箱、耐壓、熱性能、水質、電氣安全、空曬、外熱沖擊、淋雨、防倒流、耐凍、耐撞擊、支架剛度強度等多項目的檢測。根據國標規定,其中熱性能檢測需持續1天、水質檢測2天、空曬需持續2天,共計5天。此外還需要20小時的耐凍實驗等。
“那么這份檢測報告怎么可能在25日至28日共計4天內就完成了?”張立峰表示,根據他們自己的經驗和此前專門向有關檢測機構咨詢,均顯示這類檢驗通常需要一周左右時間,至少也要5天才能完成。因此皇明認為這份4天就出具的報告涉嫌造假。
此外,皇明還對報告提及的檢測地點提出質疑,其中“本院光華東街”是指江蘇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位于南京光華東街的檢測點,而“日出東方”的公司檢測點則在距南京300多公里以外的連云港市。“對于僅1臺的樣機還要在短短四天內運送到相距300公里的兩個地點檢測,時間豈不更不夠用了?”
而在國家關于節能補貼申報文件中也明確規定,檢驗報告要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那么即便是江蘇質檢院與日出東方“合作”檢測熱水器出具報告也屬違規。
■質疑江蘇質檢院公正性
皇明董事長黃鳴昨天還公開質疑江蘇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公正性。他表示,根據江蘇質檢院出具的一份說明材料顯示,該院共擁有19個熱水器檢測工位,從今年3月4日到6月4日共有41天的氣象狀況滿足實驗要求,其間他們共出具了379份檢測報告。
黃鳴表示,如果按照每個樣品最少需要檢測5天的標準,這41個檢測日中僅有8個檢測周期,一共19個工位最多只能檢測152個樣品,怎么能出具379份檢測報告呢?
對此,黃鳴表示他已通過郵寄方式向國家質檢總局實名舉報江蘇省質檢院涉嫌在此次太陽能惠民補貼過程中和企業聯手炮制大量檢測報告,涉嫌違規。
■文/本報記者 張欽
對話黃鳴
“公開揭黑并不是企業間的交惡”
問:這次揭露同行造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我不希望外界把這件事僅僅作為企業間的交惡或者行業內的事件,這是關系到“中國制造”未來的問題。我希望加大社會的違法犯罪成本。我認為社會應該關注企業家的誠信,他們不能只被光環籠罩,有問題也要追究到老板本人。這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我也是老板,我要欺詐了也逃不掉,也要傾家蕩產。
問:有人說你頻頻揭黑是不務正業,甚至說是為了轉移人們對你自己企業業績下滑的關注?
答:什么是正業?如果一個行業中黑幕重重什么都能造假,在這個市場中有再多的份額又有什么用?我做的事情是在拯救整個太陽能市場,超越了我一家企業的利益,我覺得這才是正業。我現在所有精力都集中在這兒了,別人愛怎么說就怎么說!
問: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您打算利用這一身份推動這個事情嗎?
答:我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這屆任期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起來,多數是慚愧,沒能推動太多事情。回想起來值得欣慰的只有我2003年首次以人大代表身份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問題,最終在大家共同的推動下促成了《可再生能源法》出臺。在任期的最后幾個月,我決心最后發力推動一些實質性工作。我公開實名質疑,今后還將繼續。
■文/本報記者 張欽
財經觀察
家電補貼政策
該不該繼續
今年初彩電行業也曾傳出沸沸揚揚的騙補之聲,盡管最終被證明不過是空穴來風,但“騙補”話題依然籠罩在家電行業。
之所以有騙補問題,自然離不開補貼本身。家電行業的補貼制度起始于2007年底,在當時國際經濟形勢不好的大背景下,作為我國輕工業支柱品類之一的家電行業獲得了國家的扶持。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等多項政策相繼出臺,保障了家電行業平穩走過了最艱難時期。今年5月,國家又撥出265億元資金啟動為期一年的節能惠民工程,對平板電視、空調、洗衣機、電冰箱和太陽能熱水器五大類產品進行補貼。
隨著最初實施的補貼政策陸續到期,家電業是否還需要繼續延續補貼,其實在行業內外已經存在明顯分歧。曾經在2007年積極推動家電下鄉政策的行業資深人士劉荷清如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明確反對再出臺新的家電刺激政策。他認為,當年的補貼政策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下出臺的救市政策,在度過這個特殊階段后就不宜再延續,否則會使家電這個曾經市場競爭最充分的產業患上“政策依賴癥”。
■文/本報記者 張欽
相關新聞:
黃鳴3次曝光太陽能業內幕:
|
|
|